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間,有一碗魚翅。
精致如藝術品的小碗里熱氣騰騰地香著,被人恭恭敬敬端上來,請每位客人享用。
有人心底里發(fā)出一聲驚呼,嘩,魚翅!太開心了,主人好大方,趕緊吃掉它,如果可能再要一碗!
有人沉吟,半晌都不動,他在想,吃,還是不吃,這是個問題。為了一扇魚翅,便要殘殺一頭鯊魚,鯊魚處于海洋生物鏈最高端,對維持地球生態(tài)平衡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人類對魚翅的奇特嗜好,已經(jīng)使好些品種的鯊魚瀕臨滅絕。每個人都應該自覺地拒絕魚翅,保護鯊魚。
可是——問題往往出在這個可是——動物保護組織的口號是“沒有買賣,就沒有殺戮”,我沒有買賣啊,消費過程是早在我之前就完成的,人家都買好了、燉熟了,如果我不吃,這碗魚翅的下場就是被倒掉,多浪費啊,對鯊魚來說結(jié)果卻是一樣,那么,我還是勉為其難地吃吧!
有人輕輕把送上來的碗推開了,主人相勸:“吃一點吧,頂級天九翅哦?!彼恍?“我不吃這個?!甭曇艉艿停M量不讓第三個人聽見,可是沒辦法,大家圍坐一起,不可能聽不見。
主人臉一紅,不再做聲,不用問為什么,因為他自己也知道客人不吃的原因,為了彰顯尊貴與豪華,他點了這種具有太多潛臺詞的奇怪食物,但并不意味著他不懂環(huán)保知識。
主人略過這位客人,再勸下一位多吃點。日后,這位客人不吃魚翅的名聲傳開去,說起原因卻多了各種演繹,諸如“他怕假貨,所以不肯吃”、“他要顯示他的清廉才不吃的”。
還有一位,一見魚翅就叫起來:“哇,怎么現(xiàn)在還會有人吃魚翅,不知道這種行為多么不環(huán)保嗎?”主人一臉尷尬,已經(jīng)開吃的客人也一臉尷尬,一局言笑晏晏的酒席就此尷尬起來。
面對一碗魚翅,世相百態(tài),你會是哪種人?我們都知道吃魚翅、吃發(fā)菜、吃野生動物不環(huán)保,越是有文化的人越應該知道,可是一份來自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的調(diào)查卻顯示:在消費野生動物的人群里,高學歷、高收入男士占了78%。他們不是不知道,他們只是擋不住。
每個人心里都有是非觀,對于顯而易見的是與非,對我們來說是0和1的關系,不是0,就是1,非此即彼,正如魚翅當前,我們都知道要環(huán)保,不要做不環(huán)保的事。
可是真正付諸行動,卻是從0到9的關系,只有極少勇于捍衛(wèi)真理的人才會毅然決然地說“不”,并且大聲讓每個人都聽見,為了宣傳環(huán)保觀念,絲毫不顧別人的面子,我們敬佩他,卻又忍不住討厭他,希望不要讓自己撞見他。
更多的人,有著從1到9不同級別的表現(xiàn),有的愿意吃它,只要那條鯊魚不是自己殺的就行;有的則保證自己永遠不點這道菜,但別人點了還是可以吃的;還有的半推半就,游移不定……
面對魚翅,你是哪種?面對是非,你是1還是9?
(選自《羊城晚報》2009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