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志偉
被德國影評人協(xié)會授予最佳劇本獎的《北壁》更像是一部記錄片,它以發(fā)生在1936年的真實事件改編而成。雖然該片的英文名為North Face,但事實上它與那個著名的戶外品牌——The North Face并沒有直接聯(lián)系。North Face其實是一個登山術(shù)語,指的是山峰的北坡。由于世界上海拔較高的山峰大多集中在北半球,由于赤道與黃道所形成的夾角影響,所以山峰的北坡要比南坡寒冷許多。于是,從山峰的北坡登山的難度也要比南坡高出許多。而在阿爾卑斯山脈上的艾格峰,由于其北坡是一塊海拔3970米的石壁,加上氣候寒冷多變,時有碎石崩落,被登山者稱之為“死亡之墻”,成為了一道橫亙在登山者面前且難以逾越的屏障。
為了在1936年的柏林奧運(yùn)會前從北坡征服艾格峰,阿爾卑斯山脈周圍的各國都派出了登山隊。在這些登山隊中,來自德國的托尼與安德烈這對合作已久的組合最有希望成功。在艱難的攀登過程中,他們必須面對其他國家的登山隊的競爭——這些對手竟然選擇跟在他們后面。誰都不希望在登山的過程中遇到惡劣的天氣,可一場雪崩卻突然發(fā)生了,托尼與安德烈被困在石壁上。盡管其他國家的登山隊進(jìn)行了積極營救,但都沒有成功。安德烈為了讓隊友生存下去毅然割斷了繩子,而托尼最終也沒能抵擋住寒冷的風(fēng)雪……托尼與安德烈雖然失敗了,但是人類卻沒有停止從北坡征服艾格峰。在兩年之后,由德國與奧地利組成的聯(lián)合登山隊沿著他們留下的路線成功登頂。
《北壁》通過大量的特寫鏡頭襯托出人類的渺小,正是因為這種渺小,才激發(fā)了人類自身難以估量的潛力。攀登意味著一場不妥協(xié)的征服,不管成功與否,都是對人類對自身的一次挑戰(zhàn),人性的無畏與堅韌,在面對惡劣的天氣下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呼嘯的風(fēng)雪掩蓋了一切,《北壁》的結(jié)局展現(xiàn)了一個真實而殘酷的存在,你可以視之為一場不自量力的悲劇,也可以將它看作力量與信念不屈的挑戰(zhàn)。我們在影片中得到的,其實是一場關(guān)乎人性的拷問——在生存與死亡抉擇的時候,我們應(yīng)該如何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