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大學生,她目不識丁;他是中學校長、政協(xié)副主席,她是地道農(nóng)婦……他們因“包辦婚姻”走到一起,經(jīng)歷了貧困生活和動蕩歲月的洗禮,看似相去甚遠的他們,如何牽手70年將“包辦婚姻”進行到底?
曾祖父認為“這樣的女人受得氣、吃得苦、會顧家”,就這樣敲定了兩人的終身大事
帶著種種疑問,筆者在南岸茶園新區(qū)一個小區(qū)里見到了這對目前重慶最長婚齡夫婦:85歲的桂福元和他90歲的妻子李玉珍。
皺紋爬滿了眼角眉梢,但他倆依然耳聰目明,樂于與人交談。他對人生態(tài)度、生活感悟高談闊論時,她含著恬淡的笑意一言不發(fā);她不厭其煩地重復(fù)莊稼地里的歲月時,他默默點頭。
“其實,我們的愛情年過半百才開始?!惫鸶T崆榈哪抗獍拮印?/p>
回顧起兩人70年的婚姻,桂福元和李玉珍笑著你一言我一語。
和那個年代的人一樣,桂福元和李玉珍的婚事是由曾祖父包辦的。兩人的家都在開縣農(nóng)村,那時找對象,男方特別重視女方的賢惠,李家先前出嫁的女孩以賢惠持家而遠近聞名,李玉珍作為后母帶大的孩子,桂福元的曾祖父認為“這樣的女人受得氣、吃得苦、會顧家”,就這樣敲定了兩人的終身大事。
那是1932年,桂福元8歲,李玉珍13歲。此后7年,直到兩人結(jié)婚,從沒見過面。
1939年,在曾祖父催促下,15歲的桂福元和20歲的李玉珍完婚?!拔耶敃r還在念高小,從學?;貋砭涂匆姖M院壩的客人,然后就被稀里糊涂地推去拜堂了?!惫鸶T貞浧鹦禄榈那榫埃挥浀眯履锬槺P圓圓的,眼睛挺大。
結(jié)婚第二天桂福元就去萬縣(現(xiàn)萬州區(qū))上學了。在此后的30多年里,夫妻倆一直聚少離多。
喂豬、插秧、收割……所有的一切,她都是為了小自己5歲、在外地讀書、半年才能見上一面的丈夫
曾祖父確實有非凡的遠見。李玉珍在嫁入桂家后的漫長歲月里,用自己的勤勞支撐著桂家。
婚后,李玉珍在家侍奉父母、種莊稼,桂福元則繼續(xù)在外求學。讀完中學,他考上了位于北碚的鄉(xiāng)村建設(shè)學院,成為一名大學生。私立大學的學費非常貴,父母和妻子在地里一年的收成,才勉強能供他一年的學費。
喂豬、插秧、收割……李玉珍柔弱的身體在辛勤的勞作中磨礪著,而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小自己5歲、在外地讀書、半年才能見上一面的丈夫?!澳莻€時候,一家人的辛苦都是為了他?!崩钣裾浠貞浾f,“由于吃得不好,干的活又多,身體不好,父親40多歲就去世了?!笔チ酥饕獎趧恿Γ依锷倭私?jīng)濟支柱,再加上時局動蕩,學校停課,桂福元不得已回到老家開縣一所村小教書。
當時,身邊很多同事都在自由戀愛,才華出眾而且年輕帥氣的桂福元身邊也不乏仰慕者。“我們還差點‘打脫離’呢?!惫鸶Tf,他看到很多同學都在自由戀愛,想到妻子一天學都沒上過,心理開始不平衡。解放初期,身邊好幾對由父母“包辦婚姻”的夫妻都在政策支持下“打了脫離”。一度,桂福元思想也動搖了,覺得文盲妻子配不上自己。
“我那時候好委屈,不是我忍的話,哪有今天喲!”聽到這里,李玉珍接過話,開始聲討丈夫曾經(jīng)的“罪行”,“他那時看不起我,話都不跟我說。有一次,他放假回家,給每人都買了襪子,單單不給我買……”
