一、求奇。獵奇之心人皆有之。這一方面源于人的求知欲望,凡稀松平常之事、之物,必不能給人以新知,凡欲求新知者,必從起事、奇事、奇物上用心方可得之。另方面源于人不甘于平庸之心理。人都想\"與眾不同\",以便使自己超拔于普通之上。
二、求象。象即石象與世象相符合。基本符合稱為具象,不太符合或太不符合稱為抽象。一塊石頭什么都可以象,就是不能象它自己,石頭長得不象石頭而象石頭以外的東西,就使人產(chǎn)生驚奇感,驚奇感是象的價(jià)值所在。象就是奇。
三、求美。求美完全是一種精神享受,其實(shí)石頭主要價(jià)值在于美。象不等于美,而求奇、求象往往忽略了美。選擇石頭,首先要看美不美,然后再看象不象,象而不美不如美而不象。
四、求韻。在求奇、求象、求美三境界中,賞石者皆在石頭物象中求,而求韻則延伸到物象之外,尋求一種精神性的東西。但其并非離開形、質(zhì)、色、紋而憑空想象,而是以此為基礎(chǔ),通過感悟和想象來把握。是找與人的精神相對(duì)應(yīng)的東西,或崇高、或神圣、或滄桑、或粗獷、或厚重、或大氣、或細(xì)膩、或靈動(dòng)、或悠遠(yuǎn)、或沉靜、或熱烈、或清冷,如此等等。
五、求道。如果說求韻能從石頭中感悟人的精神,那么,在求道中就能從中感悟到自然之道和宇宙精神。求石之道,即為求人之道。
在賞石無境界中,求奇是尋找與人的經(jīng)驗(yàn)相異的東西;求象,是尋找與人的經(jīng)驗(yàn)相近的東西;求美,是尋找與人的感受相近的東西;求韻,是尋找與人的精神相近的東西;求道,是尋找與人的世俗觀相異的東西,而達(dá)到對(duì)世俗價(jià)值觀的最終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