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文中玉帝的行政藝術(shù),當天庭有了作亂的“耗子”,最好的辦法就是驅(qū)逐,不在“我的地盤”我就不做主了。至于被驅(qū)逐的“耗子”們在人間又惹了多少禍,做了多少荒唐事,就不歸其管啦。在官場上,許多執(zhí)政者也深得其精髓,麻煩的人與事,還是眼不見為凈吧。他們要的是政績與高枕無憂。將自家門前的雪堆到鄰居門口,真是太“聰明”的辦法了。
雜文寫作忌諱大道理的堆砌,板起臉孔的說教從來都難以使人心悅誠服。此文便聰明地將要表達的觀點融入故事情節(jié)。一個玉帝形象的背后,便隱藏了無數(shù)我們熟悉的影子。讀來趣味感十足,又處處不離現(xiàn)實批判。作者對文章的整體架構(gòu)能力已頗成熟,需要加強的是,細節(jié)上的筆法還不夠利落,如“貓追耗子”的一段描寫,語言的精確性與邏輯性均顯稚嫩,影響了閱讀的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