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雙大手把我從媽媽的肚子里拽了出來,雖然我已經(jīng)有所準備,打算主動出來,但是突然一下子曝光在外面,我還是有點害怕。
外面的世界有點冷,護士給我裹上了棉被單,可是這怎么能和子宮的柔軟相比。還是有點硌人。
外面的世界很吵,好多好多人,穿白衣服的,穿藍衣服的,全都湊上來,我只想把眼睛緊緊地閉上。
爹地,我終于看到你的臉了,在你對了我說了十個月的“我是你爸爸”后。哦,你的臉好大,不太清楚。不過,我聽得出你的聲音。
媽咪,我聞到了熟悉的味道,這是我熟悉的身體。
啊,我有點困,好吧,讓我再睡一會兒……
豆媽日記:兒子來了
我們張開雙臂等待N久的小豆子終于來了,喜極而泣——不是我。而是豆爸。豆媽不太激動,當豆爸眼泛淚光的時候,她正躺在床上睡得像頭豬,享受剖宮產(chǎn)的麻藥后續(xù)效果。
待我清醒過來,外婆把裹得嚴嚴實實,睡得昏昏沉沉的豆子抱到我跟前:“看看,這是你的兒子?!蔽艺嫦朐俣然杷^去。這家伙真不好看,皮黑,毛多,眼角眉梢都長著絨毛抑或是頭發(fā),沒有高鼻梁,沒有瓜子臉,眼睛緊閉,看不出大小,但絕對不是我想象中很有魅力的那種雙眼皮。
失敗啊,敗給了強悍的豆爸,豆子顯然偏向了豆爸的基因。是誰說兒子通常像媽,女兒通常像爸?!我用實踐證明了,誰的基因彪悍,誰的外表就往下傳。曾經(jīng),我以為這輩子要生了兒子,肯定是很帥很迷人的,因為他會隨我(根據(jù)兒像媽的傳說)。如果他像我,他就會濃眉大眼,眼眶有點凹,鼻頭有點翹,嘴唇有點性感的撅起??墒?,我的夢想從此破滅了。當豆子醒來,欣欣然張開雙眼,我的天,好小的眼睛……真的像豆子,而且是綠豆子。
縱使豆子還很稚嫩,五官還沒長開,還是有無數(shù)的參觀者發(fā)出由衷地贊嘆:真像爸爸啊!簡直是一個模子里倒出來的,俗稱餅印。這就可以解釋為什么豆爸接過豆子喜極而淚了,你想,那么那么像你的個小人被制造出來,所謂血脈相承,多么有成就感!
好了,不說豆子的壞話了,他生出來的確不好看,但我在后面可以證實,兒大十八變,越變越好看。
說說豆媽自己,新手媽媽,對母親的角色很陌生地。話說我仔細地端詳豆子,想確認這是我兒子,想從他的臉上找出跟我相關(guān)的信息??墒撬埔膊磺莆乙谎?,他直睡,一直睡,睡得天昏地暗,眉頭微皺,小手握拳,偶爾醒來,他只睜一只眼,發(fā)現(xiàn)我在小推車旁打量他,就乜斜我一眼,有點漫不經(jīng)心,又有點傲氣的感覺,仿佛知道我從此就是他的隨從。豆子本身就長得不太像我,對我又這么不待見,加之我剖宮產(chǎn)前幾天不能抱他,我很難產(chǎn)生傳說中對他愛不釋手的感覺。
盡管豆子不太理睬我,但他非常需要我,我也要盡一個母親的責(zé)任,,我敞開胸懷,歡迎豆子來吃奶!只有在這個時候,我強烈地體會到我當媽了。新生的小豆子軟軟的,小小的。依偎在我懷里,激起一種天然的母性。因為傷口的原因只能側(cè)著喂,我躺在他旁邊,努力把乳頭往他嘴里遞,豆子小口小口但很賣力地嘬著,我們之間就這樣連結(jié)在一起了。
這種感覺真的很神奇。我認為,嬰兒是在用他的小嘴嘬媽媽心中那扇門的鎖眼,他一邊嘬一邊在心里默念:芝麻,開門。門上的泉眼就漸漸地通了,嘩嘩滴,淌出一股溫?zé)岬孽r奶。媽媽我初始看到跟隨了自己三十年的乳頭開始滴奶,居然先是很不好意思,羞澀之余伴隨一絲驚詫,這具身體真神奇啊,要什么出什么,這是怎么產(chǎn)生的呢,思考了一下,開竅——這是愛的力量啊!
