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縣 李今玲:
我是一名初二學生,是班上的紀律委員。按照規(guī)定,對于一些不守紀律的同學,我記了名字,還要扣他的操行分。一些被扣分的同學就不服氣,時常來找我的麻煩,有的甚至寫一些臟話在我的課桌上,我是為了管好班上的紀律啊,我真的不知道他們?yōu)槭裁匆@樣對待我,我到底應該怎么做,才不會惹來這樣的麻煩?
怕惹麻煩,就只有不當干部哦——報復和寫臟話本身就是下三濫行為啊!我覺得你做的沒錯,是在正常履行自己的職責,而且應該堅持下去,不怕打擊和報復。當然,一方面,需要檢查自己的工作方法、態(tài)度是否合適,記載是否準確;另一方面,需要老師和同學共同在班級樹立正氣,團結起來,打擊歪風邪氣。
在工作中鍛煉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我覺得這應該是你行使自己職責的更加重要的收獲呢!
主題交流
開江縣 紅妮
我的成績一直都很好,因此父母要求我考上重點高中,自然,我也希望考上。問題是,如果考上以后,他們就要讓我住在太舅家里。他家很富裕,家里的人都在國家機關工作,而我家截然不同,一直生活在農村,而且很貧困,我非常不愿意住進去。父母堅持,他們勸我,說他們很少回家,外婆在那里就當陪陪她,而且,還可以省去生活費,那可是一大筆錢呢!我無言以對,就打算考試的時候故意不考好,這樣就不用寄居舅舅家、但是如果這樣,我的人生不知道又會多么遺憾,還會讓親人們的希望破滅。我覺得自己好矛盾,好無助……
你使我想起“人窮志不窮”“生在福中不知?!边@樣兩句話。
你怎么這么自卑,還沒有住進別人家,就被大舅家的“富裕”和“地位”嚇倒了?再說,娘親舅親,大舅、外婆還是自己至親的親人啊,難道親情就這么一文不值?你策劃著的“故意不考好”,其實是這種自卑心理產生的逃避行為,真有些糊涂得不可思議。
我覺得你在大舅家里,也會像在自己家里一樣安全、舒適、溫暖,這是再好不過的安排。只要你學會與舅舅家里的人磨合,那也是自己的家啊。
開江縣 小剛:
我成長的家庭很是特殊,是父母離異后重新組合的。我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不管生活還是學習,都感到壓抑。從小學到初中,父母遠離在外,我一直住在親戚家中,成了留守兒童,因此感到特別孤獨,養(yǎng)成了不愛說話、特別內向的性格。在最近的一次模擬考試中,我考得不大理想,讓對我抱有很大希望的老師十分失望,我心里很愧疚不安,從此一考試就感到特別焦慮,我?guī)缀醣葎e人花費更多的時間去努力學習,卻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我不知道這是為什么?
父母離異和留守兒童都是當今社會的普遍現(xiàn)象,據(jù)說全國留守兒童有近6000萬人呢!我一直希望鼓勵父母離異的孩子和留守兒童學會在困境中自立,自強不息,通過自身的內在力量,成為陽光和優(yōu)秀的人。孤獨是一筆財富,留守也是一筆財富哦!
還有,不要因為一次考試不好而焦慮,更沒有必要愧疚不安。考試的結果可能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自己注意分析考試結果,找出自己的失誤和漏洞,才是最重要的。高縣陳秋秋:
我覺得自己一直生活在幸福中。從小爸爸媽媽一直陪伴在身邊,他們離開我的時間從來沒超過一個星期。學校也在家的附近,我在學校的一舉一動,他們都了如指掌。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我很反感,他們越是關心我,我越要想法對著干。我甚至不想讀書,不想看到對我抱有很大希望的老師和同學,所以每天我都會磨磨蹭蹭地很晚才去學校,希望盡早離開那個鬼地方。我有時也想好好學習,報答父母,可是只能堅持一兩天。我該怎么辦?
你的爸爸媽媽那么關心你,愛你,你還反感,還想要逆反,想要“對著干”,真是有些“恩將仇報”哦。自然,或許他們的方式有些不妥當,使你有些難受,但是你為什么不會珍惜這樣的幸福呢?對于明天的希望,只有堅持努力才真正有希望,這是鐵定的道理。
以故事為鑒
第一個故事。我不知道這個故事對應這個話題是不是合適,我只是覺得一個人的成長和成功,總是需要借助許多外在的力量的,包括需要父母以及其他親人的關心和支持。
小時候,那個小孩的身體瘦小,成績很差,他很自卑。一天,他呆坐在家門口看飛來飛去的小鳥。媽媽走過來,撫摸著他的頭,問他:“如果你想飛得比老鷹還高,該怎么辦?”他不知道怎么回答。媽媽給他講了一個故事,說是有幾只鳥爭論誰能飛得更高,最后它們決定比賽。一眨眼,老鷹飛人云霄,直到再也飛不上去了。他正在得意自己飛得最高,往下沉落,他的背上突然飛起一只小鳥,這樣,這只小鳥就飛得比老鷹還高了。
男孩一下明白媽媽的意思,就開始改變自己的性格,開始學會與同學交往,開始向老師請教,開始學習別人的長處,高考的時候,他考了全校第一名。如果翅膀還沒有豐滿,善于借助別人的力量飛上天空,也是人生的智慧啊。
第二個故事。這個比方有些不合適,但是卻能說明面對好處境成就自己的道理。
二戰(zhàn)時期,集中營關著兩個小姐妹,她們是因為幫助了猶太人而被囚禁的。牢房里陰暗潮濕,而且有很多跳蚤和臭蟲,她們擔心自己會忍受不了。但是沒過多久,她們發(fā)現(xiàn)牢房的管理非常松懈,她們可以自由自在地說話,還可以和別的因犯一起讀《圣經》。
原來正是因為牢房陰暗潮濕、有很多跳蚤和臭蟲,那些管理人員不愿意走近,才留給了她們這樣的自由,使得她們可以在里面盡情活動。
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和處境,人們的第一反應大多會是沮喪、埋怨。但是我們如果學習接納所要面對的一切,在不如意的背面,不是還可能挖掘無限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