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博弈讓歐寶競購案困難重重
雖然幾周前歐寶花落麥格納似已成定局,但種種跡象顯示這個并購案正陷入膠著,談判恐怕將曠日持久。
8月8日,負責歐寶競購案的通用汽車首席談判師約翰·史密斯(John Smith)在自己的博客中透露,目前通用和麥格納在柏林的談判“幾乎沒什么進展”,不僅如此,雙方的磋商反而讓一些已經(jīng)解決的問題又重新回到了談判桌上。
雙方最新的爭執(zhí)焦點是知識產(chǎn)權。史密斯透露,麥格納的投標方案涉及到知識產(chǎn)權問題,而且會阻礙通用在俄羅斯市場上的運作。他還寫道,“比利時投資公司RHJ的方案較簡單,而且容易執(zhí)行?!钡謴娬{(diào)說目前通用還沒有決定更傾向于哪一方的收購要約。
這與7月底北汽控股出局的原因如出一轍,當時北汽集團發(fā)言人表示,“在知識產(chǎn)權談判過程中,我們始終同美國通用汽車進行溝通。遺憾的是,在這個問題上,在目前短時間內(nèi)無法就知識產(chǎn)權與美國通用達成一致?!?/p>
成立于1862年的歐寶早在1929年就被通用收入旗下,如今在德國擁有4個工廠、2.5萬多工人,以及一大批零部件供應商和銷售商。在經(jīng)濟危機影響下,今年2月下旬,通用汽車公司表示將出售歐寶50%的股份,以換取歐洲國家政府33億歐元的援助資金。
素有歐洲小型車之王之稱的意大利汽車制造商菲亞特公司(Fiat)最早被爆出向歐寶提出收購協(xié)議,當時菲亞特還在計劃收購申請了破產(chǎn)保護的另一家美國“三大”克萊斯勒(Chrysler)。另外兩個收購方,RHJ,加拿大麥格納國際公司與俄羅斯儲蓄銀行聯(lián)手以及俄羅斯第二大汽車制造商GAZ組成的競購集團,緊隨其后在5月下旬加入競購行列。
三家競購者首次提交方案后,歐寶稱菲亞特的方案“最令人失望”,而麥格納的方案最有競爭力。菲亞特在5月29日退出了收購歐寶的談判,同日,德國財長施泰因布呂克(Peer Steinbrueck)向外界表示,德國政府已選定麥格納作為歐寶的最后買家。兩天后,麥格納集團與通用汽車簽訂了非排他性“諒解備忘錄”。
此后,麥格納集團就一直被看成是歐寶的“準新郎”。但是7月20日,競標最后期限日到來前夕,通用宣布除麥格納、RHJ外,來自中國的北汽控股也正式遞交了投標書。北汽方案聽起來充滿誘惑:以6.6億歐元的最高價收購歐寶51%的股權,同時只要求獲得德國政府26.4億歐元的最低融資擔保。但僅四天后,北汽已向外界宣布出局。
對此,國內(nèi)汽車專家賈新光認為,菲亞特和北汽出局的真正原因在于,通用并沒有打算放棄歐寶這個小型車平臺,在汽車品牌全球化運營的今天,來自競爭對手的收購會打亂新通用的全球布局。
看起來菲亞特和北汽的作用更像是一次友情客串,以增加通用汽車的談判籌碼。在北汽控股出手后,麥格納隨后將自有資本金提升到3.5億歐元,表示會購買歐寶1.5億歐元的可轉(zhuǎn)換債券,并將股權調(diào)整為與俄羅斯聯(lián)邦儲蓄銀行各控制歐寶27.5%。
而作為全球第三大汽車零部件廠商,麥格納此前與通用有著長期合作關系,甚至有消息稱麥格納之所以收購歐寶,是為了幫通用汽車渡過難關。但這個并購案的困難在于,沒有哪一個方案能夠同時令通用汽車、歐寶工會、德國及美國政府滿意。德國目前正經(jīng)歷二戰(zhàn)以來最嚴重的就業(yè)危機,今年9月份大選上,就業(yè)將會是重點討論的關鍵問題,此前RHJ的方案包括關閉歐寶比利時工廠、縮減其位于德國波鴻的工廠,并在2012年之前逐步閑置位于愛森納赫(Eisenach)的工廠,這顯然不討德國政府的歡心。
新的阻力來自于美國政府,德國《經(jīng)濟周刊》8月7日報道稱,美國政府已向通用傳達指令,倘若俄羅斯投資者將從歐寶交易中獲得通用的汽車專利,尤其是軍用技術專利,那么通用不得將歐寶出售給麥格納。對此麥格納競購集團隨即表示不能接受。
RHJ又看到了希望,該公司已經(jīng)表示,新的方案中將不會關閉歐寶在英國的姊妹品牌沃克斯豪爾汽車公司(Vauxhall),并不排除將歐寶重組后回售給通用的可能。
回購對于通用有著極大誘惑力,但德國經(jīng)濟部長古騰伯格認為,不可能讓通用汽車擁有未來買回歐寶多數(shù)控制權的選擇,因為這是通用放棄歐寶半數(shù)以上股權以交換政府資金救援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