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第二次自駕這輛切諾基去西藏了。2002年6月和幾位朋友駕車去過一次。那次的行程不遠,只去了拉薩、山南、日喀則便原路返回了。
此次行車的路線是這樣的:2006年7月23日從敦煌出發(fā),南下格爾木沿青藏線到拉薩,最后從昌都北上玉樹,從另一條青藏線返回敦煌。
23日 敦煌—格爾木
翻過當(dāng)金山口(海拔3400多米),就已經(jīng)爬上了青藏高原,氣溫也比敦煌低了一點。當(dāng)金山的路實在太槽糕了。因為地處甘、青交界處,修路需二省協(xié)商合作,而這是個“持久戰(zhàn)”。直到格爾木都是二級國道,路上不時地出現(xiàn)密集的“彈坑”,車很顛。
夜宿格爾木。此城比四年前有很大發(fā)展。
24日 格爾木—沱沱河
翻幾處山。路過可可西里地區(qū)。路邊常能看到藏羚羊,它們也不怕車??磥肀Wo得很有成效。用望遠鏡能看到四五頭野驢。我專門開下公路向草原深處行駛了2公里,感受了一下可可西里無人區(qū)。沒有遇到大動物,只見到野兔子和五六只雞蛋大的蜜蜂圍車盤旋。黃昏到達沱沱河,本想直接翻過唐古拉山住安多縣。但聽來車司機說山上正下大雪,車難行。只好找賓館住下了,條件很差。當(dāng)晚頭有些疼(海拔4532米),想起四年前走到這里時,因道路被水沖斷,在車里呆了12小時。
25日 唐古拉山—當(dāng)雄
沱沱河早晨很冷,車上結(jié)了霜。發(fā)動機里的夏季機油使汽車似冬季般不好發(fā)動。頭已經(jīng)不疼了。行至唐古拉山下時,傳說中的車輛限速登記關(guān)卡終于出現(xiàn)了。
交警都是藏族。他們呆在小屋棚里并不出來擋車,司機需自覺前去登記。給一紙條,上面登記了到此關(guān)卡的時間,并告知到下一關(guān)卡的公里數(shù)和被限定的到達時間。平均時速60公里,如果提前到達,必罰款。
一路晴天,不知不覺中已到唐古拉山山頂,海拔5231米,毫無難受的感覺。一路多草地、牦牛、羊群。路面比前日稍有好轉(zhuǎn)。當(dāng)晚到當(dāng)雄縣住下。這里離納木錯湖75公里。
26日 納木錯湖—拉薩
天不亮便起,本想看納木錯湖日出,可一路盤山上坡,車開不快。至山頂,眼前一亮,遼闊鮮艷的納木錯出現(xiàn)了。
下午便下山往拉薩趕。下山時覺得有些困,在半山路邊停車睡了一會兒。再走時車就發(fā)動不了了。一路都是約有30度的大下坡,而且有急彎,找人推車發(fā)動是危險的。但無奈中只能這樣選擇了。車順坡而下幾十米,還是發(fā)動不了,已快到彎道處,只好打方向把車開進路下面的一堆沙土里。這時,對面來了一輛現(xiàn)代特拉卡越野車,走到此處竟然上坡無力,開不動了,車上下來幾個人推搡著試了幾次,但因陡坡太長,還是上不去,只好費力地掉頭下山了。
幸虧我的車上帶著一個備用點火線圈,換上以后,一打就著了。后來一想,車發(fā)動不起來,可能是因為海拔高(有4800米),打火力度和燃燒性過低所至。
黃昏,進拉薩市區(qū),正在下雨。拉薩和四年前比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街道、車輛、商店、行人都是四年前的20倍。若非提前預(yù)約了賓館,可能會無處住宿。
27日 拉薩市
布達拉宮和羅布林卡上次都看過了,只進大昭寺看了看,到八廓街轉(zhuǎn)了轉(zhuǎn)。
布達拉宮廣場上五星紅旗高高飄揚,人群熙熙攘攘。夜晚的彩色射燈把布達拉宮照得像一幕巨大的舞臺布景,湮沒了那些由眾多小窗子里透出的酥油燈光構(gòu)成的迷人夜景。
28日 羊卓雍措—江孜縣
