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18日凌晨,2010年南非世界杯亞洲預選賽十強賽進行最后一輪,結果朝鮮隊以0比O戰(zhàn)平沙特阿拉伯,獲得最后一個直接晉級的名額。
對于44年后再次獲得世界杯入場券的朝鮮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天大的喜訊,但比普通朝鮮人更歡喜的是吳榮光,因為他的鴻星爾克正是朝鮮隊2010世界杯的贊助商。
對于吳榮光來說,鴻星爾克此舉已經算是營銷上的重大勝利,但比起安踏的奧運會贊助商資格,顯然已經小巫見大巫。
作為晉江鞋業(yè)的小弟,這是年僅9歲的鴻星爾克的無奈。如何突破這種無奈,挑戰(zhàn)的正是吳榮光的智慧。
科技破陣
吳榮光是學運動鞋設計出身的,從一開始,他就意識到,晉江雖然鞋業(yè)品牌眾多,但都在中低檔次徘徊,互相之間拼的不過是品牌營銷,而不是運動和休閑鞋所應該拼的科技含量。
他決定從開始就帶領鴻星爾克走出誤區(qū)。
上任伊始,吳榮光就打出“科技領跑”的口號。多年來,一直堅持這個發(fā)展戰(zhàn)略,在科技創(chuàng)新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
在吳榮光和整個集團的不懈努力下,鴻星爾克終于在2004年下半年成功研發(fā)出“四大功能系統(tǒng)”,即高密度耐磨獨立抓地系統(tǒng)、超強避震系統(tǒng)、包覆式穩(wěn)定科技和內部空氣循環(huán)系統(tǒng)。
2005年和2006年,鴻星爾克又相繼研制成功了地面減震系統(tǒng)(GDS減震系統(tǒng))及其升級版GDS+全掌地面減震系統(tǒng)。這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同行業(yè)的震動和媒體、消費者的廣泛好評。
技術含量的不斷提升,加上在高、中、低檔產品市場的合理結構,使得鴻星爾克的性價比遠遠比耐克、阿迪達斯等外國名牌運動鞋更適合中國市場,因而在備受消費者歡迎的同時,也使鴻星爾克品牌在國際上的地位和知名度不斷的提高和加強。
偏科帶頭
只有研發(fā)和技術,沒有品牌營銷也是前途渺茫,也很容易淪為代工。但前面不僅有耐克、阿迪達斯這樣的巨無霸,還有李寧、安踏等國內的大哥大。
吳榮光想來想去,終于找到一個突破口:專項營銷。拿不了全能冠軍,先摘一個單項。
吳榮光找到的這個單項就是網球裝備。
網球在歐美是極具影響的運動,但在國內剛剛起步,網球專業(yè)裝備商卻寥寥無幾。吳榮光果斷放棄在國內更為普及的籃球和足球,大膽轉向網球這個國內非大眾運動項目作為突破。
在網球上,吳榮光不惜花大手筆進行一連串的營銷和宣傳,先后贊助了多項網球比賽,全面吹響了品牌專業(yè)化和國際化的號角。
事實證明,吳榮光的選擇是正確的,隨著中國網球水平的提高,網球運動開始越來越受國人關注和喜愛。憑借其準確獨特的定位,在2005年最受歡迎的網球運動鞋評比中,鴻星爾克與耐克和阿迪達斯一起位列三甲,成為中國網球第一專業(yè)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