撿回的棄嬰是個聾啞兒,7年多方求治沒有結果
今年55歲的史金鳳,是陜西省周至縣樓觀鎮(zhèn)塔峪村一位普通的鄉(xiāng)村醫(yī)生,丈夫龐甲一是一個退伍軍人。他們有一兒一女,兒子生于1975年,女兒生于1977年。上世紀80年代初,史金鳳在家開了個小診所,丈夫負責管理自己家近10畝的獼猴桃園,一家人的生活過得平靜而舒心。
1991年3月8日清晨,史金鳳準備去西安購買藥品。在樓觀鎮(zhèn)車站,她看見一群人在圍觀被棄路邊的一個嬰兒。出于憐憫,她忙解開包著孩子的包裹,露出一個還未滿月的男嬰。她一摸,孩子全身冰涼,發(fā)出嘶啞微弱的哭聲。那一刻,她沒有多想,便把孩子抱回了家。
回到家后,史金鳳立即給孩子喂牛奶,可孩子就是不吃。她再仔細一看,發(fā)現(xiàn)孩子的額頭和腳上到處都是針眼。她意識到,這孩子肯定患有難以醫(yī)治的疾病。于是,她抱著孩子急匆匆乘車趕往西安,住進西安兒童醫(yī)院。17天后,孩子的病情有了很大好轉。這時,她所帶的7800元錢已經花光了,只好抱著孩子回到家里。
看到孩子病情好轉,史金鳳跑前跑后求助村干部和鄉(xiāng)鄰們尋找孩子的親生父母。她還懇請鎮(zhèn)政府發(fā)動群眾幫忙尋找??蓵r間一天天過去了,孩子的父母始終沒有找到。她又找到縣民政局,想把孩子送進孤兒院。可民政局的負責人告訴她,周至縣沒有這個機構。看著這個找不到父母的苦命孩子,史金鳳說服了全家人,把這個棄嬰留在家里,并給他取名龐小明。
小明長到一歲時,史金鳳發(fā)現(xiàn)他似乎對外界的聲音沒有反應。于是她抱著小明趕往西安檢查。由于孩子太小無法做聽力測試,好幾家醫(yī)院檢查后都認為小明可能是先天性耳聾。從此,史金鳳抱著小明踏上了艱辛的治病之路。而這條路,她一走就是7年。7年里,她帶著小明一趟又一趟去西安、鄭州、太原、成都等地求治,花去了10多萬元,但小明的聽力沒有一點好轉。
1998年4月的一天,史金鳳從報紙上看到,上海有家醫(yī)院采用手術治療耳聾效果好,便準備帶小明去上海治療。家人和鄉(xiāng)鄰都勸她:“你為這個娃已經盡了心了,再花冤枉錢,太不劃算了!”可史金鳳堅定地說:“既然我和他有緣,就有責任呵護他。只要有一線希望,我都要盡到母親的責任!”
1998年5月9日,史金鳳帶著小明來到上海求醫(yī)。到了上海才知道,這個耳蝸手術的手術費是24萬元。醫(yī)生聽說她是農村來的,勸她不要做了,因為手術費一般的農家負擔不起??伤嗫喟筢t(yī)生,說只要能給孩子治好病,就是砸鍋賣鐵傾家蕩產也心甘情愿。醫(yī)生們被史金鳳熾熱的母愛感動了,決定為小明做手術,并免除大部分費用。5月18日,當醫(yī)院給小明做完詳細檢查后,發(fā)現(xiàn)他病情特殊,不能做手術。史金鳳又一次失望而歸。
1998年8月,一位老中醫(yī)告訴史金鳳,用裸露在深山巖石上的老葛根熬成湯給孩子喝,可以緩解孩子的病情。史金鳳聽后如獲至寶,不顧丈夫和兒女的勸阻,獨自一人上山去挖老葛根。她步行10多公里亂石小道,來到被稱為“一線天”的峽谷,艱難地爬上陡峭的懸崖。為了尋找裸露在崖石縫里的老葛根,鋒利的巖石劃破了她的胳臂和手,汗水伴著鮮血流下來,她顧不上擦拭,一個勁地用小鐵鎬探尋老葛根。就在她把挖好的老葛根捆好準備下山時,一條大蛇突然躥上她的腳面,她嚇得連退幾步,結果一腳踩空,從山崖上摔了下去。
愛子心切的史金鳳,在雙腿被摔成粉碎性骨折送往醫(yī)院治療時,還不忘催促丈夫進山取回那兩捆重約25公斤的老葛根。說起來真是讓人難以置信,史金鳳為給小明熬藥,先后熬壞了42個藥鍋。