在拉薩,我們兩輛車的四個人開了一個決定路線的會,本來是計劃去林芝、波密、昌都、德格,經(jīng)青海玉樹返回的。但經(jīng)多方打聽,都說現(xiàn)在是雨季,康藏路危險難行。遇見幾個路人,向他們打問來時路況,但都說是繞道從青藏公路來的。而且我們都有想去后藏看珠穆朗瑪峰的愿望。最終改為向西去,經(jīng)江孜到定日縣大本營。
出拉薩,往西南,過雅魯藏布江大橋往浪卡子縣,然后開始一路上山。山好高,路好長。穿云過霧,冒雨盤坡。
走了五個小時,到了山頂,看到羊卓雍措的牌子。霧太大,我沒看到湖便立即下山前往江孜。一路繞湖而行。下午3點,走到離江孜不到70公里處,被公路卡子攔住去路,說修路禁止通行。只有返回拉薩重行318國道,經(jīng)往日喀則的路去江孜,別無他路。
當(dāng)晚到了江孜縣城??h城很小,只有那座宗山古城堡醒目聳立。
晚上我一人走進一個朗瑪廳,欣賞了很純正的藏族歌舞節(jié)目,看了三小時,一句漢語都沒聽到,但許多熟悉的歌曲讓人消除了身處異地的陌生感。
29日 江孜—日喀則
早晨,我們繞到宗山后面,把車開上了山頂,路窄,彎急,坡陡,感覺很險。
我們參觀了白居寺和一個貴族莊園及農(nóng)奴院就出發(fā)了。路很好,中午就到了日喀則。扎什倫布寺上次去過了。在大街上找餐廳時,見有一群人在注視我的車。詫異地停車對視,原來是幾個敦煌研究院保護所的同事,他們奉命來到薩迦寺修復(fù)壁畫,正遇星期天來日喀則購物休整。他鄉(xiāng)遇故人,自然倍感親切。晚宴、住宿都受到隆重招待。晚上眾人一起又進了一個較大的朗瑪廳,喝酒、欣賞藏族歌舞。
薩迦寺是個一般旅游者不太去的地方。離日喀則150公里,在去江孜的路途中向南另走21公里。薩迦寺是個較大的寺院,為元代建筑,風(fēng)格獨特。
因研究院保護所的人在這里工作,和管事的大喇嘛處得很熟,所以我們有幸參觀了該寺最著名的藏經(jīng)庫。全是元代手抄本藏文經(jīng)卷,不計其數(shù)。壁畫、塑像很多,都是元、清作品,內(nèi)容、風(fēng)格和布達拉宮的基本一樣。
在寺院的屋頂上,很多藏族婦女正在勞動,整齊地唱著勞動號子,不停地重復(fù)一句不長的旋律,很好聽。
這座縣城是古舊的藏式風(fēng)格,多藏民,少漢人。
又聽說去定日必須辦“邊境證”,否則過不去。幸虧在日喀則遇見了這些同事,托他們的關(guān)系在薩迦寺公安局補辦了四張邊境證。下午飯后又趕往拉孜,行程50公里。途中遇冰雹,天黑到縣城。
31日 定日—聶拉木
從拉孜到定日160公里,翻了一座很高的雪山,7月的西藏只有這里銀裝素裹,這是進藏后第一次想起“雪域”一詞。
翻越唐古拉山時也只看到遠山有雪。走到定日的珠峰觀景臺時是陰天,根本看不到珠峰的影子。聽說這個月幾乎天天陰雨,此時去大本營也看不到珠峰。而且由于連日降雨,去大本營的70公里路變得極為難走,有幾輛豐田4500都陷在路上等待救援。我們當(dāng)即決定,繼續(xù)西行,前往聶拉木縣,去尼泊爾邊境轉(zhuǎn)幾天。等回來時也許天氣就轉(zhuǎn)晴了,再看珠峰不遲。
離定日西去,又經(jīng)過很長一段糟糕的山路。途中經(jīng)過西藏的圣者米拉日巴電修行洞,停車看了看,洞被封了。但看見山谷下有一村莊,人山人海聚在那里。我們開車沿著一條很難走的牛車路下到谷底下,原來正在演藏戲。
繼續(xù)西行,果然到了軍管邊防檢查站,登記了邊境證后放行。下午7點到達聶拉木縣。滿街都是印度人和尼泊爾人。我們在一家四川飯館吃飯并打問路程。得知此去樟木口岸45公里,晚上8點后下去的車才準通行(去樟木方向的叫“下去”)。西邊天黑得晚,決定到樟木下榻。
一出聶拉木,倒是沒上山,直接開始下山。全是石頭大坑路,越走路越窄,陡坡急彎。天馬上就要黑了,又下起了雨。路的一邊是狼牙巨石在頭頂,一邊是萬丈深淵不見底。車不停地在下山,但車窗外總是看到無數(shù)的峰頂和我們平行在云霧里,總聽到山下巨流在怒吼。有許多處小橋就只是一塊剛能過一輛車的石板,一邊是懸崖,另一邊是瀑布,橋面像丘陵。眼前風(fēng)光勝似黃山,可惜高度緊張駕駛,無暇欣賞。車上能用的設(shè)備全都打開了,什么四驅(qū)、除霧空調(diào)、雨刮器、防霧燈、暖氣等。
