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凡人購房悲喜劇
樓盤漲價 買一個煎餅的時間
一位趙姓購房者3月初在通州某樓盤看中了一套兩居室,已經準備下定金了,結果小趙感覺每平方米18000元的價格太高,于是借口出門買煎餅回來再談。再回來時,售樓小姐說房子已被人定了,價格也漲到23800元,同樣一套房子,在買煎餅的一會兒工夫就漲了50萬元。
最貴蝸居 臺球桌大小要價20萬
英國首都倫敦有一所由儲物間改成的公寓,長3.35米、寬1.68米,還不及一張斯諾克臺球桌大、它原是一個儲物間,1987年被改成公寓,配有廁所和淋浴設施。這所公寓由于地理位置優(yōu)越,房價現已攀升至20萬英鎊。公寓現任主人雷·巴克4年前花12萬英鎊購得這所公寓。據房產專家稱,20萬英鎊不僅可以在英國其他許多地區(qū)購買一座寬敞的住宅,甚至還能在愛爾蘭蒂珀雷里郡買下一座具有600年歷史的城堡,附帶買下周圍兩英畝的土地。
超低價海景房6天成危房
一名英國女子以僅相當于市價1/10的價格,在英格蘭德文郡某海濱度假勝地購得一幢二手的“無敵海景房”。由于同樣面積和朝向的海景別墅在其他海濱勝地至少標價150萬英鎊,這讓買主頗為得意。然而成交僅6天之后。該樓地基便在一場山體滑坡中崩坍一角,一夜之間淪為聳立于懸崖峭壁上的“危房”。
2 房地產催生行為藝術?
“柜族”誕生
買不起房?買個集裝箱,一樣當上有房的“柜族”。雖然傳統的集裝箱都用來裝貨,但深圳卻有集裝箱被用來“裝”人,已有居民在集裝箱里住了7年。越來越多的打工仔也傾向選擇集裝箱打造自己的“蝸居”。甚至還出現了專門從事“住人集裝箱”的制造和銷售的公司。
公司將港口廢棄的二手集裝箱低價買來,簡單處理后用于出租,里面廚房、衛(wèi)生間一應俱全,只需通電、接水即可使用。地上鋪著地磚,有的還是木地板。集裝箱上還開有小窗戶,加了防盜網,里面被隔成幾個小房間。公司還可把集裝箱送到客戶指定位置。
住人集裝箱的最大優(yōu)勢是價格便宜。3×6米的集裝箱,出租價格是6元/天,一個月僅僅需要180元,一年也就2160元、如果要購買,每個售價1萬元,還可根據買家需求訂制。
買房新方法:每平方厘米1元錢
淘寶網上一店主掛出了重慶某高檔小區(qū)的商品房出售信息,與平常的商品房出售方式不同,該商品房是按“平方厘米”出售,并且價格相當便宜,“每平方厘米只售1元錢”。店主解釋,買家買“房”后,可以將需要放置的物品發(fā)過來,由店主放好,然后把照片發(fā)給買家。但是,購買面積不能超過5平方厘米。
3 漲還是跌?這是一個問題
“鬼城”:最大房地產泡沫樣本?
耗資5()多億元打造、面積達32平方公里的內蒙古康巴什是一座豪華新城,但同時也成了一座無人居住的“鬼城”。花5年時間建設的康巴什,原意要成為鄂爾多斯對外炫耀的市中心,但如今卻是中國房地產泡沫的最佳展示品康巴什,目前僅有人口2.86萬,盡管沒有多少人,但康巴什仍計劃將目前的城市規(guī)模擴大10倍。
網上流傳房地產崩盤時間表
房地產頻遇調控,一份“房地產崩盤時間表”也開始在網上流傳。它回顧了日本1985年~1991年房地產市場走勢,發(fā)現與中國2005年~2008年房地產市場走勢頗為相似,最后更預言中國房地產會在明年崩盤。然而,多位專家卻表示,兩地銀行體系、人口結構、城市化程度不同,“崩盤”可能只是“預言”而已。
房地產廣告驚奇
繼上期“榮登”商界萬象的雷人房產廣告后,新一代的房產廣告又在天雷滾滾中誕生了……
編輯
唐 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