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風景太多,老屋就是一處風景。
我家老屋,一色黃泥,墻皮剝落,屋頂塌陷,在風雨中立著,像一位風燭殘年的老人。
老屋多少年代了?不知道。父親的爺爺,爺爺?shù)臓敔?,都從泥土老屋中出生、長大。他們扶著犁杖,扛著鋤頭,面朝土地背朝天,勤勞虔誠地服侍土地。他們的整個生命,都與老屋緊緊連在一起。
老屋前后綠樹掩映,景色宜人。當清晨的炊煙裊裊升起時,喜鵲、斑鳩與雞的鳴叫此起彼伏,與路邊田埂上的野花,構(gòu)成了春意盎然的美妙景致。
老屋是遮風擋雨的港灣。它就像條紅線線,不論走到哪里,都緊緊系著我的心。每次離開它,我都要回頭一次次望它,隔上十幾天就想念它。一放假,我就迫不及待地往回跑,好像有好多話要向它說,直到進了屋子,才覺得心里舒坦、熨貼、溫馨。
我敬慕老屋,更涌起對它的熱愛、眷戀。老屋裝滿父母的情愛,裝滿兄弟姐妹們的說笑。有噴香的飯菜,有哥哥穿了弟弟再穿的補丁衣裳,有鍋碗瓢盆的生命交響曲,有父親彈棉花時“蹦蹦蹦”的節(jié)奏,有母親紡線時“嚶嚶嚶”的韻律。那些,都是父母疼愛兒女的親情。
如今村里富了,許多人家都蓋上了磚瓦水泥小樓房,唯有我家的老屋依然立在那里,在守候著什么。老屋,真的成了一處風景!
【賞析】:老屋是作者心底最眷戀的地方,作者思念的不僅僅是老屋,更是那藏在老屋中深摯溫馨的愛。文章入情入境,從描述老屋的外貌著手,步步深入,既將“我”對老屋的喜愛深入到對家的眷戀,又將“我”對家的思念凝聚到老屋上,相互交映,使得文章情至文潤,打動人心。(一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