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是一個可貶的字眼兒。“世上無如貪欲險,幾人到此誤平生”,它足以敗事,不足以成德?!袄?qū)人萬火?!?,即或承認它是人類行為的原動力,仍用貶的語氣。西風東漸,吹過來另一部字典中的幾頁,上面對“欲”的價值有正面的肯定。用專利權獎勵發(fā)明家,用版權保護著作人,讓商人放手賺錢來繁榮社會,都是從滿足人民的欲望著手的。人們?yōu)榱藵M足自己的欲望,紛紛去流血流汗,奮斗創(chuàng)造,競爭進取,建功立業(yè)。巴爾扎克甚至說:“沒有欲望,哪有天才?”
欲望是全城消防隊無法撲滅的火,是全國高壩工程專家無法堵住的水。欲望的放縱,可能燃起焚身大火,欲望的壓抑,卻往往造成精神痛苦。世界上有很多不易解釋的事,無不歸之于欲望的唆使。例如斗牛。斗牛這一行業(yè),我們在電影里看見過很多,尤其是海明威的小說改編而成的電影。梅里美在他游西班牙的書簡里,對這一行業(yè)的實情,也描述得非常仔細。干這一行,所付出的代價是死亡,但從事者前仆后繼。恰像電影(《碧血黃沙》)中所說,斗牛的英雄站在場子里,回身接受觀眾的歡呼和飛吻,冷不防那倒地受傷的牛又爬起來,把斗牛士撞死。死者被抬出場外,血跡斑斑落在沙地上,而新的斗牛士,這一行中的“第二代”,披掛整齊,邁步上場。為什么要冒著生命的危險,干這種沒有多大意義的職業(yè)呢?這是因為做斗牛士能在物質(zhì)上得到豐厚的報酬,能在精神上得到一時的榮耀。換言之,他能借這種行業(yè)滿足他的欲望,別種行業(yè),不能給他同等的滿足。換一個例子,如賭博,有一百條格言勸人不要賭博,但是一百個圣賢,抵不住一個“欲望”。冒險的欲望,求勝的欲望,不勞而獲的欲望,把人晝夜困在賭臺上。打衛(wèi)生麻將是一種中庸的行為,不足為“欲望”作證,從蒙地卡羅或澳門來的報道,才叫人驚心動魄。賭輸了不走,賭贏了也不走,因為輸時想贏,贏了還想再贏。屢戰(zhàn)屢敗或?qū)覕覒?zhàn)之后,輸盡了賭場以內(nèi)的東西,如金錢首飾;也可能輸盡了賭場以外的東西,如名譽、上司的信任、愛人的約會。于是有人掏出手槍,低下頭去,把自己打死。槍聲使賭場里肅靜了幾秒鐘,等到死尸搬出去,活人填補了空出來的座位,一切便又恢復正常。何苦如此?何以至此?欲望。世人不盡是斗牛士,也不盡是賭徒,但蕓蕓眾生,疲瘁奔波,豈能脫離欲望的支配?“要賺豬肉錢,夜夜伴豬眠”,“為人不為利,誰肯早起床”。鄉(xiāng)野間通俗的哲學家,已替眾人畫了口供。
欲望永沒有最后的滿足。它是不能止渴的鹽水,是沒有終點的列車。我們用盡心力所追求的東西,一旦到手,立即盼望更好的東西。上十個欲望的滿足,不過是下一個欲望的起點?!翱瓷脚芩礼R”,對著欲望跑死了英雄豪杰?!白怨庞⑿蹮o大志”,他開始立志的時候的確如此。曹操不過想做征西將軍;光武不過想做御前侍衛(wèi),娶陰麗華做太太。一位中國小姐在競選時,告訴家人,她小時候喜歡吃糖,立志做糖果店的老板,現(xiàn)在立志做個中國小姐,中國小姐果然當選了。但當選以后,她又遠渡重洋,去追尋新的夢想去了。欲望給我們的經(jīng)驗是:步步擴展,層層突破,如同在霧中行走。是以人生永遠少一間房子,永遠少一套衣服,永遠少一個頭銜,永遠少一個老婆。欲望既有這特性,遂被悲觀的人認為是苦海,被樂觀的人認為世界的進步因此永無止境。
同是對于“欲望”,人有樂觀悲觀兩種態(tài)度?!坝笨梢愿H艘部梢缘溔?。我國民間的通俗哲學家,把欲望歸納成四個字:酒色財氣。他們說:酒是穿腸毒藥,但無酒不成席;色是剮骨鋼刀,但無色不成姿;財是良心的蛀蟲,但無財不成義;氣是惹禍根苗,但無氣受人欺。色是色欲,財是利欲,酒是享樂能力,氣是權勢。這四樣東西,替社會成了多少事,也替社會敗了多少事。人欲像水,水能載舟,也能覆舟。治水者障百川而東之,治國者也要給人的欲望找一個出口。
實戰(zhàn)演練
1. 王鼎鈞先生的這篇雜文,縱橫捭闔,旁征博引,鞭辟入里。除了文中引用過的之外,你還能舉出兩到三句關于“欲望”的名言警句來嗎?
2. 這篇雜文的構思有何特色?請寫一篇300字左右的賞析短文。
答案解析
1. 考查知識的積累,只要能舉出正確的幾例即可。例如:
欲如水,不遏則滔天。(中國格言)
養(yǎng)心莫善于寡欲。(孟子)
生活中有兩種悲劇。一種是喪失你心里的欲望,另一種則是實現(xiàn)了這種欲望。(蕭伯納)
與其難以滿足接踵而來的種種要求,不如果斷克制住第一個欲望。(富蘭克林)
2. 示例:
全文用對比構篇法。
對比開篇。先從否定角度說“‘欲’是一個可貶的字眼兒”,后從肯定角度說“對‘欲’的價值有正面的肯定”,正反對比,開篇即具有辯證色彩。
主體對比。作者指出,欲望是無法撲滅的火,是無法堵住的水。人們會為欲望去奮斗,去創(chuàng)造,去建功立業(yè);也會為欲望而輸盡人生。欲望被悲觀的人認為是苦海,被樂觀的人認為永無止境地促成了世界的進步。
對比結尾。作者告訴人們,“欲望”可以福人也可以禍人;酒色財氣,替社會成了多少事,也替社會敗了多少事;人欲像水,水能載舟,也能覆舟。
借助對比構篇的方法,作者含蓄地啟示人們,要正確認識和對待欲望,扶正祛邪,方為正道。通篇對比的寫法,周密、辯證地表達了豐富深刻的主旨。
編輯/姚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