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鯨是世上最浪漫的事。或者這樣說,觀鯨就如追逐愛情。而“追逐愛情”本身有點不切實際,美化點則是浪漫。能看到整條巨鯨躍起,只是一剎那的事,而且十分罕見。如果你所相信的愛情,是一剎那最浪漫最燦爛的感覺,那么觀鯨就是最接近的事了。
2008年,我到了世上其中兩個觀鯨勝地,企圖追逐那一剎那的快感:一個在北半球的冰島,一個在南半球的澳洲。從碼頭出發(fā),到外海用肉眼搜索,在去程和回航間懷著無盡的希冀和感觸,得到了完全不同的經(jīng)驗和體會。
觀鯨要記得做好生理和心理的準備:很容易暈船浪,而且有可能看不到。
Husavik
冰島北面的漁港Husavik(胡薩維克)是全國最有名的,在那里出沒的有殺人鯨、座頭鯨、領航鯨、藍鯨、小須鯨、抹香鯨、長須鯨、塞鯨,還有海豚、海龜……每間旅行社的宣傳單也標明了98%的目擊率,配上各種跟鯨近距離接觸的實戰(zhàn)經(jīng)驗圖片,實在令人神往;而幸運的我,竟然是那剩余的2%。
澳洲悉尼的那次,終于給我看到了。那次真的格外喜出望外。雖然我有心理準備,登上觀鯨船看到那張溫馨提示時,還是感嘆了好一陣子,內容大概是這樣的:
(一)不設退款;
(二)當其他乘客看到而你看不到,那是你自己的事;(!)
(三)我們只會擔保你有回程的船;(!!)
(四)鯨是野生動物,我們不能與它們定下時間表,讓它們按指定時間段陪你玩。(!!!)
出海去。離開碼頭愈遠,看到鯨的機會就愈高,通常船只會航行一個多小時,根據(jù)數(shù)天以來的目擊時間及大約地點搜索,開往附近,等待終究會探頭出水面呼吸的溫柔巨人們。
觀鯨者要切記的首個戒律,就是要有耐性;同樣地,在遇上戀愛機會較大的地方,如酒吧、書店、唱片店、狗公園,你總不會有信心能唾手可得吧!在人海中有耐性地等愛情,會讓自己沒有那么大壓力。
日光泛動在海上,加上偶爾的白頭浪,一切都很容易混淆視線。令人誤以為是鯨蹤。對呀,愛情出現(xiàn)時就是這樣子,在一片似是而非的煙幕里,突然殺你一個措手不及;太留心某個位置,又會錯過其他的機會;在機會較大的地方,耳聽八方,隨遇而安,則是上策。
喔!看——到——了!一剎那,鯨背露出水面,大家已按不住激動……“嘩!嘩!!……”“看那邊!”“神奇啊!真神奇啊!Oh My God……”
the moment
這個時候,電光火石之間,你要取舍:在喧鬧之中,用相機努力捕捉那一剎那,就不能用肉眼親眼目擊;用肉眼實實在在地感受那驚鴻一瞥的震撼,你就不可能留下任何證據(jù),記下當時的印象。
的確,不能兩全其美。記錄是要講技巧和EQ的,豁出去愛一回就沒有那么難,只是不能好好將細節(jié)存檔。
出現(xiàn)了,看或看不到,看到多少也好,都已過了,剩下一片沉默。
因為種種理由,看不到的朋友都會失望,那是人之常情。在Husavik那次,回航時導游在擴音器里安慰著大家:雖然看不到鯨,但起碼我們看到了兩條海豚,它們也是很可愛的動物啊!
都說海豚是人類的朋友。這樣看吧,海豚就等于朋友:我們出海觀鯨,總有一兩條,甚至一兩群海豚在船的四周探頭探腦,親切地跟你打個招呼,又或者帶點八卦地想看看你們到底在船上搞什么玩意。情況就如我們陸地上的朋友一樣,你在一心追逐愛情,其間總有朋友在身邊出入,偶爾給你一個歡笑的理南,在你身邊玩耍,多么溫馨。
在Husavik,我們不只看到海豚,還有小小的橙色圖啄Pumn(善知鳥),在海上覓食,跟團友打個照臉。4個小時的追逐過程里,有藍天碧海、陽光下的綿綿雪山、海豚,海鳥和海風,其實也不難過。
不過,總有人抵不過風浪,加上心里的失望,回程時一個一個的開始向船外嘔吐。海水是藍色的,穿的御寒救生衣是橙色的,觀鯨船是綠色的,米黃色的嘔吐物就一柱一柱的從團友口里直噴出來,在這些鮮艷奪目的色彩里加添幾分動感。這種場面,我們在深夜時分酒吧外的街燈下,都已經(jīng)見過不少了吧。
目擊到鯨,又或找到愛情的剎那都很短,不過經(jīng)歷都可以很精彩。
悉尼的那次出海很是令人滿足,我看到了一家三口的座頭鯨,側身在水面上撥動左鰭,向大家揮手,也看到其中一頭躍起半個身體,在陽光下濺起金黃色的水花,距離船只只有20多米,大家都覺得很幸福。
離開時我又在船艙內的墻報上讀到,在南太平洋水域里,最大的座頭鯨可以有20多米長,而且大多數(shù)都是一雙一對的,令人向往。
只是,在無邊大海里,一切仍然那么渺茫,那么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