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姚磊 口述及歷史圖片提供/余鋼
我從小就是一個興趣特別廣泛的人,愛好很多,這其實為現(xiàn)在的設計奠定了很好的基礎,因為愛好多必然思考多,會對每一個項目執(zhí)著鉆研。
父母說,我從會走路開始,就拿著一支鉛筆在墻壁上亂畫,家里墻壁沒一塊是干凈的,這大概就是我最早對畫畫的興趣;對音樂也是打小就有感覺,跟著父母去參加舞會,結(jié)束回家后,我就拿著兩根筷子比作小提琴開始拉。小孩時的觀察力和感覺就很好。
我的音樂生涯
上小學了,我跟著一位老師學吹口琴,竹笛、二胡也都學過。那時家里條件還算優(yōu)越,父母都是知識分子,工資每月幾十塊,一個二胡一塊五,我是獨生子,凡是有益的需求他們都會滿足我。記得有一次,媽媽的一位學生帶著一把小提琴來我家,我就喜歡上了這看上去很洋氣的樂器,借過小提琴開始自己拉,也沒人數(shù)我。后來我跟媽媽拜訪同事,聽到隔壁傳來很好聽的小提琴聲,于是我非要過去,看到有兩個人在拉,后來得知其中一位是長沙有名的小提琴手。
我的拜師生涯從此開始了,那年我7歲。那時的老師真好,不僅每周末都來我家教我學五線譜,還專門給我配了把小琴。老師帶了十幾個學生,我是最小的一個,我每天至少保持兩小時的練琴時間。這便是我真正的音樂啟蒙的開始。
他帶著我去演出,開始上臺表演。中學時我的琴技漸臻成熟,加上湖南的群眾文藝基礎的熏染,我被層層選拔,初一就成為長沙市中學生歌舞團的第一小提琴手。我一直做事情就很刻苦、積極、自覺,沒人要求我卻主動要求晚上住在歌舞團的樂器房里,演出結(jié)束還要一個人抱著琴擠公交車回家。因此我從小就培養(yǎng)了獨立性強的生活習慣和凡事不依賴別人的做事習慣。
高中時我成為首席小提琴手,那時我和譚盾同團。他比我大兩屆,是首席中提琴,我倆成為團里兩位優(yōu)秀的演員。當時老師都很喜歡我,教我作曲、配器,后期我便可以獨立指揮、配四重奏。在這里我進步很大,考大學時老師認為我有音樂天賦,力薦我考音樂學院,但身為務實的老知識分子的父親極力要我學工科。至此,我的音樂半專業(yè)生涯結(jié)束了。
但在重慶建筑工程學院念大學時,我還是充分發(fā)揮了音樂方面的特長,是學校交響樂隊的指揮和文藝演出的活躍分子。我獨立策劃文工團和樂隊去參與演出,算是把我的音樂創(chuàng)作推向了高峰。
直至現(xiàn)在,我還會自己買票去劇院看《紅色娘子軍》的演出,音樂的情結(jié)大概這輩子也揮之不去了吧。
音樂鍛煉了我的毅力,也鍛煉了我在眾人面前不膽怯。我從小面對觀眾,感受著人山人海的場景,使我后來在和社會接觸時沒有畏懼心理。
一個人的毅力和執(zhí)著一定是從小養(yǎng)成的
音樂只是我眾多愛好中的一項。在小學讀書和練琴的同時,我還喜歡打乒乓球,每天至少打一個小時的習慣保持了很久。從小開始,我的時間從未被浪費過一個小時,總是被我利用得很滿。
因為我都是跟比我大的人打,所以進步很快,加上我是左撇子,有優(yōu)勢。我在長沙礦山設計院長大,中學時被破格抽到長沙市第17中學這所長沙市的業(yè)余乒乓球體校,還被選去湖南省體委培訓,打到了區(qū)冠軍。
精力所限,我認為藝術的生命長于運動,便選擇了中學生歌舞團,開始專心地拉小提琴。
此外,我還很喜歡籃球,中學生籃球隊也要我加入??梢哉f愛好廣泛吧。
從小,我從未和院里的其他小孩子聊天,玩紙牌,打彈子,我?guī)缀趺刻於际翘觳涣辆推饋砝僖恍r,白天上學,下午運動,晚上畫畫,臨睡前再拉一小時琴。這一切父母都很支持,給我買紅雙喜拍子,一點活也不讓我干。
