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御制朝珠拍得6000萬港
據(jù)本刊香港消息,蘇富比一連6天舉行“中國瓷器及工藝品春季拍賣”,拍賣會于4月8日結束,總成交額近20億,為歷年最高。其中一串清18世紀御制東珠朝珠掀起激烈競投,10分鐘內(nèi)經(jīng)過61口叫價,最終由一名電話投標者以6000萬元投得,連買家傭金成交價高達6786萬港元,刷新御制珠寶世界紀錄。
蘇富比未有透露買家身分,但稱高價成交反映中國御制工藝品受全球買家追捧,“事實上,我們的擔憂不是能否找到買家,而是在珍品買少見少的情況下,如何滿足龐大的需求?!?/p>
一枚5.16卡鉆石640萬美元成交
除了古物外,香港也成為全球寶石拍賣之都。一枚罕有5.16卡無瑕梨型藍鉆石周三在香港拍賣會上,由倫敦著名珠寶店Moussaieff Jewellers以640萬美元(約5000萬港元)拍得,比預期高一成。
蘇富比今春賣出的藍鉆是世界最大鉆石生產(chǎn)商De Beers為慶祝千禧年所產(chǎn)的12顆寶石中,首顆公開拍賣的。
蘇富比說,香港已成為繼紐約和倫敦之后,世界第3大甩賣會重地,以寶石買賣價錢計算,香港更超越了紐約,成為蘇富比除瑞士日內(nèi)瓦以外的最大市場。
像以卡數(shù)論最昂貴的藍鉆,是去年5月由香港地產(chǎn)商人劉鑾雄在日內(nèi)瓦以1050萬美元(8190萬港元)購入的一顆7.03卡藍鉆。至于創(chuàng)下寶石歷來最高價錢的一顆5卡粉紅鉆石,則是去年12月在香港拍賣會上以1080萬美元(8424萬港元)賣出。
乾隆玉璽以9586萬港元成交
香港蘇富比中國瓷器及工藝品2010年春季拍賣會上,清乾隆帝御寶題詩“太上皇帝”白玉圓璽成交價9586萬港元,刷新御制玉璽世界拍賣紀錄,同時刷新白玉世界拍賣紀錄;清18世紀御制東珠朝珠成交價6786萬港元,刷新御制珠寶世界拍賣紀錄。
拍賣會上,“太上皇帝”白玉圓璽經(jīng)過16口叫價后,由現(xiàn)場買家以8500萬港元競得,加上傭金,成交價比2007年由香港蘇富比創(chuàng)下的白玉世界拍賣紀錄高逾一倍。
傅抱石《對弈圖》3874萬港元易主
在香港蘇富比2010年春季拍賣會中,傅抱石的《對弈圖》以3874萬港元成交為估價的五倍。
清“劉羅鍋”墨寶將在香港拍賣
乾隆時代宰相“劉羅鍋”(劉墉)的事跡家傳戶曉,他的墨寶亦極具珍藏價值。普藝拍賣于10日舉行的“中國書畫及藝術品”拍賣,共出售約260件中國書畫及近300件中國藝術品,開價共約600萬港元,當中以一副出自劉墉的行書對聯(lián)最具珍藏價值,開價則僅為9,000至12,000港元。
普藝拍賣書畫部負責人莊志崗指出,藝術品非以價格判定價值,是次拍賣品的開價雖為大眾化,但當中亦有不少珍貴藏品。
莊志崗指出,劉羅鍋流傳下來的墨寶不多,他的行書對聯(lián)內(nèi)的“清閟云林倪畫閣,英光寶晉米書齋”是以著名書法家米芾及畫家倪瓚(倪云林)的名字為對,堪稱絕佳之聯(lián),且劉羅鍋的書法筋凝脈聚、剛勁有力、充滿行氣,再配上手描龍蝠紋蠟箋及舊酸枝架,雖然對聯(lián)有點破爛,仍屬難得佳品。
清末畫家程璋所繪的一幅《封侯圖》,相信亦是拍賣會上其中一件受人注目的拍賣品。莊志崗指出,程璋以繪畫猴子聞名,《封侯圖》內(nèi)的猴子充滿立體感及層次感,活靈活現(xiàn),且畫中再以瀑布、樹枝等事物襯托出來,以當時技巧來說,亦屬非常難得,開價為15,000至18,000港元。
莊志崗表示,收藏家從前重畫輕書法,現(xiàn)在卻越來越多人懂得欣賞后者,亦肯花更多金錢競投書法拍品。他指出,書法的層次更高,且每個書法家的風格都有不同,很多時要代入角色才能產(chǎn)生共鳴。他強調(diào),書法作品不僅以名氣論價值,有些墨寶的作家名不見經(jīng)傳,甚至無人知曉,亦可受后世人追捧。他說:“試過有開價僅為3,200元的拍品,最后以逾10倍的價錢成交。”
購畫得贗品賣家稱被掉包
購得畫家馮大中的《虎圖》兩年后,從馮大中處得知是贗品,三瑞(北京)國際傳媒廣告有限公司訴中國國際圖書貿(mào)易總公司,要求退還購畫款。昨天,海淀法院開庭審理此案。
購畫發(fā)票寫明系原作。三瑞(北京)國際傳媒廣告有限公司代理人說,2007年12月7日,公司從被告處購買了署名馮大中的書畫作品《虎圖》,購畫發(fā)票上寫明“書畫原作”。
因被告保真,原告一直沒有鑒定。去年12月,原告欲委托拍賣,但與畫家馮大中聯(lián)系后,馮大中否認畫是真品,并出具了“此圖為贗品”的親筆證明。三瑞公司要求中國國際圖書貿(mào)易總公司退還購畫款,并賠償20萬元。
中國國際圖書貿(mào)易總公司代理律師說,原告在購畫前,請一名畫家對畫進行了鑒別,確定為真品后才購買的。該律師說,書畫作品可以臨摹產(chǎn)生贗品,原告在兩年后提出畫為贗品,有可能是原告找人臨摹出贗品再起訴。
畫家稱真品在香港。原告當庭出示購買的畫,被告代理人走到畫前仔細查看后表示,此畫不是他們當年出售的畫。原告律師對法官說,畫家馮大中不但證實此畫是贗品,還說真品現(xiàn)在香港。被告出售時承諾“書畫原作”,有保真的義務,賣出贗品應該賠償。
對此,被告律師表示,“書畫原作”的意思,是指畫是人畫的,不是印刷品。而且,畫家本人有可能多年后否認自己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