幸虧桂福元及時“剎住了車”。由于工作受到上級肯定,桂福元被調(diào)到云陽縣云安中學任教導(dǎo)主任。
1953年,眼看著生活一天天好起來,當桂福元終于有能力補償家里的時候,母親卻去世了。李玉珍一人苦撐著家,在鄉(xiāng)下喂豬、種地,微薄所得要撫養(yǎng)兒子和桂福元未成年的小妹。
“文革”初期,桂福元被打為“修正主義分子”,在學校種菜、守夜、挑糞,晚上住在豬圈旁邊。除了身體上的折磨,還要經(jīng)歷無窮無盡的批斗。在那些日子里,李玉珍總是偷偷跑來看他,分擔他內(nèi)心的苦楚。
兩顆心在貧困和動蕩中漸漸靠攏。
結(jié)婚33年了,她終于進了城,他們的愛情年過半百才開始
1972年,從部隊復(fù)員回家的兒子強烈要求母親搬到云陽縣城和父親同住。一直在農(nóng)村生活的李玉珍終于進了城,真正跟丈夫生活在一起,這時,她已53歲,兩人結(jié)婚已經(jīng)33年。為了慶祝,兩人還特地去縣城的相館拍了張照片。
自從李玉珍進城后,桂福元就過上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除了照顧自己的生活,閑不下來的李玉珍還幫學校其他沒時間照顧孩子的老師帶孩子。妻子溫柔賢淑、與人為善,不多言多語,只是默默地變著花樣把飯做好,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條。桂福元這個多年一直忙于事業(yè)疏于生活的男人,此時才感受到踏踏實實過日子的幸福。桂福元開始換個角度來欣賞妻子:“她雖然缺少吟詩作對的才情,但她的淳樸卻更難得。”一些工作上的事情,桂福元也開始和妻子分享,妻子總會用最淺白樸實的語言給丈夫提建議。
結(jié)婚30多年了,桂福元這才真正開始了解自己的妻子,這個雖目不識丁卻心如明鏡的女人,是個難得的好女人。他們的愛情,這時才開始。
“前半生是她照顧我,后半生,就讓我來彌補她”
改革開放后,桂家喜事不斷。桂福元當上了云安中學副校長,又當選為縣政協(xié)副主席,兒子結(jié)婚,大孫女出生……1993年,桂福元從政協(xié)副主席職務(wù)上退休,此時妻子已經(jīng)74歲。
多年的重體力勞動,讓妻子的身體落下不少毛病,深深的內(nèi)疚讓他對妻子格外關(guān)心起來:“前半生是她照顧我,后半生,就讓我來彌補她?!币騼鹤釉谥貞c主城區(qū)居住,去年,桂福元夫婦從云陽遷到主城區(qū)。每個天氣好的黃昏,桂福元總是牽著妻子的手在小區(qū)花園里散步,妻子走得慢,他就邁著小步慢慢挪。
李玉珍有支氣管炎,每天都要吃藥,目不識丁的她不認識藥名。每天三次的藥物,都由桂福元分好,遞到她手里。
每天晚上6點半,兩人準時打開電視收看新聞。李玉珍不識字,聽力也不好,桂福元便經(jīng)常充當“講解員”。除了看電視,桂福元還會給她讀報。如今,說起國家大事和丈夫喜歡看的女排比賽,李玉珍總是頭頭是道。
不過,李玉珍最喜歡看的還是《西游記》。每次播放《西游記》,她總會準時守著電視,桂福元就會主動攬下所有家務(wù),做完后再陪著她一起看。“起碼看了三四十遍了!”桂福元悄悄告訴筆者,其實自己早不想看了,但沒辦法,因為妻子喜歡看,“很多人問我們維持70年的婚姻是怎么做到的,其實很簡單,很多時候必須互相遷就和忍讓,這就像我們看電視一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