摟著小豆子,柔情在我心里蕩漾,還有點驕傲在里面滋生,這是我兒子。
當然,當媽的感覺沒這么簡單,不全然是驕傲和滿足,還有一點害怕和恐懼。豆子出生的第三天,我將有機會單獨和小豆子共處一室。我感到了一絲恐懼。
這一天,外婆外公出去用膳,預(yù)計一小時,豆爸還沒來,留下我一個人在病房里,哦不,還有小豆子。他很安靜地躺在小推車里,仍然閉著眼睛做他的春秋大夢,,病房里也很安靜,一絲恐懼爬上我心頭,萬一豆子這個時候醒了,我可怎么辦?我連抱都不會抱,他那么軟不拉嘰的,怎么抱?他要是哭了我怎么收場?天靈靈地靈靈,豆子睡覺不要醒,要醒也等外婆來,我在心里祈禱。還好,外婆外公很快回來了,警報解除。我不知道這種怕單獨和兒子在一起的體驗別人有沒有過,但它留在了我的心底。
愛之初體驗,很復(fù)雜,兒子來了,一切才開始。
豆爸來說說
生命中的分離
當小豆子來到世界。他和豆媽都經(jīng)歷了分離,這是生命中非常重要的過程。分離,不是一個負性的詞語,它意味著很多。
我們用愛迎接生命,其中一個原因也許是要去消除恐懼——生命中第一次分離帶來的恐懼。
恐懼,是人生命中最初的情感或者情緒體驗。不光是人,恐懼也是所有動物的共性??謶?,可以避免我們自己不被傷害,是保護自己的情緒體驗。因為恐懼,我們可以預(yù)先知道危險來臨。就像人的疼痛感一樣。有了疼痛感,我們就可以避免很多對我們身體的傷害,所以說這樣的感受是保護我們自己的。
分離,帶來了人生最初的恐懼體驗。而分離的體驗,從出生開始,將延伸到我們生命的結(jié)束。
我們對于分離的恐懼,緣于分離的過程中所遭受的創(chuàng)傷性體驗。剛出生的孩子,雖然他沒有認知,幾乎沒有意識,但他的原始感受與成人是相同的,他也會感到恐懼、孤獨、饑餓、寒冷等。
對于豆子來說,剛剛從母親的子宮里出來,一切對他來說都是新的,而在子宮里的感覺實在太好了,要什么有什么,我們成年后理想中的“安樂窩”就是接近子宮體驗的地方——完全按照自己的喜好,可以即時滿足,沒有任何讓我們自己感覺不舒適的因素,當然,最重要的是絕對安全。
為了補償分離,寶寶需要一個“足夠好的媽媽”
豆子經(jīng)歷了分離,一個無法抗拒的過程,這讓他產(chǎn)生了強烈的恐懼和焦慮體驗。溫度、濕度、聲音、養(yǎng)分的供應(yīng)都改變了。在他的意識中,很想回到那個曾經(jīng)讓他很舒服,沒有任何恐懼的“極樂世界”里。這時候,母親(照料者)需要給他創(chuàng)造一個接近于“子宮”的環(huán)境。因此,一個“足夠好的媽媽”是非常重要的。
“足夠好的媽媽”就是能在第一時間滿足嬰兒需要的媽媽。這個“足夠好的媽媽”,在嬰兒早期的心理發(fā)展過程中很重要,特別是孩子一歲以內(nèi)的這段時間里。所謂“足夠好的媽媽”就是能完全滿足嬰兒一切需要的照料者。嬰兒不會用語言表達,能表達自己的就是哭。而哭就是信號,餓了。冷了,拉臭臭了,這些生理的需要都需要得到及時滿足。
從生命的最初開始為寶寶建立核心價值感
分離一定是雙邊的,所以“出生”作為人生中最大的分離,不光是對豆子而言,同時還有豆媽。
分離,對于母親來說也很重要。就像豆媽那樣,因為生產(chǎn)豆子過程中身體的損傷,又或者是產(chǎn)后的虛弱,豆媽自己對豆子的評價,這些都會影響豆媽照料豆子的質(zhì)量。因為豆媽的一點私心,就有可能給豆子帶去最初的傷害體驗,所以當她抱怨豆子不夠漂亮?xí)r,我連連告訴她豆子是多么的可愛。要知道,父母的期待對于嬰兒的核心價值感在剛出生時就會產(chǎn)生影響。
舉個例子:有一個35歲女性來到我的咨詢室,診斷為焦慮和抑郁。而這位女性并不能找出讓她自己產(chǎn)生這樣情緒的原因。她事業(yè)不錯,得到很多人的認同,丈夫?qū)ψ约阂部梢?,親子問題稍微有點問題,但她本人并不認為那是影響她情緒的主要原因。隨著與我討論的深入,問題的關(guān)鍵慢慢呈現(xiàn)出來,那就是她的核心價值觀出現(xiàn)問題。她是家里老二,上面一個姐姐,下面有一個弟弟。父母在生了姐姐后更想要個兒子,她出生的時候家里沒有任何喜悅。特別母親,因為沒有為家里生個兒子而在產(chǎn)后沒有獲得足夠的照顧,產(chǎn)后情緒也就很糟糕。家里一度想把她送人。
在她無意識中接受了“我是沒有價值的,我的存在給父母帶去很多麻煩”。從而,她開始了為消除這樣的核心價值感而奮斗的一生。她用為家里分擔(dān)家務(wù)、照顧家人、取得優(yōu)異成績等方式討好父母,并希望獲得父母對自己的認同。這樣的情形延續(xù)到了成年狀態(tài)。她不能接受一點點不如別人,什么都很要強。只要有一點不如人家,她就會自責(zé),愧疚。這正是她深層次焦慮的原因。她害怕自己沒有用,害怕被別人拋棄,害怕自己沒有價值。
說說坐月子
中國人有“坐月子”的習(xí)慣,從某個角度上說,這提供給了母親與嬰兒之間足夠相處的時間,給曾經(jīng)地位比較低下的女性一個被充分尊重和充分被愛的機會?!白伦印钡倪^程中,女性可以延續(xù)懷孕時的那種獨特照顧,讓一些生產(chǎn)時的焦慮恐懼得到充分的緩解。這樣,新媽媽的情緒和身體在一個相對比較穩(wěn)定的狀態(tài)下,才可以更好的照料嬰兒。這很符合人的心理發(fā)展過程——新媽媽有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狀態(tài),就有能力做一個“足夠好的媽媽”,使嬰兒獲得足夠的生理和心理安全感。這時候,為照顧好新媽媽和新生兒,多點人幫忙就顯得很重要。老祖宗幾千年傳下來的傳統(tǒng),總歸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