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國外人稱為“西式垃圾食品”的薯片、咖啡、巧克力,你可能已經(jīng)耳熟能詳了,而在你身邊無處不在的“中式垃圾食品”你知道多少呢?下面簡述幾例:
1 油餅、油條香噴噴、熱騰騰的油餅、油條是很多中國人早餐的不二選擇,兩根油條下肚,整個上午都不會覺得餓??墒悄阒绬?你正把一種危害大腦的物質——明礬,就著你喜愛的油餅、油條一起吃進了肚子。原因是,我們都喜歡胖胖大大、樣子挺括的油條,炸油條的小販為了投我們所好,在里面加了明礬。明礬是一種含鋁的無機物,被人體吸收后會對大腦及神經(jīng)細胞產(chǎn)生毒害,而且它很難被人體排泄出去,會在體內(nèi)逐漸蓄積下來;又因為它的毒性不會在短時間內(nèi)表現(xiàn)出來,所以很容易被人們忽視。長期下來損害結果就是:記憶力減退、抑郁和煩躁,嚴重的可導致“癡呆癥”。所以建議你,每月吃油餅、油條不要超過三次,而10歲以下的兒童最好別吃。
2 酸菜 “酸菜”之類的腌制食物是我國的傳統(tǒng)食物,是家庭餐桌上常見的菜肴,但是,無論如何“酸菜”都不能天天吃。
蔬菜本是重要的維生素來源,但是經(jīng)過腌制后維生素大量損失,而維生素C更是幾乎喪失殆盡。另外,酸菜中含有較多的草酸和鈣,由于酸度高,食后易被腸道吸收,經(jīng)腎臟排泄時,草酸鈣結晶極易沉積在泌尿系統(tǒng)形成結石。還有,腌制食物在腌制的過程中,常被微生物污染,如果加入的食鹽量小于15%,蔬菜中的硝酸鹽會被微生物還原成亞硝酸鹽,一周后亞硝酸鹽含量增高,兩周后達到高峰,并持續(xù)至三周。進食這種帶有亞硝酸鹽的腌制品后,會引起亞硝酸鹽中毒。而亞硝酸鹽在體內(nèi)遇到胺類物質時,可生成亞硝胺的致癌物質。
3 咸魚和臘肉從前老百姓吃肉可是件大事,趕上逢年過節(jié)人們才拉出自家辛苦喂養(yǎng)的大肥豬。碩大的一頭豬,幾百斤哪,這剩下的豬肉往哪擱?那時候可沒冰箱,于是就有聰明人想出了“腌”這個辦法,不光能長久保存,而且熱油下鍋爆炒時那個奇異的香。但是人們在做這類食物時都會放大量的鹽,鹽和肉中物質長期腌制在一起就會產(chǎn)生亞硝胺,而亞硝胺進人人體內(nèi)又會形成二甲基亞硝胺,這是一種很強的致癌物質。所以常食腌制品可致癌,這已經(jīng)是一條基本的醫(yī)學常識了。
4 烤羊肉串 烤羊肉串成了城市新的污染源,街道兩旁煙霧騰騰,氣味嗆人,可是就是有人喜歡吃烤羊肉串,總有人圍在攤子前,一串又一串,越吃越香。吃烤羊肉串成了習慣是不利健康的??狙蛉獯泻斜讲④牛@種化合物隨食物進入胃后,與胃黏膜接觸。構成了胃癌發(fā)病的危險因素。另外,熏烤肉食時,由于木炭、煤炭、鋸末等材料不安全,產(chǎn)生大量多環(huán)芳香烴,也使食物遭受污染。街頭有些小商販還用自行車的鋼絲作扦子穿烤羊肉串,對人體健康害處更大。自行車鋼絲表面鍍有金屬鉻,鉻在高溫熏烤下,可被羊肉吸收。鉻元素與羊肉一起被人食人后,在人體組織器官蓄積,是十分危害健康的。
5 火鍋火鍋是中式食物的一大特色,可是,火鍋的溫度高時可達120℃,一不留神很容易燙傷口腔、舌部、食道以及胃的黏膜。對于那些本來就有復發(fā)性口瘡的人來說,吃火鍋更容易上火,其口瘡發(fā)生機會因此又多出好幾倍,或者原有的口腔黏膜炎癥出現(xiàn)加重癥狀。如此反復,還會誘發(fā)食道癌變,真是不可不防。
其實不光是上火問題,火鍋配料無非肉類、海鮮、青菜,這些食物混合煮成的濃湯里含有一種濃度極高的叫“卟啉”的物質,這種物質經(jīng)過消化分解后,經(jīng)肝臟代謝生成尿酸,會使腎功能減退,排泄受阻,致使過多的尿酸沉積在血液和組織中而引發(fā)痛風病。
6 皮蛋皮蛋因其制作方法的問題,多多少少都含有一定的鉛,市面上所謂的“無鉛皮蛋”不太可能達到真的“無鉛”,只是含鉛量有所減少而已。攝入鉛過高會導致智力下降,聽力異常,損傷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發(fā)育,兒童機體排泄鉛的能力要遠遠低于成年人,這就是為什么孩子盡量不要吃皮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