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彩虹 祁瑞華
摘要:本文從目前文科高校的計算機基礎教育現(xiàn)狀出發(fā),結合計算機教育的發(fā)展趨勢及社會需求, 分析我校計算機基礎課程分層次教學改革的主要內容和實施步驟,探討文科高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思路與方法。
關鍵詞:文科高校;計算機基礎課程;分層次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B
分層次教學方法已經(jīng)越來越廣泛地被應用在各個學科的不同階段的教育中,在學校領導和教務處的鼎力支持下,我校已對旅順校區(qū)2007級和2008級新生實行了分層次教學。在實施分層次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我們做了一些探討和嘗試,積累了一些經(jīng)驗。
1文科高校計算機基礎教育現(xiàn)狀
大學計算機基礎是我校的公共基礎課,它面向全校所有專業(yè)的學生,覆蓋專業(yè)種類繁多,結合我校實際情況,總結如下文科高校計算機基礎教育現(xiàn)狀。
(1) 我國高等教育已實現(xiàn)由精英教育向大眾化教育的跨越式發(fā)展,隨之而來的就是高等學校學生人數(shù)的不斷增加,對師資力量和教學方法都是一個嚴峻的考驗。
(2) 中小學的計算機教育步入正軌,高校新生計算機知識的起點有顯著提高,但由于地域及經(jīng)濟差異,城鄉(xiāng)高中學生的計算機教學基礎差距懸殊。
(3) 授課對象是日后將成為外交官、法官、公務員、教師等社會科學工作者的文科專業(yè)學生,計算機基礎教育應以應用為主要目的,使文科生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能夠充分有效地利用計算機,并在各種應用研究領域中發(fā)揮作用。
2分層次教學改革的理論基礎和實踐依據(jù)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布盧姆在掌握學習理論中指出,許多學生在學習中未能取得優(yōu)異成績,主要問題不是學生智慧能力欠缺,而是由于未得到適當?shù)膶W習條件和合理的幫助造成的,如果提供適當?shù)膶W習條件,大多數(shù)學生在學習能力、學習速度、進一步學習動機等多方面就會變得十分相似”。分層次教學就是要最大限度地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適當?shù)膶W習條件”和“合理的幫助”。
我國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提出育人要“因材施教, 因人而異”,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個別差異出發(fā),有的放矢地進行有差別的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揚長避短,獲得最佳發(fā)展?!耙虿氖┙獭边@一教學原則成為了我國教育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也為我們開展分層次教學提供了寬厚的實踐依據(jù)。
3文科高校計算機基礎課程分層次教學改革實踐
3.1合理分層
新生入校后填寫“新生情況調查表”,調查內容包括:
(1) 你在入學前已經(jīng)掌握了哪些計算機知識、內容和工具?
(2) 你學習計算機主要通過哪些途徑?
(3) 你在哪些場所使用計算機?
(4) 最想學習的計算機課程?
統(tǒng)計調查結果表明,已經(jīng)有較高比例的學生具有一定計算機基礎,分層次教學勢在必行。
新生入學分層次考試依據(jù)“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教學大綱(一般要求)”命題,自愿報名,上機考試。在我校2007~2008年度開展的計算機基礎課程分層次教學改革中,有47%的新生報名參加了分層次教學考試,30%的新 生考試成績合格,進入提高班學習,3%考試成績優(yōu)秀獲得免修資格??荚嚥缓细竦膶W生(14%)和沒有報名參加分層次教學考試的學生(53%)均進入基礎班學習。
3.2因材施教
