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冬梅
[摘要]情境又稱語境(situation),情境即為語言運用的一個真實的、具體的環(huán)境。情境教學法,就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真實、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讓學生更有效地學習語言,以培養(yǎng)學生語言運用的能力,提高綜合素質。
[關鍵詞]情境 學生 語言交際能力
情境又稱語境(situation),情境即為語言運用的一個真實的、具體的環(huán)境。情境教學法,就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真實、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讓學生更有效的學習語言,以培養(yǎng)學生語言運用的能力,提高綜合素質。
一、情境教學法運用的必要性
1.語言的交際性
英語是重要的交際工具,是在一定情境中用來交流的工具,建構主義認為知識并不是通過教師的傳授而得到的,而是學生在一定的社會背景下(即一定的語境中)借助于教師和同學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源,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獲得的。學習語言就是在情境中使用語言進行交流。教師應該在具體的情境中傳授知識,培養(yǎng)學生語言運用能力。情境教學已成為教學改革的一大趨勢。
2.新教材的要求
人教版新教材著重培養(yǎng)學生為交際運用英語的能力,對語法是刪繁就簡,降低難度。強調將語言學習轉化為運用知識的技能和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要求將英語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來進行學習。首先呈現(xiàn)豐富的語言材料讓學生感知、熟悉,然后,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以pair, group, team, class work等多種靈活形式,按課本的要求進行仿真性、活用性的操練,學生是實踐的前沿。
二、情境教學法的運用
1.抓住機會,巧設情境,貫穿語法
傳統(tǒng)的語法教學讓學生死記硬背,枯燥乏味。而利用課堂真人實物為素材創(chuàng)設真實情境,能達到舉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講授單詞fun時,正下大雪,學生很興奮,有一男生還因玩雪遲到,滿身雪花雪水,我就適時深入講解What fun與How funny的區(qū)別。
T:Do you think it fun to play with snow?
Ss: Yes.
T: (on the Bb) What fun it is to play with snow!
How funny he is with snow all over! 學生的興趣立刻被激發(fā),注意力被吸引過來。翻譯后,學生立刻會心的笑起來。剛才遲到的同學也不好意思的笑。課堂氣氛立刻活躍起來了,然后讓他們用What fun 與How funny進行造句訓練。學生都能積極思考,踴躍回答。又對表現(xiàn)好的進行了表揚。教學效果很好。不僅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更增進了師生間情感的交流,營造了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使學生精神飽滿,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
2.聯(lián)系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情境
學習知識是為了解決問題,學以致用,聯(lián)系學生生活中關注的事情,讓學生運用所學解決問題,才自然而然具備交際的能力。如新教材模塊三Unit 9 Wheels講授means of transportation時,正值清明放假前,我抓住時機,設計了如下教學:
T:Now it is spring and Tomb-sweeping Day is coming, where will you go during the holiday?
Ss: Huangshan, Bagongshan, Dalian…
T: how will you go there? Why? 同時在黑板上寫下交通方式和原因,如Money, time, distance, safety, problem. 讓學生分組討論,互問互答。因與學生實際生活聯(lián)系緊密,都能積極交流互動,學生學有興趣,學以致用,培養(yǎng)了創(chuàng)造性思維,提高了語言交際能力,人人平等,人人參與,使課堂生動愉快。
3.依托課文,因材施教,創(chuàng)設情境
(1)仿設課文,創(chuàng)設情境
教材中很多課文都與學生的生活相關聯(lián),也提供了鮮活的教學情境,可靈活運用,新教材模塊四Unit 12 Culture Shock可讓學生分組調查、討論淮南當?shù)氐纳?再與英國人的生活加以對比,感受中西方文化差異。
(2)延伸課文,巧設情境
對于傳記類文章,如新教材模塊一Unit 2 Heroes學習民族英雄楊利偉時,可讓學生上臺扮演,其它同學做記者提問采訪。學生必須熟悉課文內容,自己動腦設計問題,這樣既深化了課文內容,又使課堂生動有趣。對于戲劇、小說類文章,如The Necklace,教師在充分講解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體會角色內心感受,揣摩人物性格,設計動作、表情、語言來扮演角色,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對于議論文題材文章,如Animal Experiments給出了真實情境,教師可讓學生模仿電視上辯論賽的形式收集材料進行辯論,深化了對課文的理解也使學生體驗到了辯論的樂趣,培養(yǎng)了團體合作能力和競爭意識。
(3)視聽結合,創(chuàng)設情境
利用錄音、錄像,直觀形象創(chuàng)設情境,深化對課文的理解,同時引導學生深層思考課文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歸納分析能力,滲透德育教育。如新教材模塊三Unit 8 Lesson 4 Journey to the Antarctic教師先用多媒體展示南極的極地風光,寒風暴雪,企鵝等,再放一段游客在南極的所見情景的錄音,讓學生直觀感受、體會探險家的艱難,深入思考,討論并結合自己的認識回答Why did Scott and his men become heroes? How did you feel after reading the story?
總之,情境教學應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這是各種教學所必須遵循的原則。要因材施教,因學生而異,設置情境,使學生能主動參與并體驗交際的樂趣和成功的愉快;因班級而異,不同班級整體特點不同,學生程度各異;還要因教材而異,抓住教材特點,圍繞教學目標,靈活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