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婚房,有個通俗的比喻,說兩只鳥在一起,要先搭起個窩兒。遙想當年,青年男女只要兩情相悅,在公家的一間小屋內(nèi),兩床新被褥就可以歡天喜地把婚結(jié)?,F(xiàn)在,昂貴的房子成為婚姻的入場券。
“有房男”,眾里尋他千百度
“愛她,就送她一套房子”,當商品房廣告打得越來越火;“寧做小三,也要做有房人”,當年輕女孩子想要擁有房子的叫囂越來越露骨……房子已然成為現(xiàn)代人生命中不可承受的重者之一,確切地說是現(xiàn)代男人不可承受之重。
男人是行走動物,女人是留守動物,就像汽車之于男人的駕馭感,房子對于女人來講,不僅僅是四面都是墻的盒子,更多的是一種比男人更可靠的安全感,因為它永遠不會長腳自己跑掉。有一套屬于自己的、布置溫馨的、能夠肆意撒歡兒的房子幾乎是每一個女人的夢想。而當自己沒有能力將這一夢想付諸實現(xiàn)時,釣個有房子的金龜婿無疑是最便捷的途徑。于是談婚論嫁時,有沒有房子成為首先要考慮的因素。
近日某網(wǎng)站所做的“單身男女大調(diào)查”顯示:有住房、本科學歷、月薪5000元……以上幾個“硬件”成為如今“剩女”找老公的普遍標準,而房子在幾個條件中所占權重頗大,超過七成女網(wǎng)友要求未來老公至少擁有一套住房,但實際上擁有住房的剩男卻不足一半,“有房男”成為真正的“稀缺資源”。正如鳳凰衛(wèi)視《鏗鏘三人行》里那句狠話,“現(xiàn)代女性擇偶標準:有車有房,父母雙亡”。不提后半句,就這前半句“有車有房”不知愁煞了多少堂堂七尺男兒,眼瞅著結(jié)婚的“大限”愈來愈近,周圍的哥們兒孩子都能打醬油了,這邊卻依然“孤單地唱情歌”。
常言道“買房安家”。的確,現(xiàn)如今,要想順順當當?shù)刳A得美人歸,必備的大件就是房子。而回顧20世紀50年代,當時的人們一腔熱血干革命,結(jié)婚的行頭極其簡單,兩個鋪蓋卷到一塊兒,就算完事了;60年代,結(jié)婚開始有點講究了,但充其量也僅僅是“湊夠36條腿或72條腿”,即大床、衣柜、書桌、椅子幾大件木頭做的家具;70年代的人結(jié)婚更高級,要會“轉(zhuǎn)”,得購齊“三轉(zhuǎn)一響”(自行車、電風扇、縫紉機加收音機)才倍兒有面子;80年代,電視、冰箱、洗衣機,三大件湊齊,家就算成了。如今中國人結(jié)婚,必備的大件“奢侈”得嚇人,一套房子動輒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元,一些年輕人無奈地被擋在“圍墻”外“婚不得”,于是乎,結(jié)婚一拖再拖,光棍兒越來越多。
看來,女人的擇偶取向似乎也總是“與時俱進”,愈來愈注重“物質(zhì)文明”。
20世紀50年代,“工人是通行證”。當時全國大力搞建設,工人最“吃香”,只要聽說對方是工人,那無疑是攬到了一張“長期飯票”。管你有房沒房,先把嘴里的搞定最英明!
20世紀60年代,“就愛根紅苗正”。這個年代結(jié)婚,就講究家庭成分,將房子做為附屬條件那簡直是聽都沒有聽說過,跟下一代上學、工作相比,房子——靠邊站!