45公里路走了三個小時。原來我們已經(jīng)從喜瑪拉雅山——世界的“屋脊”下到了“屋基”,從海拔5050米的高原地勢下到了海拔僅1700米的中亞綠洲地帶,落差3350米。也就是說這45公里變成垂直線只有3公里多。
晚上11點,我們終于看到了城鎮(zhèn)的燈光。原來樟木口岸只是個建造在連續(xù)大下坡途中的鎮(zhèn)子。無論在哪里停車,都要拉緊手剎,必須在車輪下塞個石頭。滿街都是打桌球的尼泊爾人。賓館、餐廳不少。住在賓館里,我和同伴為從原路回返而發(fā)愁,但查遍地圖也沒發(fā)現(xiàn)第二條回去的路。這是進藏以來最艱險的一天。
8月1日 尼泊爾口岸小鎮(zhèn)—聶拉木
每人80元可辦一張出境一日游通行證,但僅限去友誼橋那邊的尼泊爾小鎮(zhèn)??上覀儧]帶護照,否則就可以簽證到加德滿都了,只有四個小時的路程。賓館門口都有私人兌換尼泊爾錢,100人民幣可換1000尼泊爾元。
我們四人和一個藏族男導(dǎo)游租了一輛面包車。一路還是下坡石頭路,只是路面寬多了。走了30公里,過了兩國邊防檢查站,就進了這個尼泊爾小鎮(zhèn),出國了。這個小鎮(zhèn)只有一條下坡的街道,不到100米,一會兒就轉(zhuǎn)完了,買了幾件小工藝品和煙酒。
中午返回樟木,夜里1點才放行上去(去聶拉木)的車輛。我們必須閑等12小時。晚上,我們不得不再重溫那段艱難的山路。上坡相對容易,不覺中已回到了西藏高原。半夜的聶拉木已無處下榻。車停在街上,我們睡在車里。
2日 珠峰—拉孜
我們運氣不錯,越走天越晴。走到離珠峰70公里時,登上一觀景臺,上面有江澤民題的“保護珠峰自然環(huán)境”。有幾個藏族孩子一直陪著我們,并告訴我們眼前的那個雪峰的名字叫洛子峰。珠穆朗瑪還在云里。為了等到它的出現(xiàn),我們在此處呆了五個小時。終于在晚霞出現(xiàn)時,珠峰露出了潔白的腰身,但峰頂卻始終藏在云里。天空飛著許多烏鴉,似是專門來點綴白雪的。直到日落,待美景盡收眼底后,我們連夜趕到拉孜住下。今天很疲憊,大家決定明日睡到自然醒后再出發(fā)。
3日 日喀則—拉薩
從日喀則到拉薩的途中有一處溫泉,離公路1公里,有一塊大火山巖,在那小山坡上有一大四合院,是藏民經(jīng)營的溫泉旅館。很多溫泉眼從地下冒出,有硫磺味。有單間和大池,每人40元。
晚上回到拉薩,決定次日往東去巴松錯一游。
4日 巴松錯
拉薩東去300公里是工布江達縣。途中翻越了一個海拔5000米的山。路途漫長難行,下午6點才到巴河鎮(zhèn)。山上有一小湖,湖心島上有一寧瑪派寺院,該寺教派因推崇人類的性能力而獨享盛名。
這里的山水很像新疆的喀納斯,有茂密的樺樹林,藏民房屋都是木建筑。旅游車輛很多。湖畔有很多旅館,多是帳篷。離開旅游點再往山上走3公里即到盡頭,是個藏民村落。這里的人們生活富裕,是個世外安閑之地。
5日 林芝—波密
為了不走那300公里的回頭路,我們最終還是駛向這次已經(jīng)放棄了的康藏公路。很快到了林芝。天氣預(yù)報今天是多云,這是通過那個傳說中的恐怖路段——帕龍?zhí)祀U的好時機。所以我們沒有停留,直奔波密。
森林、花草,江水、云峰,一派美景。過了帕龍鎮(zhèn)開始上山,進入了15公里長的天險之路。
視覺上,路之險還不如前幾天的喜瑪拉雅大下坡。可這里的路基是松動的碎石土路,遇雨必滑,旁邊山體也有很多處是土木碎石結(jié)構(gòu),遇大雨就塌方。這都不算什么,最麻煩的是對面來車,尤其是大型貨車,路窄得根本不可能錯車。沒有交警,只有靠司機相互謙讓。小車讓大車,好車讓差車。我為了讓路錯車,好幾次急彎倒車,停在懸崖邊上,總擔(dān)心右面輪胎下的土是松軟的。然后還要緊拉手剎,陡坡起步,很驚險。有驚無險地過了這一段,就上了柏油路。
