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抱怨:
別人的孩子是天才?
“學習不好,別的什么也不會,上臺發(fā)個言都不敢,丟死人了!”剛?cè)W校參加完家長會的媽媽李嵐懊惱不已。兒子濤濤從小就是個令她頭疼的孩子,讀書成績一直在班上倒數(shù)幾名,貪玩,跟別的同學吵架,對人沒禮貌,典型的一個“問題少年”。李嵐因為這個兒子生了不少氣,今天兒子的表現(xiàn)又讓她在別的家長面前掉了面子。
事情是這樣的:由于“母親節(jié)”就要到了,這次家長會上,老師安排了一個環(huán)節(jié),請每位同學上臺進行1分鐘的即興發(fā)言,表達對媽媽的愛。輪到濤濤時,平時任性的他竟忸怩了好一會,才在李嵐的鼓勵下向講臺走去。快到臺上時,他卻一溜煙跑回了李嵐身邊,低著頭再也不肯上臺了。濤濤的舉動一下引來了大家善意的笑聲。可看到別的同學上臺發(fā)言落落大方,李嵐氣壞了,當即訓斥濤濤:“你看看人家說得多好,真是丟死人了!”濤濤瞪了媽媽一眼,把頭一扭,跑了。
媽媽李嵐和所有“望子成龍”的家長一樣,從小就給孩子樹立了許多榜樣:隔壁的虎子哥哥學習又好人又乖巧;樓上的燕子妹妹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總之,向“好孩子學習”的話天天講、月月灌,可隨著濤濤的一天天長大,李嵐的教育卻始終不見成效。濤濤不是今天跟小朋友打架,就是考試倒數(shù)第一。這不,前兩天李嵐生病了,叫濤濤幫忙打掃家里的衛(wèi)生,濤濤不干。媽媽順口嘮叨開了:“看看對門的小北,放學回家?guī)蛬寢屜床?、打掃衛(wèi)生,可乖了,你怎么就不知道向人家學習學習呢!”濤濤嘴一撅,躲到房里玩電腦游戲去了。李嵐那個氣呀,真是沒處撒。
媽媽的反思:我的孩子是沙子?
綜觀李嵐對濤濤的教育,從始至終貫穿了兩個字“比較”——拿濤濤和別的孩子比學習、比乖巧、比聽話……李嵐像個檢查官與指揮官一樣,今天告訴兒子這做得不如誰,明天訓斥兒子那做得不夠。反正,別人家的孩子怎么看怎么好,濤濤則一無是處。李嵐卻不知道,這種“比較”給兒子帶來的不是激勵,而是打擊。
家長會后,老師給李嵐看了濤濤的一篇周記。兒子在周記中寫著:“媽媽每天都要拿我和別的孩子比,這不對了,那又錯了,難道我就那么差嗎?其實我也羨慕成績好的同學,可以得到老師的表揚,爸媽的夸獎??墒?,在媽媽的眼里,我有的只是缺點,無論我怎么努力也不能成為媽媽眼里的好孩子。媽媽,您就不能發(fā)現(xiàn)我的一丁點優(yōu)點嗎?”李嵐看后愣了,她沒想到,自己在孩子的眼里是這樣一種形象。
濤濤除了調(diào)皮,真的沒有一點值得肯定的地方嗎?李嵐開始沉思:兒子從來不挑食;適應能力比較強,偶爾父母有事出差不在家,他能自己照顧自己;兒子雖然調(diào)皮,但是誠實,比如成績考砸了,還敢把成績單送給媽媽看,這是多么誠實的表現(xiàn)!嗯,李嵐突然發(fā)現(xiàn),兒子并非一無是處呀,難道真是自己的教育方式不對?
媽媽的贊嘆:我的孩子也是金子
接下來的日子,李嵐極力控制自己的慣用比較語,開始用商量和積極的口吻和兒子對話:“濤濤,你的游戲玩得不錯,可以教媽媽怎么玩嗎?”“兒子,這次考試你比上次提高了16分,進步真快!”“今天你幫4樓的陳奶奶提東西上樓,她見了我一直夸你是個好孩子呢!”……
在媽媽的贊話與肯定中,濤濤漸漸變得樂于和媽媽溝通,并且喜歡放學回來幫媽媽做做簡單的家務活,成績也有所提高……
點評:有很多父母,總覺得別人的孩子是天才,自己的孩子像個蠢材;別人的孩子是金子,自己的孩子是沙子。他們只知道跟別人家的孩子做比較,永遠不會主動發(fā)現(xiàn)孩子身上閃光的地方。
其實,有的孩子的優(yōu)點就寫在你的眼里,而有的孩子的優(yōu)點需要你用心去發(fā)現(xiàn)。我們不僅要用眼睛來觀察孩子,更要用心靈來關注孩子。要拿孩子的今天比昨天、比前天,而不是跟別的孩子比。哪怕發(fā)現(xiàn)一點微小的進步,也應及時肯定。在家長的點滴關注下,每個孩子都會閃光,你的孩子就是一塊金子。
欄目管理、編輯/曹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