一個人的毅力和執(zhí)著一定是從小養(yǎng)成的,而不是突然想讓自己有就會有的,這是長期形成的習慣。
我的建筑生涯
從小的廣泛愛好使我在大學除了積極參與文化演出外,還辦報,因為文娛、體育都在行,所以一直很引人注目,也導致我對每一項都進行鉆研,追求突破,追求遇到問題了,我再轉(zhuǎn)軌。這些可以說都對我后來做設計師開闊思路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雖然愛好廣泛,但我很會讀書,自小成績一直保持在前五名。因為優(yōu)異的學習成績,大學畢業(yè)時老師堅持讓我留校,可我看到當時老師的境遇不愿意留校,于是1982年被分配到輕工部長沙設計院。同批分去十幾人,我心里認定自己一定要脫穎而出。單位宣傳欄的活兒我又包了,更重要的是,我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畫圖之中,別人都是跟著師傅的圖在描,我是自己先畫,師傅改完,自己再畫一遍,第一年的畫圖數(shù)量就是別人的一倍,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這一習慣至今從未改變。一年后,我被院里挑中,成為包括長沙大廈(長沙的地標建筑)在內(nèi)的許多大項目的主設計師。人生就是這樣,一步拉開了,永遠就拉開了。這就是我在畢業(yè)第一年下功夫的結(jié)果。我做什么都要爭到做第一,這是青少年時代毅力和干勁的延續(xù)。
輕工院做了兩年后,恰逢深圳改革開放,輕工部在深圳成立設計咨詢公司,各省設計院都要派優(yōu)秀人才過去,我理所當然被派到了深圳,那是1984年。
我的人生迄今已發(fā)生過幾次大的轉(zhuǎn)折;乒乓球轉(zhuǎn)音樂;音樂轉(zhuǎn)建筑;長沙轉(zhuǎn)深圳。
來到深圳,我的最大感覺就是這里真是窗口,完全不同于內(nèi)地的計劃經(jīng)濟,你可以發(fā)揮無限的創(chuàng)意,只要有能力,便會有舞臺。我愿意生活有新意,不愿意循規(guī)蹈矩,追求新事物是我一直的理念。我要到深圳,不想再回到長沙。即使父母在情感上不愿我走遠,但也阻擋不了我的決心。
到深圳的第二年,我提出調(diào)動工作,院里炸了鍋,因為他們把我作為第三梯隊——青年梯隊的培養(yǎng)對象。院長出于壓力不放我,可我下定決心的事情便無法更改。我在深圳市建筑第三設計院工作了三年后,87年才把檔案和戶口調(diào)到了深圳,還被破格晉升為建筑師。之后到88年我進了香港最大的建筑集團熊谷組工作。直到1990年一個偶然的機會,深圳的第一個高爾夫球場——深圳高爾夫找到了我,我想到做建筑師面臨的挑戰(zhàn)極多,高爾夫是新領域,任我邀游,也是挑戰(zhàn),于是我又選擇了做高爾夫球場設計師。
做中國的民族高爾夫設計大師
我的高爾夫從此開始啟蒙。對我的發(fā)展影響很大的有兩個人,一位是香港教練鄧樹泉,他教給我全部的高爾夫知識,另一位是日本設計師青木功,他對我的啟迪也很大。那些年,除了年夜飯的所有時間,我都泡在高爾夫球場。他們的啟發(fā)和教導,加上我的勤奮和悟性,很快就上手了。后來,有位公司領導想帶我去香港從事其他行業(yè)的發(fā)展,我心里有自己的目標,沒跟他走。深圳高爾夫使我對高爾夫有了全新的感性認識。