天黑前到達波密,感覺這里像是內(nèi)地最普通縣城。
6日 怒江—昌都
出了波密,一路仍有許多發(fā)生過泥石流的路段。走到然烏轉(zhuǎn)道北上,樹木減少,地貌開始荒涼。
又行一程,山勢兇險,鋒利的巨石直入云端,山體不長草木,只有紅、白、黑三色的大山。山越上越高,山下江水湍急,濤聲震耳,原來走到了怒江。走到江水最窄的峽口處,兩邊的懸崖絕壁距離只有十幾米,中間架一橋。橋邊有一塊從江心豎起來的孤立的巨石,中間被掏空了,還鎖著門。如果沒有橋,這里一定是個仙人洞。
過了此橋還是沿土路上山,感覺無窮無盡。黃昏終于到達山頂,景色雄壯。有一標牌,上寫“米拉山口,海拔4615米”。
下山到了邦達鎮(zhèn),稍息后繼續(xù)前行。天已黑,又冒雨翻過一座山,路邊還是萬丈深淵。晚11時,已遠遠看到昌都縣的燈光。
7日 昌都—類烏齊—青海囊謙
查看地圖找路,從昌都到類烏齊的214國道可以直通青海的囊謙,這樣就可經(jīng)玉樹、西寧、張掖回到酒泉,比翻過雀兒山進青海近多了。沒想到一出昌都就開始上山,剛一上山就是一段窄泥漿路,一邊是懸崖。然后都是盤山土路,比帕龍?zhí)祀U還難走。但已無處掉頭,只能前進。這下可不只是15公里,而是105公里。好在幾乎沒有別的車輛通行。
昌都到類烏齊的路真是險境生美景??!剛一下山,一個由松林、草坪、木屋、牛羊組成的藏民村莊展現(xiàn)在眼前。由于游人少,這里的人很淳樸,他們完全聽不懂漢語,孩子們也不搶著要錢、要東西。有位老阿媽非邀請我們?nèi)ニ依锖人钟筒?,雖然聽不懂,但我們都能明白她的意思。
午飯后,趕往囊謙,行程114公里。在這里遇到最后一個西藏的交警路卡,但他們已不是再為車輛登記限速,而是檢查證件和車輛裝置。
途中遇一大寺院,金頂映著夕陽,格外耀眼奪目。入內(nèi)不需門票。眾多喇嘛正在大殿念經(jīng),一位領(lǐng)經(jīng)的喇嘛手里拿著麥克風(fēng)高聲唱頌。有些小喇嘛并不認真,有說有笑。寺內(nèi)壁畫、雕塑都是新的,但畫得很認真,比內(nèi)地那些寺廟的新壁畫水平高,應(yīng)該是當(dāng)代藏族唐卡畫師所作。
繼續(xù)出發(fā),又是一路上山,很顛。藏青交界處有一個青海公路段設(shè)的“消毒關(guān)卡”,要停車消毒,人也要消毒。
黑云很低,閃著電,沒下雨。夜11時,我們到達囊謙。這里沒有中國石油和中石化的加油站,都是私人加油站。住宿條件很差,不能洗澡。
8日 玉樹—瑪多
離開囊謙,又翻一山,行200公里到了玉樹。途中有一個文成公主廟,進去參觀時問了喇嘛,得知文成公主進藏時在此廟住宿,并為此廟塑了佛像,此像保留至今。還得知文成公主是從這里到類烏齊再到昌都的。
在玉樹,我們四個人吃了這次西藏行的最后一餐,同伴們要兩人換著連夜開車趕回酒泉了。我一人開車很難奉陪,就此各奔前程了。我一人在玉樹逛了逛便出發(fā)了。
玉樹大草原讓我心曠神怡。我索性開進草原深處,睡了一覺。黃昏的玉樹大草原更是“草峰托落日,湖水漂晚霞”,我盡情地感受、拍照。
天黑才到瑪多。這是個荒涼、簡陋的小縣,只有一家旅社,按床收費,30元一張床。
9日 青海湖
一路上,紫色格?;u漸變成了黃色油菜花,眼前的青海漸漸代替了心中的西藏。
本想經(jīng)西寧翻過祁連山進甘肅,當(dāng)走到倒淌河時,突然想看黃昏的青海湖,所以改道向西駛?cè)ァ?/p>
《在那遙遠的地方》是一首家喻戶曉的歌,我不知是何時種下的印象,堅信這個“遙遠的地方”就是青海湖畔。
晚上住在了鳥島。
10日 敦煌
一路向西再向北,草漸漸稀疏了,草原變成了戈壁,呼吸到的是那干燥而親切的空氣。
此去行駛了6000公里。夜11時回到敦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