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馮怡 張澄 美編:徐佳媛
今時今日的相親,變得不那么煞有介事,只是你情我愿大家happy的小派對。認識到有發(fā)展?jié)撡|(zhì)的對象自然好,沒有著落也不至太失望。
剛過去一個相親季節(jié),上海姑娘對我說,真要結(jié)婚花半年就行。于是前半年,好男好女都蠢蠢欲動,想在今年春節(jié)前擺平下半生命運。我不相親,但好奇八卦,于是聽來太多相親故事。
有資深相親女總結(jié)歸納了相親準備或守則如下:
1、當(dāng)某太太關(guān)心詢問你個人情況后熱情約你吃飯,地點又是靠水或臨花園或有音樂紅酒之類地方,請做好準備,對座大致會是一僵笑陌生異性。
2、平??袋c電視劇評與樂評以防萬一,不要學(xué)《相約星期六》那樣自我介紹,活像在搞企業(yè)拓展。
3、相親局上,不要吃你最喜歡的東西,免得這次受了打擊,連帶以后對它們都免疫。
4、若鄰桌有人探頭探腦,請對他們保持微笑,那很可能是你對面那人的親戚。
5、如根本完全無心意,只本著滿足介紹人一廂情愿之熱情,不妨多帶幾個姑娘,就當(dāng)是人家請的又一飯局,當(dāng)自己party好了。
這些半帶荒謬,但又確實每天在周遭發(fā)生的瑣事,令人想到更宏大的婚嫁價值觀問題。我不禁要問:今時今日,相親依然存在,如果凡存在意味著有它一定的合理性和需求,今天相親到底滿足了我們怎樣的愛情渴求?
我因而結(jié)論,從古到今,總共經(jīng)歷過三次相親的價值觀轉(zhuǎn)移。
古時本沒所謂什么相親不相親,反正都不過是父家做主,不嫁不嫁還須嫁。所以古時由家庭做主的相親價值觀說實在不是一種價值,而是一種規(guī)條。
直至20世紀自由戀愛價值觀響徹,新派人士紛紛抨擊相親為封建毒害。從此也就提出了視相親為不文明游戲的批判。我們看電影中年輕一代如何被父母帶到上述的相親場所跟素未謀面的陌生人面對面,從現(xiàn)場的死氣氛,大家就了解到相親的封建。
走到現(xiàn)代,我們見的人太多,個個都像有可能性,每天從博客網(wǎng)絡(luò)MSN及Facebook認識的新朋友,比父母那年代一年中所結(jié)識的人還要多。對于浮游的城市人來說,問題是太多選擇而不是沒有選擇,于是,一種有效率的找對象方式,變得十分實用。
好玩的場地比一切都重要。如果在北京,兩方不合,說多半句沒意思就想走,但以北京幅員之大,最好找個可方便打車的約會地,要不然,兩個沒話說的人要走,倒頭來在等車的地點再碰見,那也真沒勁。
我想上海大抵是個比較容易相親的城市,因為可選擇不往餐廳而轉(zhuǎn)到咖啡室,那causal一點總切合沒有陌生人的大氣候。只是“有空出來喝杯咖啡”,感覺就比出來吃頓飯來得輕松無壓力。
我的一位適婚年齡心急先生就真告訴我,由于要常常尋找新的可能性,經(jīng)?;ň拶Y到園林酒家餐廳不劃算,于是他現(xiàn)在都改到咖啡室了,就叫做casual的無意識相親,與對方tea—tea,無壓力。又不用太花時間吃一整個晚上。不過,眉精眼企的上海姑娘會否憑此判斷閣下之經(jīng)濟實力與誠意,也就是另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