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佩佩的名字代表著邵氏電影的黃金時代,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香港電影是邵氏一家獨大,他們網(wǎng)羅了像張徹、胡金銓、李翰祥等最優(yōu)秀的導(dǎo)演,他們也培養(yǎng)出一批男女明星,像姜大衛(wèi)、王羽、凌波、樂蒂等。那個時候他們的影片類型鮮明,武俠、歌舞、風月、黃梅戲等風格各異,而那個時代的演員也似乎都是“從一而終”,在某種類型角色中演到極致,當年的鄭佩佩就被塑造成一代俠女,所以她留給后人的印象總是離不開身手敏捷、英姿颯爽、巾幗不讓須眉的風范。
鄭佩佩因為自身的舞蹈功底被胡金銓導(dǎo)演相中出演《大醉俠》,從而開啟了她的俠女之路,她在邵氏出演的二十幾部影片中,只有最初的六部不是武俠片,其后的《金燕子》、《玉羅剎》讓她成為當年最紅的“俠女影后”。但是在事業(yè)的高峰期,她卻為了愛情毅然息影,結(jié)婚、生子、跟隨丈夫定居美國,過著相夫教子的家庭生活,然而這段婚姻最終以離婚收場,離婚后的鄭佩佩重新投入電影事業(yè),開始出演各式各樣的長輩角色,其中以《唐伯虎點秋香》中的“華夫人”與《臥虎藏龍》中的“碧眼狐貍”最為人熟知。
現(xiàn)在的鄭佩佩經(jīng)常在內(nèi)地影視劇里出現(xiàn),所以她每年有很長的一段時間在內(nèi)地生活,不拍戲的時候她幾乎所有的時間都給了三子一女。在接受本刊專訪的時候,她剛?cè)ッ绹懔硕畠阂欢螘r間,去香港看完三女兒原子的舞臺劇,在采訪的過程中她也不止一次的提到她的兒女們,十足的慈母模樣,并且為了跟子女更好的交流,她會用MSN、E—MAIL等先進溝通方式,她說自己并不是新潮,只是要了解子女的世界才學習使用這些現(xiàn)代化工具?,F(xiàn)在她身邊的工作人員都親切的稱她為“佩媽”,相比之前的“俠女”、“影后”等稱謂,她更享受現(xiàn)在的這個稱呼。
那個時候的電影很單純
提起香港電影,邵氏絕對是個里程碑,當年邵氏兄弟建立了自己的電影王國,有自己的影棚拍攝,有自己的院線發(fā)行,設(shè)立“南國演員訓(xùn)練班”培養(yǎng)新人,鄭佩佩就是他們當年培養(yǎng)出來的一代俠女。提起在邵氏拍電影的那段日子,鄭佩佩覺得無比懷念,她說那時候的電影很單純,那時候的明星也很純粹。
星庫:很多人提到你馬上就想到邵氏電影,對于那段日子你現(xiàn)在的感受是什么?
鄭佩佩:在邵氏的那段日子是很開心的,當時還很年輕,可以說是一個女孩子最美好的歲月都是在邵氏度過的。并且邵氏是個很專業(yè)的電影公司,對我們這些新人有一套很完整的培養(yǎng)體系,我當時就被送到日本去學習,跟現(xiàn)在的新人相比,我們算是很幸運的,很多事情公司都已經(jīng)安排好,我們只要把電影演好就OK了。
星庫:當時邵氏旗下有很多明星,你們之間有什么暗中較勁嗎?
鄭佩佩:其實當時的我們都比較單純,不會想誰比較紅、誰比較受寵之類的,并且我們也都屬于不同的型,沒有太多可比性,像我就是經(jīng)常拍武俠劇,走的是打女路線,凌波是黃梅調(diào)電影拍的比較多,還有一些是宮廷戲的代表,我們都有各自擅長的領(lǐng)域,正面交鋒的時候不多,自然也就不存在什么暗中較勁了。
星庫:那你們當時經(jīng)常一起出去玩嗎?跟誰的感情比較好?
鄭佩佩:我不愛出去玩,當時的我們都住在宿舍,經(jīng)常在一起的都是一個團隊的,跟其他戲的演員不是很熟,跟我感情比較好的都是經(jīng)常合作的導(dǎo)演、演員,像胡金銓導(dǎo)演、岳華、羅烈等,拍戲經(jīng)常在一塊,感情自然比較深。
星庫:現(xiàn)在與這些老朋友聯(lián)系還多嗎?
鄭佩佩:現(xiàn)在都有各自的家庭,并且生活在不同的城市,想聚在一起很難了,一般都是共同參加什么活動的時候才能見上一面,像之前的邵氏影展,還能與老朋友見面聊天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星庫:我們都知道邵氏武俠劇最著名的兩個人物就是張徹與胡金銓,很多人都覺得兩個人不合,你怎么看待這兩個人?
鄭佩佩:其實他們生活中也是朋友,大概是因為都是武俠劇的代表人物,免不了要被人拿來比較,我覺得他們兩個人之間有一種良性的競爭,其實雖然都是武俠劇,但是兩個人的風格還是有很大差異的,胡金銓是個做學問的人,所以他的片子會比較人文,比較注重意境,張徹的電影就陽剛很多,比較商業(yè)。
星庫:拍攝了這么多武俠電影,你最喜歡哪一部?