20世紀70年代,“要嫁就嫁解放軍”。從70年代開始,人們逐漸將物質(zhì)條件列入了擇偶條件的范圍。兵哥哥、有海外關系的男士成了爭相追逐的搶手貨。
20世紀80年代,“文憑成為首選條件”。1977年恢復高考后,當代第一批天之驕子涌出,姑娘們對大學生格外另眼相看,簡直到了非大學生不找的地步。政府機關、國營單位工作更是有了國家給的“鐵飯碗”,成為眾多女青年找對象的標準。
不同時期,人們的婚戀觀念和擇偶標準具有明顯的時代烙印。發(fā)展至今,不論是農(nóng)村還是城市,房子,都是一個男人結(jié)婚的底氣。只要有房子,在相親對象面前,瞬時硬氣許多,再也不怕找不到媳婦。在這方面,20世紀英國著名女作家伍爾夫簡直是先知先覺,她的一句“女人需要自己的一間屋”已經(jīng)被眾多單身待嫁女子奉為經(jīng)典。然而伍爾夫可能怎么也不會料到,這句名言坑苦了不少大齡未婚男青年,有血有肉有溫度的大男人,常常在房子面前變得蒼白無力。
難以抗拒的“戀房”情結(jié)
《天下無賊》中黎叔有句名言:21世紀什么最貴?人才!放到今天,這個問題的答案應該改成——房子。高昂的房價讓男人們落荒而逃,當越來越多待字閨中的姑娘尋尋覓覓依然難以遇到有緣的“有房男”時,她們毅然加入了買房大軍的行列,決心自己為昂貴的安全感買單。早在2001年,國內(nèi)有網(wǎng)站通過調(diào)查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八個大房地產(chǎn)代理商得出結(jié)論:早在2001年,國內(nèi)有網(wǎng)站通過調(diào)查北京、上海、廣州等地8個大房地產(chǎn)代理商得出結(jié)論,2001年上半年以個人名義購買房子的女人,比2000年同期平均增加了52%;此外,有63.2%的女人表達了“如果我有錢,第一件事是買房子”的愿望。而到了2005年,以個人名義購房的女性比2004年同期平均增加52%,女性開始成為購房主力,單身女性的買房意識明顯強過單身男士。
房子對一個女人到底有多重要?為何女人對房子始終有如此大的熱情?難道男人的肩膀再厚實也比不上一個鋼筋水泥構建的“殼兒”嗎?
心理學家對此現(xiàn)象分析,從心理學角度講,女性比男性更需要安全感,需要平穩(wěn)豐富的生活,因此女性也比男性更渴望擁有一套屬于自己的房子,來細心地經(jīng)營生活。尤其在現(xiàn)代社會獨自打拼的女人,更需要一處安全所在,可以肆無忌憚地釋放淚水,可以隨心所欲地獨享甜蜜,可以結(jié)束居無定所的漂泊……對于女人來講,房子像一件華麗、妥帖的外衣,它不僅是獨立于世的信心和勇氣之源,更是流浪時光的終結(jié)者。
這個時代,這個城市里越來越多的女人經(jīng)濟獨立、精神獨立。尋求安全感,與其找一個男人,不如求一處寫著自己名字的房產(chǎn),雖然只有70年的所有權,但是哪個女人敢拍著胸脯說自己對男人的所有權能長達70年呢?在很多女人的眼里,房子之所以好過男人,有太多不得不說的理由。正像網(wǎng)友的戲言所說——“房子比男人單純——它就是一套房子,不會自命不凡地證明和別的房子有什么不同;房子比男人誠實——他從來不會花言巧語,不會偽裝。對它不用像對男人,必須從其言行中分析他究竟是頭狼還是頭羊;房子比男人忠心——打開門的一剎那,他永遠是你早上離開時的樣子,不會像男人早上對你情意綿綿,到了晚上就盯上別的漂亮美眉;房子比男人堅強——你愛上別人,丟了工作,虧了股票,倒了霉,房子照舊淡定,男人難保不暴跳如雷,他們會嫉妒,會猜疑,會恐懼,會溜走;房子比男人癡情,它就是你的,不必擔心背叛;房子比男人安全——只要你愿意,他就永遠屬于你一個人,任何人也搶不走,他永遠會像你等待男人那樣深情地等待著你……”總之一句話,一所房子比一個男人的臂彎更靠譜!
女人對安全感和獨立空間的渴求愈加強烈,她們執(zhí)著的“戀房”情結(jié)男人無從體會和想象。一件物質(zhì)的房子,在心理層面等同于自尊、體面、獨立、安全感;在現(xiàn)實層面,則等同于投資意向、經(jīng)濟收益。只要擁有一所房子,生活似乎永遠不會落到底端,永遠擁有最堅挺的本錢。時下越來越多的單身女性選擇先買房而不是先找老公,或許正是如此吧!
