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皆方圓。天圓地方,為人處事外圓內(nèi)方,方圓間見規(guī)矩。中華民居創(chuàng)刊周年之際,取方圓之道,而成新矩之法,有變則新,改變使人日益趨近真理。
晉商之事理亦可說皆在方圓之間,匯通天下,從方圓之中而來,內(nèi)含處事為商之索求。在方圓間何以窺探深藏之奧妙,必深入其中,心平氣和,方得究竟。晉商守土之道,為傾巨資于興建宅院、城堡,雖有后世破壞,今日深入鄉(xiāng)土,仍當仰望。方圓已逝,建筑猶存,實為流傳千古之珍寶。
除卻大賈,平凡之流,沿襲祖先遺志,守護先輩家業(yè),亦有方圓之術(shù)。祖屋禁售,世代相傳,誠為家族長訓,可尋求外力之助,但不可跨越訓誡之限。
凡夫之外,晉地多修廟宇,堪為國之首,中又以五臺清涼圣境為最。全晉雖因能源之虞而常為人所詬,言粗獷暴發(fā)之語,但深究其方圓之道,可視其為福報廣增。更觀晉之為僧者,外修圓和,普度眾生;內(nèi)攻教規(guī),方正不阿,方得今日之土木大興,竹林大殿且如盛唐建制。
吾土吾民吾居,滄桑間撼慟人心,若無方圓規(guī)矩之因, 只存百年后望圖興嘆之果。中華民居,華夏之民族、民性、民俗、民藝、民情之居所,堪為中華精神傳承之擔當。探尋古建與人魂之交融,非限于旅景之片面開發(fā),以吾民自護吾居而上下共輔之,后人方可分享圓滿。
入華夏發(fā)祥源起之地,管窺一隅。以吾民之性度,探求一座胥家庭院的前世今生,感受一種和諧至真的家族狀態(tài);僅容二千余人之郊遠鄉(xiāng)村,卻有佛陀與上帝的兩教共融,是為民智之慧舉;一座城池曾海納國之巨富,當下保護卻存多種艱辛;一處美宅,三世因果,回眸間,平淡中出奇韻;兩院古村落切膚之痛,如何挽留即逝的600年石頭城,如何修復上安村滿目的傷痕;耗資億元之新建唐風圣殿,本無圖文可供參考,皆憑高僧之無上智慧;登后臺,平視微小人物之微小劇團生活……
絮繁文圖,本無斧修之意,僅于天地方圓間,盡觀吾民吾居,與世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