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彈部隊》一刀剖開魔鬼塑成
滿囤兒
如何才能于輕描淡寫間營造緊張窒息的氣氛?如何才能一刀將人性的扭曲剖開?如何才能塑造出一個拆掉了800多枚炸彈的戰(zhàn)爭惡魔?這一切,都可以在凱瑟琳#8226;畢格羅(Kathryn Bigelow)導演的新作《拆彈部隊》(The Hurt Locker)中得到答案。縝密的劇情、硬朗的風格、流暢的節(jié)奏,使得本片帶有一股粗獷的真實感,宛如凜冽寒風。
影片開篇不到5分鐘,就用冷峻的紀實風格把駐伊美軍B連這個專門負責拆除炸彈的特殊部隊完整展現(xiàn)。他們的互相調(diào)侃表現(xiàn)出了他們苦中尋樂的性格,隊長的犧牲則直白地揭示出工作的高危險性。新來的隊長詹姆斯的魯莽作風很快打破了這個部隊的陳規(guī),把故事引向未知。特性人物和特性環(huán)境的碰撞是最能吊觀眾胃口的。這一設定充分體現(xiàn)了編劇馬克#8226;鮑爾(Mark Boal,代表作《決戰(zhàn)以拉谷》)在敘事視角的捕捉上極為犀利。詹姆斯在拆彈過程中超常冷靜,對自己的生命卻極端漠視,因而披上了一層魔鬼的色彩,讓人愛恨交加。然而,本片并未停止在展示魔鬼這個膚淺的層面上。在一場遭遇戰(zhàn)中,友情客串的拉爾夫#8226;費因斯飾演了第一個因戰(zhàn)爭而被扭曲了人性的美軍士兵。這場遭遇戰(zhàn)更重要的作用,是讓詹姆斯手下的年輕士兵經(jīng)歷一次人生轉(zhuǎn)折。一次目的不明的射殺,露骨地扭曲了年輕士兵的心態(tài)。這個看似士兵成長中的重要一環(huán),是否就是塑造魔鬼必經(jīng)之路呢?觀眾需要自己思考。
當手下士兵向魔鬼更近一步后,影片的變數(shù)又回到了魔鬼身上。一個被制成人體炸彈的孩子,深深刺痛了詹姆斯的心。詹姆斯急欲揪出這起事件的幕后黑手,實則是希望自己魔鬼般的心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救贖。不幸的是,詹姆斯英雄一般的舉動不僅被伊拉克婦人潑了冷水,回到自己的基地時更落了個灰頭土臉的境地。在一個國家對另一個國家犯罪時,個人想當英雄的愿望,實現(xiàn)機會竟如此渺茫。殘酷的現(xiàn)實將近似魔鬼的詹姆斯催化成了真正的魔鬼。在為最后一個人體炸彈進行拆除工作時,這個成功拆除過800多枚炸彈的專家束手無策了。此時,導演這一刀剖開的不僅僅是單個角色的心理,而是整場戰(zhàn)爭的偽善外皮。
被炸彈沖擊波擊倒后仰面躺在地上的詹姆斯看到了天上飛翔的風箏,讓觀眾意識到其內(nèi)心深處對自由平和生活的向往??墒怯捌俅纬龊跻饬系叵蚋顚哟蔚闹黝}邁進。回國沒多久的詹姆斯,在影片的最后一刻再次穿起防爆服,以D連戰(zhàn)士的名義重新踏上伊拉克土地。這究竟是他第幾次重返戰(zhàn)場,這究竟是魔鬼的第幾次輪回?這時再回想一下本片的題記“在戰(zhàn)斗中狂飆突擊往往能讓人上癮,強烈而且致命,因為戰(zhàn)爭就像是毒品”,不禁脊背發(fā)涼。
《拆彈部隊》是一部典型的美國獨立制作電影,早在2008年的威尼斯電影節(jié)上即亮相并參與金獅獎角逐,可惜并未獲得評委們的青睞。2009年6月在美國也只在93個院線小范圍放映,但一個月后放映院線便擴大到535個。盡管該片票房成績一般,但得到了美國媒體平均91分的超高評價,年底更是橫掃了全美的影評人協(xié)會獎項。雖然失意金球獎,卻在第15屆評論家選擇獎里,輕松摘得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兩個最重量級獎項。IMDB評分8.0,Yahoo用戶評分A-,爛番茄新鮮度為97%,也可以看出影迷對本片高素質(zhì)的普遍肯定。詹姆斯#8226;卡梅隆大神的這位前妻,很有可能在今年的奧斯卡獎上,用這部寫實的《拆彈部隊》挑落前夫?qū)懟玫摹栋⒎策_》,成就女性導演在奧斯卡獎的最高偉績。
《信使》(The Messenger,2009)
導演: 奧倫#8226;穆弗門
主演: 本#8226;福斯特 伍迪#8226;哈里森 薩曼莎#8226;莫頓
劇情: 兩個遞送陣亡通知書的信使。一個奉行“不發(fā)生身體接觸、不按門鈴、不與家屬交談”準則,一個是負傷榮歸的新手。兩人在責任與私生活間努力尋找平衡。
《決戰(zhàn)以拉谷》
(In the Valley of Elah,2007)
導演: 保羅#8226;哈吉斯
主演: 湯米#8226;李#8226;瓊斯 查理茲#8226;塞隆 詹姆斯#8226;弗蘭科
劇情: 一個退役老兵在追查剛從伊拉克戰(zhàn)場上歸來的兒子的離奇死亡時,發(fā)現(xiàn)了軍方的無數(shù)丑聞,也發(fā)現(xiàn)了兒子被戰(zhàn)爭扭曲后的種種墮落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