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全球經濟的一體化和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對外交往也日益頻繁,現(xiàn)代社會對人才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是當前我國英語教學普遍存在重視對語言知識的傳授,忽視對學生英語交際能力與交際文化知識的培養(yǎng)和傳授。本文首先論述了英語交際能力和交際文化的相互關系,然后分析了我國目前學生英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的現(xiàn)狀,最后提出了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語言交際能力與交際文化知識的策略。
關鍵詞: 英語 交際能力 交際文化 途徑
1.引言
英語作為一門國際通用語言,同時又是我國學生從小學到大學都必須學習的公共科目,一直以來都受到我國教育部的高度重視,在各個層面的英語教學改革也不斷深化。但是,長期以來,我國的英語教學一直存在重語法、詞匯、翻譯,但輕視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語言交際能力和傳授學生相關的交際文化知識。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和加入WTO,越來越多的跨國集團和外資企業(yè)進入我國,對具有跨文化交際能力的人才需求也日益增加,同時對人才的跨文化交際能力也不斷提高。因此,如何提高我國學生的英語語言交際能力和增加其跨文化交際知識顯得尤為重要,在這樣一種背景下本文探討了如何在英語教學中加強語言交際能力和交際文化的培養(yǎng)。
2.語言交際能力和交際文化的相互關系
語言在從人類社會中產生以來就一直與文化密不可分,語言的表達不僅與詞匯、語法、句型有關,而且還受到社會的習俗、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宗教信仰的影響。由此可見,語言交際能力與交際文化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既包括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又包括交際文化知識的培養(yǎng)。對于交際文化來說,語言能力是語言交際的基礎,是學習交際文化的前提,如果沒有一定的語言能力,學習交際文化就失去了意義。對于語言能力來說,交際文化知識是促進語言學習者使用語言能力的條件,只有深入地了解交際文化知識,語言學習者才能運用好語言能力。對于英語教學而言,教師要處理好英語語言知識和交際文化知識的傳授的關系,不能僅僅重視語言形式,而忽視語言在實際場合中的運用。
3.當前我國學生英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的現(xiàn)狀
目前我國由于高考、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等學生英語能力評價方式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導致我國英語教學仍偏重于語法、句型、聽力等語言知識,仍有一定的應試教育傾向。雖然目前我國英語教學已開始偏重對學生英語聽力和口語的教學,但是對于交際相關的文化知識的教學幾乎是一片空白。究其原因,一方面不少英語教師本身就缺乏英語交際文化知識,無法開展相關的教學。另一方面,高考、四六級考試等對西方文化知識的考查相對較少,這樣就無法引起英語教師的重視。
4.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語言交際能力與交際文化
4.1在日常教學中注意跨文化禮儀知識的傳授
交際文化的教學應滲透在日常英語的教學之中,英語教師應注意在日常教學中對學生傳授英語國家的社交禮儀、行為準則、生活習慣、體態(tài)語言等交際文化知識。例如:在我國,當熟人見面以后,可以問“吃了嗎?”“到哪去?。俊钡葐柡蛘Z,而在西方,往往會認為這樣問是干涉對方的私事。又如:中國人由于謙恭的民族特點,在一些涉外貿易活動中,經常使用perhaps,maybe等詞語,但這些詞語只是一種謙遜的說法,并非對陳述的事件內容有所否定或肯定,但西方人往往對這些詞語可能會產生懷疑或否定,從而對貿易合同產生誤解。
再如:在中國,非常熟悉的朋友之間一般不說謝謝,否則會給人見外的感覺,但在西方即使是子女和父母、夫妻之間,哪怕是幫了一個很小的忙,互相之間也經常說“Thank you./Thank you very much.”。這些禮節(jié)和習慣都與中方不同,如果不能對這些知識有所了解,即使具備一定的語言能力,也可能在交際過程中產生笑話或誤會。
4.2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因素
許多英文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西方文化因素,但往往教師在教學中僅僅注重對里面的句型、詞組的教授,而忽略了里面的文化因素知識的教授。比如,在教授有關西方節(jié)日的過程時,英語教師可以設計一些跨文化教育的課堂活動,給學生看一些有關中西方節(jié)日的閱讀材料,比如中國的春節(jié)、清明節(jié)與西方的圣誕節(jié)與萬圣節(jié),然后讓學生就閱讀的材料進行討論,鍛煉語言表達能力,教師再進一步對討論的內容進行點評。又如:在教授一些國外旅游相關的課程時,英語教師可以先找些關于國外旅游介紹的英語視頻短片,讓學生直觀地了解國外相關的風土人情,從而激發(fā)學生對國外文化的興趣,拓展學生了解國外文化的范圍,使學生了解在國外旅行或學習時可能會遇到的一些問題,并學會怎樣去解決問題和避免這樣問題的發(fā)生。
4.3注意引導學生在課外多閱讀歐美名著
閱讀是學生學習語言和了解文化的有效方式,尤其是一些歐美的世界名著,這些世界名著中由于包含了大量的西方文化背景、社交禮儀、風俗人情,因此是學生了解西方文化的有效途徑。英語教師可以結合教學要求精選一些世界名著引導學生在課外閱讀,還可以從名著中選擇一些語篇讓學生精讀,在閱讀之后,教師可以進一步介紹語篇中相應的文化背景知識,比如可以選擇讓學生閱讀莎士比亞的一些作品,如《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夢》、《哈姆雷特》等。通過對這些國外名著的閱讀,不僅可以使學生學習新的詞匯、句型和訓練閱讀技巧,還能使學生學會欣賞外國戲劇,從而進一步了解西方的文化。
4.4增加設置交際文化課程
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育模式與應試教育的影響,當前我國英語教育在課程上存在許多局限性,未能充分發(fā)揮語言教育的功能,把教學的重點依然放在培養(yǎng)學生在詞匯、語法、翻譯、閱讀、聽力等方面的能力,忽視對學生語言的實際使用能力的培養(yǎng)和對學生西方交際文化的教學,這導致了我國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僅僅注重對詞匯的記憶、對語法的理解,把英語的學習變成死記硬背。
4.5建設相適應的師資隊伍
陶行知曾說過:“要想學生好學,必須先生好學。惟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痹谖覈⒄Z教育中,要想切實提高學生的英語交際文化知識,必須要有相應的師資隊伍。因此,學校必須建設一支既有英語教學素養(yǎng)又兼?zhèn)湮鞣缴鐣幕R的師資隊伍。具體來說,學校要定期對教師展開西方文化知識方面的培訓,有條件的學校還應多輸送各種骨干教師去國外進修,實地考察西方的文化,同時學校還要鼓勵教師自學研究西方文化,做到博學通才,以適應交際文化知識教學的開展。
5.結語
綜上所述,學習英語的目的并非簡單地為了懂得英語的詞匯、語法、句型,而是為了使用英語與國際友人進行交際,同時隨著我國對外商貿合作的增多,越來越多的國際友人來到中國,對我國國民的跨文化語言交際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對于英語教師而言,必須注重在語言知識傳輸?shù)倪^程中,同時注重學生的英語語言交際能力和交際文化知識的傳授和培養(yǎng),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因素,在日常教學中注意跨文化禮儀知識的傳授,注意引導學生在課外多閱讀歐美名著,增加設置交際文化課程,建設相適應的師資隊伍。
參考文獻:
[1]張嚴.英語教學與跨文化教育[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8,(06).
[2]余秀娟.師生關系對英語教學的影響[J].吉林教育,2009,(10).
[3]易玲.跨文化交際與英語教學[J].廣東教育(教研版),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