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季,氣溫升高,環(huán)境潮濕,病菌滋生,食物易壞,腹瀉進入高發(fā)季節(jié)。對付腹瀉,買藥自療的人居多,有人很快止住,有人卻反反復復,即使止住了也埋下不少健康隱患。夏季腹瀉可能由多種情況引起,若用藥不當可能會適得其反,患者應謹慎行事。
急性腹瀉多因感染引起
在夏季腹瀉病人中,90%是急性的,而急性腹瀉中絕大多數(shù)是感染性腹瀉。腹瀉種類繁多,它是一組以腹瀉為主要癥狀的急性腸道病。其主要表現(xiàn)為:腹痛、腹瀉、腸鳴音亢進等,腸道感染者可伴有發(fā)熱、欲瀉而不爽、里急后重、大便腥臭等。引起腹瀉的病原菌十分繁雜,主要包括細菌、病毒和寄生蟲三大類,不同病原菌引起腹瀉的臨床表現(xiàn)是不同的。嚴重的腹瀉會使人體脫水,引起電解質紊亂,甚至危及生命。
夏季天氣炎熱,雨水較多,為腸道致病菌的生長繁殖提供了適宜的自然條件。同時,夏季出汗較多,大量飲水稀釋了胃液也降低了局部抵抗力,為致病菌的侵入創(chuàng)造了條件;而且夏季炎熱,人們往往休息、飲食不好,導致機體抵抗力下降,也易患腹瀉病。夏季各種瓜果、涼拌葷素菜或冰鎮(zhèn)飲品易占住人們的餐桌,如果這些食品的制作過程稍有不慎,極易造成污染而導致人們食用后感染機會增多;冷涼食品進食過多、過快或腹部受涼也容易造成胃腸道的應激反應而造成腹瀉。
出現(xiàn)腹瀉要堅持繼續(xù)進食
夏季蒼蠅和蟑螂滋生,可攜帶致病菌傳播疾病。要講究食品衛(wèi)生。生熟食要分開,避免交叉污染。吃剩的食物應及時儲存在冰箱內(nèi),但儲存時間不宜過長。食用前要加熱以熱透為準。盡量少食用易帶致病菌的食物,如螺絲、貝殼、螃蟹等水海產(chǎn)品,食用時要煮熟蒸透。生吃、半生吃、酒泡、醋泡或鹽腌后直接食用的方法都不可取。涼拌菜可加點醋和蒜。
出現(xiàn)腹瀉癥狀的病人,首先要回顧個人病史,盡量回憶可能的病因,并及時就診,以便得到及時正確的治療和處理。如果不能及時到醫(yī)院就診,就要在家中口服淡鹽水,注意休息和飲食。
出現(xiàn)腹瀉也要繼續(xù)進食,補充營養(yǎng),可以吃一些稀、軟、易消化、有營養(yǎng)的食物,如雞蛋羹、麥片粥、米粥、面條等。發(fā)生腹瀉最好不要濫用抗生素。如果病情嚴重,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謹慎使用。傳染性腹瀉病人的排泄物,應加以消毒與隔離?;颊呒覍倩蚺笥褢獪p少與病人接觸,不要共用餐具。
腹瀉擅自服藥誤區(qū)多
夏季腹瀉屬于常見病,因此,不少人會想當然或僅憑經(jīng)驗服藥治療。殊不知,引起腹瀉的原因很多,擅自服藥往往陷入誤區(qū)。
腹瀉就用止瀉藥。這種做法是不正確的。因為許多腸道傳染病發(fā)病初期多有程度不同的腹瀉,排泄物能將體內(nèi)的致病菌與細菌產(chǎn)生的毒素排出體外,可減少對人體的毒害作用。當然,如果腹瀉次數(shù)頻繁、持續(xù)時間過長,出現(xiàn)了脫水癥狀,就應該在應用抗生素和糾正脫水的前提下,酌情使用止瀉劑。
隨便使用抗生素。這種做法也不妥,因腸道傳染病多由大腸桿菌、痢疾桿菌、變形桿菌等引起,故在選用抗生素時,最好先做大便細菌培養(yǎng),明確致病菌種類,再選用對細菌最敏感的抗生素治療。
擅自使用止痛劑。有些患者習慣用阿托品、顛茄片等止痛劑,殊不知這種做法非常不安全,尤其是患有青光眼的老年人,會使青光眼進一步惡化。對輕度腹痛者可熱敷腹部;對腹痛較嚴重者,最好是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選用止痛劑。
稍有好轉就停藥。不少腸道傳染病患者常以癥狀為服藥依據(jù),即腹瀉重時就多服,腹瀉輕時就少服,稍有好轉就停藥。這很容易造成復發(fā),嚴重者轉為慢性腹瀉,給治療帶來很多困難。正確的服藥方法是:癥狀全部消失后,繼續(xù)用藥兩三天,有條件者應做大便細菌培養(yǎng),待轉為陰性后方可停藥。
急于更換藥物。有些腸道傳染病患者用藥一兩天不見好轉,就急于更換別的藥物。其實任何藥物治療都需要一個療程,至少3~5天,隨便換藥,會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