一個經(jīng)常來打球的老板想在廣東從化建球場,邀請我去,我放棄了優(yōu)厚待遇離開了深圳高爾夫。從化成為我高爾夫生涯的又一新起點:作為“中國首位華人高爾夫球場設計師”(香港文匯報1992年7月18日報道),1993年成立了屬于自己的新自然公司,獨立從事高爾夫工作,獨立擔任高爾夫設計師。即使那時失去了開名車、住別墅的優(yōu)越生活,我也在所不惜。十幾年來,我和公司團隊獨立設計并部分參與建設的韓國光州高爾夫球場、迪拜Edipsetower高爾夫球場、廣州從化溫泉高爾夫球場、海南博鰲高爾夫球場,廣東韶關高爾夫球場、惠州湯泉高爾夫球場、寧波啟新高爾夫球場,北京萬柳高爾夫球場、北京鴻華高爾夫球場、廊坊東方大學城高爾夫球場等,已成為高爾夫設計行業(yè)內(nèi)的典范之作。
我一直都在為中國的民族高爾夫而奮斗,我希望自己成為中國的民族高爾夫設計大師,在世界上有一席之地,成為中國高爾夫事業(yè)的代表或基石。中國高爾夫要起來,首先靈魂要起來,靈魂就是設計。我的畢生都愿為高爾夫事業(yè)做出貢獻。
我的父親和母親
我的父親和母親性格反差極大。母親學醫(yī),是長沙市婦產(chǎn)科專家,性格急躁、開朗、積極,做事絕不拖延,社交能力強,這一點我像她。母親對做人要求尤其嚴格,上學不允許我遲到,上課不讓我講話,要求我參加各種公益活動,政治上進步;我在工作上積極進取,在做人方面正直,都和母親的教育很有關系。在深圳高爾夫時,我任工程部部長,手里審批過四五千萬港幣,從沒收過別人一分錢,也不接受工作請客。
父親是中國的錳礦第一人,性格內(nèi)向,對我的教育比較含蓄,他對學術的執(zhí)著鉆研每天都在感染著我。因為母親工作忙,所有家務活都是父親在做。
父母對我的愛好一直很支持,但對我工作上的每一次變動又都擔心,他們給我的教育和潛移默化的感染讓我終生受益。
我有意使自己的區(qū)間變得狹窄
小時候我的理想是要找一個好的工作,現(xiàn)在我覺得高爾夫球場設計師這個職業(yè),完全實現(xiàn)了我幼年時的夢想。所以我所有的精力都在工作上,基本沒有業(yè)余生活,晚上跟家人吃個飯,跟小孩一起待上1個多小時,就是最奢侈的事了。我的家里也有工作室,每天他們睡覺后我還會工作到深夜。我在公司里有三快:畫圖快,走路快,吃飯快。
設計師要有兩大稟賦,靈感與執(zhí)著。靈感除了天賦,還是后天積累。我認為我能成為一個好設計師。我在為此不懈努力。我腦子里儲存的雜事很少,家里所有的事情全部交給我太太打理和照顧,基本不看電視、不上網(wǎng),每天的全部信息來自于兩張報紙參考消息和京華時報,而且僅限于上班途中的20分鐘。我只看與高爾夫有關的書,以及名人傳記、管理書籍,感悟他們的理念。我現(xiàn)在做的所有事情都跟我的業(yè)務有關系,很專一,我有意使自己的區(qū)間變得狹窄,不被旁及之事分神。
在我們的年輕時代,在高爾夫行業(yè),我們就像孤兒在地上摸索,沒有理性只有感性;現(xiàn)在的年輕人生長的時代信息量大,要超越別人就要自己不斷地學習,不看縱向看橫向,看世界,才會大有作為。我們內(nèi)心充實,有很好的目標和寄托,就可以滿足了。人們被虛榮的東西拖累很多。年輕人要放棄浮華,務實、執(zhí)著,才能成功。
現(xiàn)在,大家對高爾夫存在誤區(qū),某些打高爾夫球的人自認為很高貴,無形中和大眾隔離開來,其實高爾夫在國外是一項很普及的運動。這個行業(yè)應該放低姿態(tài),高爾夫的存在不是滋生腐敗的根源,沒有高爾夫腐敗照樣會存在。申奧成功后我們理應對高爾夫有重新定位。
我唯一的遺憾是在高爾夫行業(yè)還沒有完全達到自己期望的成就。我是一個不太善于經(jīng)營的人,然而現(xiàn)在公司的發(fā)展,還需要我站在幕前,參與很多社會活動。所以,我夢想有朝一日能在一個特別美的地方安靜地住下來從事高爾夫設計,沒有嘈雜,只有鳥的聲音,我只需勾畫藍圖,每天創(chuàng)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