從為聾啞養(yǎng)子請家教,到辦起免費聾啞學校造福更多聾啞兒童
轉眼小明到了上學的年齡,史金鳳把全縣20多個鄉(xiāng)鎮(zhèn)的200多所小學全部跑了一遍,也沒有找到能夠接受小明這樣聾啞孩子的特殊學校。后來,她終于打聽到40多公里外的戶縣有一所聾啞學校,就把小明送到那里上學。
小明在戶縣聾啞學校上學時,史金鳳每周要跑80公里往返接送一次??伤看嗡托∶魅W校時,小明都哭鬧著不愿去。史金鳳覺得小明需要家庭的關愛,于是,她在聾啞學校附近找了一戶有聾啞學生寄宿的人家托管小明。沒想到,托管后的第一個周末,小明就離開出走了。史金鳳發(fā)動親友前往戶縣尋找,找了一天才在一輛收班的公交車上找到小明。
史金鳳再也不想讓小明離開自己,她想請老師到家里來教小明??伤芮宄?,要是沒有其他同學作伴,小明一個人一定無心讀書。于是,她在周圍幾個村子找到幾個聾啞孩子的家長,商談讓他們的孩子和小明一起上學,一再聲明孩子上學的費用全免??珊脦讉€家長都不情愿,說聾啞娃念書沒有啥意思。史金鳳聽了心里很不是滋味,她左求右請,才動員了3個聾啞孩子的家長,答應送孩子來與小明一起上學。
史金鳳騰出家里的一間屋子作教室,請本村的女高中畢業(yè)生耿小群給孩子們當老師,并提前送耿小群去戶縣聾啞學校培訓。
1999年9月1日,只有兩張破舊桌子、4名學生、一位教師的特殊學校在史金鳳家開學了。教聾啞兒童和正常孩子區(qū)別很大,史金鳳和耿小群要花很長時間去引導他們。剛開始,孩子們連一個“啊”字的音都發(fā)不準,史金鳳就平躺在床上,在自己說“啊”字的時候,讓孩子把手放在自己的喉嚨處去感覺,再讓他們看自己的口型。她就這樣不厭其煩地重復,兩周之后,幾個孩子終于發(fā)出了準確的“啊”音。
1999年9月20日,是史金鳳終生難忘的一天。這天,小明突然對她喊出了一聲“媽媽”。史金鳳當時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怔怔地站在那里。當小明再一次叫出“媽媽”時,她摟住小明放聲大哭。這一聲“媽媽”,她整整等了8年,8年間的辛酸與痛苦,唯有她體會最深。
聾啞兒開口說話的消息傳遍了四鄉(xiāng)八鎮(zhèn)。1999年國慶節(jié)后,10多個聾啞兒家長帶著孩子來到史金鳳的家要求上學。史金鳳和丈夫商量后,騰出家里的3間房子,拿出2萬多元積蓄,置辦桌椅、購買教材,收下了這些可憐的孩子。
聾啞孩子多了,史金鳳也親自當起了老師。她一心撲在了聾啞學校上,家里的診所也關門歇業(yè)了。史金鳳相信,只要對聾啞孩子有足夠的耐心和愛心,終究會讓他們學到知識的。
史金鳳博大無私的母愛和善舉贏得了四方鄉(xiāng)鄰的稱贊,又有一些家長把聾啞孩子送到史金鳳的聾啞學校來。2000年春,聾啞孩子增加到36名,教室顯然不夠用了,史金鳳只得以每間房每年600元的租金,租下村民閑置的6間空房。接著,她拿出3萬多元置辦相關設備,又聘請了一位老師。
到了2003年春,史金鳳的聾啞學校已有102名孩子。2003年5月24日,由于突降暴雨,聾啞學校租用的住著46個孩子的一棟房屋突然崩塌,所幸發(fā)現(xiàn)及時,孩子們才躲過一劫。史金鳳的丈夫受不了這樣的驚嚇,向史金鳳攤牌了,口氣很硬:“貼錢辦校我不心疼,出了事咱們可擔當不起,從明天起學校就解散!”那一夜,史金鳳徹夜未眠。
