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8月,作為中國青年志愿者扶貧接力計劃廈門大學研究生支教團成員,我和8名隊友輾轉(zhuǎn)十余天奔赴大西北腹地,來到被聯(lián)合國糧食開發(fā)署評為“地球上最不適宜人類生存的地區(qū)”——寧夏西海固,在那里工作生活了一年。而時過兩年之后,西部那些孩子的身影還總在不經(jīng)意間浮現(xiàn)在我的腦海里……
“老師,對不起”
初二學生馬國開是一個在物理方面很有天賦的孩子。一次,可能是餓極了,他在我房間里偷偷拿了一把食物,正好被我撞見。面對我的責問,他沒有辯解,也沒有委屈地哭泣,只是默默說了聲“老師,對不起?!敝敝寥ミ^他家之后,我才知道,這個孩子很小就失去了父母,一直與哥哥一起生活。他住在如殘垣斷壁般的黃土房子里,值錢的家當不過是一株梨樹,幾只瘦羊。當他們家人從樹上摘下梨子招待我們的時候,我們幾個家訪的老師沒有一個人能夠咽得下去。
“老師,我沒有騙你”
康娟是個活潑開朗的小女孩兒,寫的作文很有靈氣,跳繩比賽還得了第二名,是大家都喜歡的“小土豆”。我問她每天上學要走多久,康娟想了想說,40分鐘吧。一個周末,我和隊友到她所在的北壩村家訪,足足走了兩個小時。她沒有父親,我們到她家的時候,她正從外邊撿野菜回來,一臉灰塵一身黃土,小手上是一道道血口子。我一邊揉著酸痛的腿一邊問她:“你不是和老師說40分鐘就能到嗎?”康娟一臉緊張的神色,辯解道:“老師,真的,是真的可以,我沒有騙你……”又頓了頓道,“我每天都是跑著上學的,早上五點多出發(fā),四五十分鐘能到的……”那一刻,我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在這個不足一米四的小姑娘面前是如此渺小。
“老師,我想你”
張衛(wèi)財,初二(1)班學生。他給我的第一印象是一個人吸著鼻子蹲在墻根兒翻書。他成績不是很好,體育卻很有天賦,能繞著學校幾百米的土場連跑二十幾圈還大氣不喘,我特意讓他做了體育委員。我在政教處的時候,一次偶然機會,發(fā)現(xiàn)檔案里有他偷盜和打架的記錄,學校給他記過一次。那之后,有好幾次,和他踢完球后,我想問問他的心事,他都淡淡笑著低頭不說話。一天晚上11點多,有人敲我宿舍的門,打開門一看,是張衛(wèi)財站在門口。他低著頭,很久很久,一句話也不說。我問他怎么了,他用幾乎聽不見的聲音說:“老師,我兩天沒有吃飯了,您能不能借我一塊錢?”
后來,我聽說他上次是餓了好幾天,忍不住摘了鄉(xiāng)親的蔬菜吃,被抓住后就一直有同學說他是小偷,他受不了,揮拳相向,才有了記過處分。第二個學期,張衛(wèi)財沒有再來上學,老師同學甚至他的同胞弟弟都不知道他去了哪里。我一直自責沒有來得及去他家家訪,不斷打聽他的消息,卻沒有任何線索。2006年6月的一天,我接到個陌生號碼的電話,是張衛(wèi)財!電話那頭,他泣不成聲:“老師……我想你,想學校……”我著急地喊道:“張衛(wèi)財,你在哪里?快回來吧!”電話卻掛斷了。
“老師,請不要忘記我們”
一年的時間轉(zhuǎn)瞬即逝。我和孩子們熬過了沒有暖氣零下二三十度的寒冬。走過了鋪天蓋地沙塵暴肆虐的春天,到了離別時刻。關(guān)于離開,我一直不忍心告訴孩子們,懂事的他們也似乎心領(lǐng)神會地從不追問我。
那天早上,課程表上沒有我的課,我請求學校再讓我上四節(jié)課。上完課,我咬牙低頭匆匆走出教室,眼前早已一片模糊。透過朦朧的視線,我看到操場上站滿了人——老師、老鄉(xiāng)、孩子們。大家靜靜地幫我把行李拿到車上,我心如刀絞,腦中一片空白。車輪無情地駛出學校,孩子們在車后奔跑,絕情的汽車拐了一個彎兒,把一切埋藏在茫茫黃土之中。趴在車后窗上,我渾身顫抖,捂住嘴巴,拼命不讓自己失聲痛哭。
我常常想起在西部時的一個場景。那天,很晚的時候,一個孩子叩響了我宿舍的門,他看著我說,老師,你有一天要是走了,離開我們了,走以后,請不要忘記我們,千萬不要忘記我們。說完,他扭頭跑了。
我永遠也忘不了他當時的眼神。
(羅啟文薦自《37°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