鄭佩佩:其實沒有特別喜歡的一部,但是有一部對我的影響比較大,就是《大醉俠》,這是我的第一部武俠劇,雖然這是一部表現(xiàn)男人的戲,但是我那個“金燕子”的角色很出彩,以至于后來衍生出另一部戲《金燕子》,也因為這部電影開啟了我武俠劇的生涯。
現(xiàn)在在內(nèi)地還是個新兵
鄭佩佩離婚后重新回到影壇依然寶刀未老,一個“碧眼狐貍”(《臥虎藏龍》)讓她拿到金像獎最佳女配角,一個“華夫人”(《唐伯虎點秋香》)讓年輕觀眾見識到她的搞笑功底,而現(xiàn)在的她把工作重心都放在了內(nèi)地,成為很多電視劇中主角的婆婆、媽媽、奶奶(《少年包青天》飾演包母,《水月洞天》里飾演龍婆,《家有兒女V》里飾演奶奶)。
星庫:現(xiàn)在經(jīng)??吹侥阍趦?nèi)地的電視劇里出現(xiàn),是不是把工作重心都放在內(nèi)地了?
鄭佩佩:這應(yīng)該是大趨勢吧,現(xiàn)在影視劇都搞合拍了,內(nèi)地的機會要比香港多很多,劇本合適、角色喜歡就接下來嘍,其實我在別的地方也有拍戲,比如前不久就拍攝了一部新加坡的電影,還有即將上映的賀歲電影《財神到》主創(chuàng)也都是香港的。
星庫:現(xiàn)在在內(nèi)地拍戲跟你之前在香港拍戲有什么不同嗎?
鄭佩佩:剛來這邊拍戲的時候還是會比較緊張,雖然之前拍過很多戲了,但是來到這邊感覺還是個新兵,因為跟合作的團隊不熟,不知道能不能達到他們的要求,不像之前經(jīng)常合作的團隊比較有默契,也比較自信,不過現(xiàn)在跟內(nèi)地的團隊合作多了,也就慢慢習慣了。
星庫:很多人覺得合拍片失去了香港電影的特色,也有人說“香港電影已死”,對于這種合作你怎么看?
鄭佩佩:電影是一門需要計算的工業(yè),華語電影的融合是一個不可逆轉(zhuǎn)的趨勢,各方資源的整合才會使中國電影走向國際化,而在各方合作的過程中肯定會有所妥協(xié),有一些特色的東西要舍棄也是在所難免的,但是香港電影也是華語電影的一部分,它的特色到底是什么?沒有太準確的含義,所以也就沒有所謂的“香港電影已死”。
星庫:那你對現(xiàn)在的內(nèi)地年輕演員有什么建議?
鄭佩佩:內(nèi)地有專門的表演培訓(xùn)學校,所以相比來說他們在表演上會比較專業(yè),但是這個世界很大,要想在國際上占有一席之地,就要不斷的學習,最重要的是要學好英文,其實因為文化背景的不同,想要邁向國際的最快捷途徑還是動作戲。
母親是目前最享受的角色
鄭佩佩曾經(jīng)說過拍戲就拍到65歲,65歲以后就要把時間放在一些佛教講座以及與家人相處上,其實現(xiàn)在的她每年拍戲時間不到一半,其他時候會到各地與子女相伴,談起子女總是滔滔不絕,這應(yīng)該是每個母親的共同特征。
星庫:現(xiàn)在你是不是有計劃的減少拍戲?
鄭佩佩:我之前說過拍戲拍到65歲就不拍了,我現(xiàn)在接的戲都不會太辛苦,時間也不會很緊,會有很多時間讓我忙工作之外的事。
星庫:你現(xiàn)在主要在忙什么?與家人相處?
鄭佩佩:跟孩子相處是必需的,還有我很早之前就學佛了,現(xiàn)在會到各地舉行一些佛教講座,學佛以后會從不同的角度看人生,我覺得宗教是有正面能量的,我希望把這些正面能量推廣給更多人。
星庫:你現(xiàn)在跟孩子的相處模式是什么樣的?
鄭佩佩:他們都有各自的事業(yè)與生活,他們都是獨立的個體,做父母的不能左右他們,只能試著了解他們,與他們做朋友,像我的大女兒原麗淇喜歡戲劇表演,我的二女兒喜歡當老師,我的三女兒原子鏸喜歡歌舞表演,我的小兒子是個營養(yǎng)師,對有機、健身等比較感興趣,他們都有各自的理想,我做的比較多的就是在他們身邊支持、鼓勵他們。
星庫:那你一定是個非常開明的母親。
鄭佩佩:其實之前我的想法是很東方、很保守的,后來移民到美國,在那邊做的一個節(jié)目要采訪各行各業(yè)的人,接觸到很多各方的觀點,所以我現(xiàn)在會用比較平等的方式對待孩子,我首先會要求自己先做到,其實我們是共同成長。
星庫:感覺你還是很享受當母親的,那你想過什么時候當奶奶或者外婆嗎?
鄭佩佩:這個沒想過,順其自然吧,我不會逼著我的孩子結(jié)婚生子的,有孩子是福氣但也是件勞心勞力的事,并且一旦生下他就要對他負責,在我的孩子們還沒想好怎么負這個責任的時候,我不建議他們草率的結(jié)婚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