第二天,當史金鳳把解散學校的打算透露給孩子們后,孩子們“哇”的一聲都哭了,一齊跪在了史金鳳的面前,苦苦哀求史金鳳不要趕他們回家。這一幕強烈震撼了史金鳳,她也失聲哭了??粗@些可憐無助的聾啞孩子,史金鳳感到自己太殘忍了,不像一個母親,于是,她流著淚一字一頓地宣布:“孩子們,學校不解散了,媽媽就是再難,也不會放棄你們。從明天起,媽媽就給你們籌錢建教室!”孩子們明白后,一下子把她圍了起來,臉上綻開了笑容。
平日里像綿羊一樣溫順的史金鳳,這時變得非?!鞍缘馈薄K氨啤敝煞蚰贸黾依锏?萬元積蓄,還把弟弟準備給兒子結婚的3萬元錢借了過來,把妹妹賣水果準備蓋房的2萬元錢強行借了過來,并給已成家的兒女硬性攤派籌款任務。就這樣東拼西湊,終于籌集到10萬多元。2003年夏,史金鳳又從銀行貸了7萬元錢,終于在自家的宅基地上建起兩層共有12間的新校舍。
10年為聾啞學校無償投入30多萬元,操勞過度身患絕癥無怨無悔
10年來,史金鳳為了辦聾啞學校,每年約投入3萬元,至今已累計投入30多萬元。她用熾熱無私的母愛,關愛著聾啞學校里的每一個孩子。孩子們在這個充滿愛的集體中快樂地學習和生活著,先后有26名孩子經過訓練進入了普通小學,同正常孩子一樣接受教育;有6名孩子進入技工學校定向學習,38名聾啞孩子從學校走向社會,在西安、上海、深圳等地工作。目前,史金鳳家里還有來自陜西、河南、四川和山西4個省16個區(qū)縣的116名聾啞孩子。
2007年5月29日,史金鳳收到在上海一家皮具加工廠打工的李濤的一封信和800元匯款。李濤在信中寫道:“親愛的媽媽, 我發(fā)工資了。這是我發(fā)的第一個月工資。我長這么大,從來沒見過這么多的錢。如果沒有媽媽您含辛茹苦的辛勤培育,就沒有我的今天。所以,我把第一個月工資寄給您——親愛的媽媽……”
第二天,史金鳳專程登門把這一消息告訴李濤的父親,并將李濤的800元工資交給他。這位曾經對兒子失去信心的男子漢激動得哭了,“撲通”一聲跪在史金鳳面前,說:“我不知該怎樣感謝你啊……”
近幾年來,史金鳳辦聾啞學校的愛心事跡傳出后,社會各界給予她很大的支持,經常有好心人捐資捐物。她有一本《感恩簿》,里面詳細記錄了每一位好心人的姓名和捐款數(shù)目。2007年,西安市教育局、西安市民政局、西安市慈善會和西安市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分別贊助6萬元,合計24萬元,給史金鳳的聾啞學校新建了9間兩層的教學樓。其他一些單位和團體也共捐助了約21萬元用于建造宿舍樓,使這所陜西省唯一的民辦聾啞學校條件日益改善。
自創(chuàng)辦聾啞學校以來,史金鳳始終把聾啞孩子當成自己的親生孩子,她既當教師,又當保姆。長期的勞累,使她體力透支,積勞成疾。2007年10月,一直感到下腹疼痛的史金鳳在縣里一家醫(yī)院檢查時,發(fā)現(xiàn)腹部右側長有腫瘤。醫(yī)生建議她馬上去西安復查確診,可她回到家又四處奔波,全身心地投入到新校舍的款項籌集上,把復查身體的事拋到九霄云外。2008年1月10日,孩子們放寒假后,她才去省人民醫(yī)院復查。經診斷,她患的是惡性淋巴瘤。由于病情嚴重,醫(yī)院當即為她實施了手術,取出一個重達2.5公斤重的腫瘤。
長期的化療,使史金鳳的頭發(fā)大量脫落,身體狀況遠不如從前。面對疾病,史金鳳表現(xiàn)得相當坦然。她說:“這個學校我一定要竭盡全力地辦好,就是我離開了這個世界,也要讓兒女把這個學校堅持辦下去!”
題頭照片:史金鳳夫婦和養(yǎng)子龐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