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有非常焦慮、緊張的情緒,或者在工作中總有“不完美感”的時候,就需要在現(xiàn)實生活中找到一件簡單的事情,做到自己滿意為止,以此來減輕焦慮并給自己一個“完美”的交代。
家庭故事:最近,楊克和妻子因為家居環(huán)境的整潔問題的爭吵升級了。朱莉每天都要挑出丈夫一大堆不符合她的整潔標準的毛病,這讓楊克覺得難以忍受。而且他懷疑,是不是妻子愛干凈的習(xí)慣已經(jīng)演變成了潔癖,甚至是得上了可怕的心理疾病。
眾多的家庭主婦都會以家庭環(huán)境整潔為榮,這體現(xiàn)了一個家庭主婦的價值,因此而得到的夸獎會讓人內(nèi)心感覺滿意。但是,如果無限制地放大這份滿意,就會無限制地放大“清潔”這種行為模式,把清潔”的標準也變得越來越苛刻,成為可怕的潔癖。
當事人“陳述”
楊克,38 歲,設(shè)計師
我覺得我老婆肯定有潔癖。她總是希望家里一塵不染,我一進家門她就讓我趕緊換鞋、換衣服,不許我沒洗手就去碰家里的任何東西,更不能容忍我洗完澡后沒把衛(wèi)生間地板上的泡沫或者頭發(fā)什么的沖干凈。假如她覺得孩子的手臟了,會拿著一盒濕紙巾追在后邊給孩子擦手。有一次孩子的小臟手不小心碰到了墻上,她大為惱火地把孩子訓(xùn)斥了一通,然后飛奔出去買了一張細砂紙打磨墻壁,直到墻重新變得雪白,完全不管我和孩子還餓著肚子。帶孩子出去玩的時候更可怕,她要自制很多酒精棉隨身攜帶,不停地擦這兒擦那兒,我總覺得周圍的人都在看我們,很沒面子。
當然,你可能說,有個干凈的家、有個愛干凈的老婆很不錯呢,可是,我覺得換來這種“干凈”
的代價太大了,我和孩子都感到很不自由,我不能理解她!但是當我提出不滿時,就會引發(fā)爭吵,而且往往以她對我的批評告終。
朱莉,35 歲,財務(wù)主管
的確,對某些事情我比較苛求完美,這可能和我的工作性質(zhì)有關(guān),不能出一點紕漏。我愛整潔,不能忍受一點兒臟的東西,比如發(fā)黏的門把、帶污點的墻壁或者鞋底帶進來的沙子,它們都會讓我生氣、惱怒,所以我會想盡一切辦法將它們清理掉。我還會花很多時間來整理桌子,因為我想把不同的東西都整理好,不同形狀的小東西要裝進盒子里,盒子再整齊地放進柜子里……
只有看到家里的器皿都干凈如新,看到所有的物品都擺放得井井有條,我才會感覺放松。當然,這樣的整理也就永遠不會完結(jié)。楊克說這樣生活太累了,希望我能放松點兒??墒?,我感覺我就是需要這樣做,不然我就要瘋掉了,也許我是真的有潔癖吧?!
專家“斷案”:
給丈夫:先理解,再提示
很多人對整潔的標準超出了一般人的要求:在家居環(huán)境已經(jīng)達到正常的整潔度后還會反復(fù)地做這做
那,不停地檢查房間的整潔狀況;在很累的時候仍然不肯放松對整潔的要求;總是擔(dān)心整潔的環(huán)境被污
染,一旦發(fā)現(xiàn)一點瑕疵便接受不了……這種情況說明當事人已經(jīng)有了一定程度的強迫心理,但這并不可怕,是生活或工作在高度壓力之下很常見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
當我們有非常焦慮、緊張的情緒,或者在工作中總有“不完美感”的時候,就需要在現(xiàn)實生活中找到一件簡單的事情,做到自己滿意為止,以此來減輕焦慮并給自己一個“完美”的交代。對于女性來說,反復(fù)的清潔工作很可能就成了緩解這種焦慮情緒或不完美感的替代方式,也是最便捷的方式。在一遍一遍地
擦洗地板、收拾桌子的過程中,也慢慢釋放了內(nèi)心的很多負面情緒,所以完全可以理解和寬容。但是當
她的做法愈演愈烈的時候,要及時疏導(dǎo)她,在日常生活中多關(guān)心她,多和她溝通,分擔(dān)她的壓力。這樣
才不會讓“清潔”這種本來可以減壓的手段,變成患上嚴重心理疾病的罪魁禍首。
我們還可以在她放松的時候,跟她談?wù)勱P(guān)于你對“整潔”問題的看法,不是諷刺,也不是指責(zé),當
然更不是試圖用你的整潔標準取代她的。只是告訴她你真實的感受,喚醒她對一些無用行為的意識。你還可以提出更具有建設(shè)性的做法,幫助她在采用這種減壓方式的同時找到更多釋放焦慮情緒的辦法。
給妻子:尋找更多的出口
愛整潔是很好的習(xí)慣,但是如果過度,這種行為就會帶來負面的后果。如果總是處于擔(dān)心之中,比
如時刻注意著孩子的手是不是臟了,而不是想著孩子是不是開心;總是在先生進門的第一刻就去看他的鞋上是否帶了沙土,而不是去看他臉上的表情……那么能夠踏實安心的時候大概不多,因為你所要求的“整潔”時刻都遭受著被破壞的危險。
眾多的家庭主婦都會以家庭環(huán)境整潔為榮,這體現(xiàn)了一個家庭主婦的價值,因此而得到的夸獎會讓
人內(nèi)心感覺滿意。但是,如果無限制地放大這份滿意,就會無限制地放大“清潔”這種行為模式,把“清潔”的標準也變得越來越苛刻,成為可怕的潔癖。
其實很多人在清潔這件事上,都不僅只是因為生活需要,而更是一種心理需求。喜歡追求完美和對自己
要求嚴格的人,更是經(jīng)常會有這樣的行為——不把凌亂的辦公桌整理得清爽利落,簡直難以開始正式的
工作。這樣的人其實是在用完成“清潔”這件簡單的事,來暗示自己:“我能做好下一件事?!钡侨绻诩彝ダ?,尤其是有了孩子之后的家庭里持續(xù)這個模式,也許不僅不會得到好的“暗示”,而是會更加受挫。
因為其他家人和孩子很有可能無意識地破壞了你的整潔,同時也破壞了你的“完美”。而你偏偏又要做
到“完美”來證明自己,于是就陷入到反復(fù)做、反復(fù)焦慮,做了怕被破壞而更加焦慮的惡性循環(huán)之中,徹底鉆進了牛角尖。
其實我們可以從更多的方面去體驗“完美”,體驗成功,以及釋放我們的壓力。比如鍛煉和娛樂,學(xué)會打一套太極拳,學(xué)會唱一支新歌,都讓人很有成就感;在育兒論壇里發(fā)表你帶孩子出去玩的“攻略”,會受到很多媽媽的追捧和稱贊;熱心地回答網(wǎng)友的育兒問題,精心經(jīng)營自己的寶寶主頁,很快就會成為明星網(wǎng)媽;幫大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給需要幫助的地方寄去食物、衣服和文具,會讓自己覺得生活得很充實而且心情愉悅……
當你在生活中找到更多這樣的興趣點以及更多的能體現(xiàn)個人價值的事情之后,就會慢慢發(fā)現(xiàn),你對“整
潔”的關(guān)注度減少了,對家人的“整潔”也不再那么苛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