陷入尷尬的“有房女”
房子有了,女人的心里算是有底了。即使找不到合適的男人,大不了守著房子過快樂女人的小日子。然而,作家蘇青說過:“我自己看看,房間里每一樣東西,連一粒釘也是我自己買的??墒牵@又有什么快樂可言呢?”的確,女人有了房子,以為那是家,但沒有男人的房子也不算是家。歸根結(jié)底,再能干、強勢的女人,骨子里還是希望有個知冷知熱的男人愛著、寵著、依靠著。事實上,有房的女人遭遇了無人問津的尷尬境地。
房子在男人手里是愛情勝算的籌碼,到女人這,卻成為“燙手的山芋”?!队鞘小防锏南穆逄貓詻Q認為買了房的女人嫁不出去,果然,擁有房子的女人常常會嚇跑很多男人。雖然能夠獨立購房的女人能幫助男人減輕不小的經(jīng)濟壓力,但是真正將“有房女”娶進家門那需要的可不是一般的信心和勇氣。在很多男人看來,單身女人買房,大多是比較優(yōu)秀的,有能力支付首付,有能力償還銀行貸款,有實力不在乎那模棱兩可的但是不得不認可的比房價多出來的幾萬甚至更多的銀行房貸利息?;蛟S,買房的單身女人的確稱得上新時代女性的標桿,男人也不吝于奉上幾句贊美之詞。然而,“想說愛你不容易”,估計這是很多男人的心聲。
男人到底在尋找什么樣的女人?網(wǎng)易網(wǎng)絡所做的一項調(diào)查顯示,中國男人擇偶,首選25歲以下傳統(tǒng)女性。超過半數(shù)的男人希望女友是本科學歷,碩士學歷以上的只得到1%的選票;30%的男人在偏愛的職業(yè)里興沖沖地選擇了教師這個神圣的、充滿愛心的職業(yè),他們大多希望另一半在國家機關或事業(yè)單位,工作穩(wěn)定,有較高的職業(yè)聲望;91%的男人不要求女友有車或有房,愿意獨擔經(jīng)濟壓力,壓倒性地取得了統(tǒng)一意見;49%的男人希望女友的月薪在0-3000元,還有38%希望在3000-5000元,男人們對女友的經(jīng)濟條件要求并不高。
由于中國男性傳統(tǒng)的擇偶觀念影響,男人一定要找一個能力、社會地位、學歷、收入等不如自己的,而不愿意找一個比自己強的女人來挫傷自己的自尊。所以他們往往不愿意考慮“學歷高、收入高、要求高”這類的“三高”女性。獨自買房的女人,就是“三高”女性的代表。單身女性成為“有房族”或多或少地會給男人帶來壓力。對于男人而言,事業(yè)成功,統(tǒng)一了他們個人追求和愛情婚姻的雙重夢想,而對女人而言,個人的成功,不僅不能在婚戀上加分,反而有可能減分。
其實有房的女人并不見得有多么強大,她們只是更渴望獨立、安全,在這個光怪陸離的大千世界,遇不到合適的男人時,房子就好比一個“保護殼”,她們站得不穩(wěn),希望背著自己的保護殼。可是男人們還沒探個究竟就被這保護殼嚇跑了。于是,女人再好,也在殼里,男人看不見;于是,有房的女人嫁不出;于是,有房的女人繼續(xù)在單身;于是,有房的女人不得不在相親時藏著捂著,生怕對方知道自己有套房。
女人結(jié)婚,一定得有套房;找不到“有房男”結(jié)婚,自己先買套房;自己成為“有房女”,想覓“有房男”難上加難!如此惡性循環(huán),這世上,不知要有多少剩男剩女苦苦等候?當愛情遭遇房子,原本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卻演變成“男婚不成,女嫁不得”!
現(xiàn)在的社會如此現(xiàn)實,總是聽到有人說:“沒有房子,怎么結(jié)婚?”不知道何時開始,房子開始主導婚姻。中國人結(jié)婚,最看重的莫過于房子。房子可以二手、可以不大、可以簡裝,但是,一定得是自己的。租房,絕對NO!
當女孩說沒有房子就不結(jié)婚時,愛情在房子面前止步,何必怨嘆這個時代,這個時代就是我們造就的。很多人用各種方式在探討婚姻的意義所在,這是一個太濫俗的話題。說到底,不管處于人生的哪個階段,我們都是為了追求一種幸福的生活,而不僅僅是一個房子。只要兩個人相愛,拿著存款共同奮斗,只要有家的感覺就好了。愛情要是不保鮮了,住在別墅又怎樣呢?如果空有一套房,而沒有真情真愛,即便是一座黃金鑲嵌的象牙塔,塔內(nèi)有的只是一種浮華的虛榮,只能刺激視覺,這樣的房子要來何用?
當魚與熊掌不能兼得的時候,問問你自己的心,看看它傾向的是鐘愛的那個人,還是讓人艷羨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