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金魚人見人愛,就連我們的中考命題者也以小金魚為載體,將可愛的小金魚與數(shù)學結(jié)合起來,命制出不少形象生動、圖形優(yōu)美的試題. 這就使抽象的數(shù)學直觀化,進一步增強了數(shù)學的趣味性. 本文就舉例如下,供數(shù)學愛好者欣賞.
例1 (2007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試題)為慶祝六#8226;一兒童節(jié),某幼兒園舉行用火柴棒擺“金魚”比賽. 如圖所示:
按照上面的規(guī)律,擺n個“金魚”需用火柴棒的根數(shù)為().
A. 2+6nB. 8+6nC. 4+4nD. 8n
賞析:現(xiàn)在的中小學生都有強烈的好奇心,尤其是給出的是小金魚形狀的圖形,能較好地吸引考生的注意力.第①個圖中有8(8=1×6+2)根火柴棒,第②個圖中有14(14=2×6+2)根火柴棒,第③個圖中有20(20=3×6+2)根火柴棒,……,因此n個圖中應有6n+2根火柴棒,故應選A.
例2(2007年成都市中考試題) 如圖,小“魚”與大“魚”是位似圖形,已知小“魚”上一個“頂點”的坐標為(a, b),那么大“魚”上對應“頂點”的坐標為().
A.(-a, -2b)B.(-2a, -b)
C.(-2a, -2b) D.(-2b, -2a)
賞析:由于小“魚”與大“魚”是位似圖形,我們以小“魚”右上角這一頂點與大“魚”左下角這一對應頂點為例進行考察,把圖中小正方形的邊長設為1,即小“魚”右上角這一頂點的坐標是(5,3),大“魚”左下角這一對應頂點的坐標是(-10,-6),說明它們的位似比為1∶2,所以,只有答案C才滿足題意條件,故應選C.
例3(2007年貴陽市中考試題)如下圖,方格中有一條美麗可愛的小金魚.
(1)若方格的邊長為1,則小魚的面積為.
(2)畫出小魚向左平移3格后的圖形(不要求寫作圖步驟和過程).
賞析:(1)我們可將小魚分成三個部分,即將魚身分割成兩部分,魚尾單獨看成一個部分,這樣就比較容易求出小魚的面積.把過魚頭那條水平的網(wǎng)格線作為魚身的分割線,這時的魚身面積為×4×5+×4×2=14, 魚尾的面積為×2×2=2, 進而可算出小魚的面積為16.
(2)上右圖為小魚向左平移3格后的圖形.
以上幾題以網(wǎng)格圖為背景,以小金魚為載體,著重考查了點的坐標、函數(shù)關系、位似概念、位似作圖及其求多邊形的面積等,具有較強的探究性和實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