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點姿態(tài)
新人,新環(huán)境,新的開始,如何順利度過適應期,是新人們要面對的重要問題。新人在適應職場這個新環(huán)境時,也要鍛煉自己去融入和關心別人的情感。
誠心做“小蜜蜂”
上班時,同事們發(fā)現(xiàn)洗手間折斷了的掛鉤換了新的,辦公桌下來不及清理的垃圾桶空了,桌上還多了一杯熱氣騰騰的咖啡。還有一些需要跑腿的雜貨,也有了“專職”的負責人——新人郭小姐。辦公室元老們享受著難得的愜意,甚至沾沾自喜地說,小郭真是個勤勞的小蜜蜂,不過新人嘛,都會有這個階段。
新人為元老服務,不管是出于對前輩的尊重,還是前輩有意在面前擺譜,這些都無關緊要。重要的是新人釋放了誠意,收獲了元老的友愛,更重要的是鋪平了通往未來職場之路。
虛心做“小學生”
阿靈剛來公司不久,同事們就給她取了個有趣的綽號叫“問題少女”。綽號的由來很簡單,阿靈來公司沒幾天,問題就特別多,工作上有不懂的問題就向同事們請教。用她的話說:“在職場,我就是個小學生,要學的還很多?!?/p>
新同事具有以下三點美德最容易受到歡迎。第一要主動熱情,積極主動參與到工作中。默不作聲難以被人發(fā)現(xiàn),積極主動的人卻能占盡先機,至少說明你熱愛這份工作。第二要樂于分享,和同事一起分享經驗。只有先接納別人,別人才會試著接受你,誰都喜歡把快樂帶來的人,分享也代表關心和寬容。第三要具有開放的心態(tài),用開放的心態(tài)看待事物,適應力和學習能力都會迅速提高。
處世姿態(tài)
無論是初涉職場的新人還是跳槽到新工作單位的“老鳥”,不可避免會發(fā)現(xiàn),身邊并非都是同齡人。與不同年齡段、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職業(yè)履歷的人共事,便無法回避“職場代溝”的存在。那么,如何輕松跨越“職場代溝”呢?
秦小姐跳槽到一家物流公司,立刻發(fā)現(xiàn)自己處境不妙:上有一群中年的同事,下有一幫剛出校門的大學生同事。她努力想融入這個團隊,可沒多久就發(fā)現(xiàn)很難與他們溝通。秦小姐一氣之下誰也不理,結果更加被孤立。難以忍受的隔閡讓她向部門經理遞上了辭職報告。經理了解了她的情況:耐心勸她:當你感受到代溝的同時,同事們也感受著同樣的困擾;代溝不是一個人的事,而是整個團隊的事。經理讓秦小姐試著與他人多溝通,一個月后再決定是否遞交辭職報告。
秦小姐覺得經理的話有道理,即使再跳槽到新的公司,還會存在同樣的代溝問題,回避不是最好的辦法。她開始試著站在同事的角度思考問題,積極與他們聊天,別人有了困難她也熱心幫助。很快,秦小姐發(fā)現(xiàn),雖然大家生活方式和態(tài)度不同,但同事之間還是有很多聊得來的地方,和誰都可以成為朋友。不到一個月,秦小姐主動把辭職報告撕了。
策略:職場交往的原則
世上沒有不可交的同事。也許你看一個人不順眼,或者談話不投機,但他不一定是“小人”,有可能成為幫助你的君子。如果一律拒絕非??上АH欢鎸Σ辉敢饨煌娜?,還要裝出樣子去“應承”未免太辛苦了。所以,你要敞開自己的心胸,主動去接納他人。
相逢一笑泯恩仇。如果某人因為得罪了你,或者你曾傷害過別人,雙方心里都有點不愉快,但絕對沒有必要記仇,最好是主動化解僵局。俗話說,不打不相識,有了這次交往,也許會因此成為好朋友。即使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至少減少了一個潛在的敵人。
沒有永遠的敵人,也難有永遠的朋友。世上的一切都處于變化的狀態(tài)之中,敵人會變成朋友,朋友也會變成敵人,這是一種社會現(xiàn)實。當朋友因某種緣故成為敵人時,你不必過于憂傷感嘆,因為他有可能再成為你的朋友。
放下你的身價。身價是交往的一大阻礙,也是樹敵的一個原因,你千萬不要以為你是博士,就不去理會一個勤雜工,這種自我標榜的身價只會讓你交不到真心的朋友。
競爭姿態(tài)
面對殘酷與機遇并存的職場,打拼多年的白領們越來越意識到自己的職場生存危機的降臨:日趨白熾化的激烈競爭,自身健康問題的凸顯。35歲左右的職場人士似乎邁入了職場的更年期,難怪有人形容35歲是職場年輕和衰老的分水嶺。
35歲的佟女士所在的公司是一家跨越數個大城市的一家大型廣告公司,不管是業(yè)務能力還是團隊精神,她都得到公司上下的一致認可,算得上是公司的“元老”。最近辦公室里新招來一批大學生,他們像一股清新的海風,給公司帶來了蓬勃的生機和旺盛的生命力。他們極富個性的新銳思想和前衛(wèi)理念,在創(chuàng)意設計上的運用堪稱完美。當然,他們的待遇也上了一個臺階。
而佟女士卻原地踏步,多年來職場上瘋狂的打拼在她的健康上留下深深的印記,她的腰、背、肩時常突發(fā)性地酸痛,身體上某些器官功能也慢慢退化。工作上,廣告行業(yè)需要的是新潮而年輕的思想,要永遠走在時代的最前沿,但她現(xiàn)在這個年齡早就不屬于年輕和時尚,有時候一個簡單的設計也很費力,患得患失,她感到從未有過的力不從心。
支招:積極化解危機
積極社交。無論是選擇與網友聊天或與客戶共進午餐,還是參加一些志愿者社團的活動,都有助于開拓你的視野和思維。積極社交你才能對職場和人生都有一個更深刻的了解。
休假。當工作進展非常緩慢時,最好的辦法就是把它停下來,把工作拋在腦后,讓你的大腦稍作休息,然后它才可以重新啟動。選擇在家看書、聽碟或是出門旅游,這些都可以幫助你的大腦恢復活力,并且恢復對工作的興趣。
與你信任的人約會。與你最信任的好友聯(lián)系,告訴他們你的感受。把心事告訴他們,然后用心聆聽他們的回應。參加培訓。在業(yè)余的時間給自己“充電”,以加強和豐富自己的職業(yè)技能。在獲得更多知識的同時,你其實也獲得了更多的從業(yè)機會。
敬業(yè)是最完美的姿態(tài)
公司里,員工與員工之間在競爭智慧與能力的同時,也在競爭態(tài)度。眾所周知,除了少數天才,大多數人的天賦相差無幾。那么,是什么在造就我們、改變我們?是態(tài)度。態(tài)度是內心的一種潛在意志,是個人的能力、意愿、想法、感情、價值觀等,在工作中所體現(xiàn)出來的外在表現(xiàn)。尤其是在一些技術含量不高的職位上,大多數人都可以勝任,能為自己的工作表現(xiàn)增加砝碼的也就只有態(tài)度了。這時,態(tài)度也是你區(qū)別于其他人。使自己變得重要的一種能力。態(tài)度就是競爭力,積極的工作態(tài)度始終是你脫穎而出的砝碼,擁有它,你將在競爭激烈的職場上走得更順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