為了使分層次教學達到預期的目的,我們依據(jù)教育部高等學校文科計算機基礎教學指導委員會《大學計算機教學基本要求(高等學校文科類專業(yè))》(2006版)分別為基礎班和提高班編制“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大綱(一般要求)”、“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實驗大綱(一般要求)”和“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大綱(較高要求)”、“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實驗大綱(較高要求)”,根據(jù)不同層次的學生開展相應的教學活動,調整各個層次學生的學習進度,對水平較高的學生適當增加一些課外的補充教材;對水平較低的學生則適當調整教學進度,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
3.2.1基礎班
分層次教學考試成績不合格的學生及沒有報名參加分層次教學考試的學生按“一般要求”大綱進行教學和考核。先要讓這部分學生建立起自信心,激發(fā)對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授課和布置作業(yè)時要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加強基礎知識學習和基本技能訓練。使每一個學生都能不斷地由現(xiàn)有水平發(fā)展到“最近發(fā)展區(qū)”,在自己的努力下獲得成功的情感體驗,對于學生完成的作業(yè)要及時地給予積極評價。實驗證明,通過個人努力有部分學生可以達到甚至超過提高班的學生,取得優(yōu)秀的成績。
3.2.2提高班
分層次教學考試成績合格學生進入提高班學習,按 “較高要求”大綱進行教學和考核。由于這部分學生已經(jīng)具有一定的計算機基礎,所以教學中要求這部分學生完成一些綜合性較強的設計作業(yè),提高他們的計算機應用能力,達到更高一級的學習水平,更重要的是引導他們根據(jù)各自專業(yè)和興趣自主學習計算機知識。
3.2.3免修
分層次教學考試成績優(yōu)秀學生經(jīng)本人申請、教務處同意可以免修,免修學生以分層次教學考試成績記入課程期末成績,平時成績由完成課程作業(yè)情況給出。免修的學生不能脫管,我校為適應不同專業(yè)對計算機知識、能力的不同要求提供了多種計算機選修課程供學生們選擇(基礎班和提高班的學生二年級可以選擇),如Visual FoxPro、C語言和Flash動畫制作等等。
3.3課程考核
課程考核作為及時反饋、調整教學進度、教學內容、改進方法和提高質量的手段不僅僅考察學生的學業(yè)成就,更重要的是能夠檢測、診斷不同個性學生的素質發(fā)展水平。根據(jù)不同層次的教學大綱命題正是對學生個性發(fā)展差異的尊重。
我校采用題庫和考試系統(tǒng)進行分層次選拔和計算機基礎課程期末考試,實現(xiàn)了無紙化考試,提高了教師的工作效率,杜絕了人為因素。同時實行了新的成績綜合評定方法:平時(15%) +實驗成績(25%)+期末考試(60%),其中實驗成績要由平時多次實驗成績求和得出,平時成績由平時多次課堂提問和出勤情況評定,期末考試由理論基礎(40%)和實踐操作(60%)兩部分考察,充分體現(xiàn)文科生計算機基礎教育以應用為重的特點。
4分層次教學的探討
在深化分層次教學方法改革的過程中,仍有如下問題需要繼續(xù)探討。
4.1分層次原則與方法的改進
計算機基礎分層次教學“終身制”不利于學生的發(fā)展,為鼓勵學生積極進取,在期中允許部分基礎班學生提出申請,經(jīng)任課教師考核合格后轉到提高班;提高班學生如果不能接受現(xiàn)有的教學層次可以申請進入基礎班級學習。為防止大面積調整引起分層次教學的混亂應保持各層次學生數(shù)相對穩(wěn)定,如:控制可調整的學生人數(shù)比例。最重要的是引導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
4.2不同層次學生成績的評估
按不同層次分別組織考試雖然考慮到學生的差異,但是不利于學生間的良性競爭及成績的客觀評估。普通班和提高班的學生使用同組試卷,根據(jù)不同層次教學大綱的命題各占一定比例,如:80%的題量按“一般要求”大綱命題,另外20%的題量按“較高要求”大綱命題,給普通班和提高班的學生提供平等的考核機會有利于縱向比較學生的發(fā)展情況。
4.3考核觀點的調整
課程考核不僅僅是對學生的學業(yè)終結性評價的手段,更重要的是促進學生學習水平提高的手段。為學生提供難度相當、題目相異的多套試卷及多次考試機會,由學生選擇自己比較滿意的分數(shù),這樣不僅可以保護學生的自尊心,還有利于培養(yǎng)他們的進取精神。
5結論
將2007級和2008級的學生成績對比發(fā)現(xiàn)不同層次的學生計算機水平均有顯著提高,特別是成績不合格的學生比例明顯下降,如圖2所示。教學結果證明該教學方法是可取的。
為客觀的評估分層次教學實踐結果,我們制作了學生聽課效果調查表,內容包括:
(1) 聽懂和掌握程度?
(2) 聽課時精神集中程度?
(3) 對新內容的接受程度?
調查結果表明: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有針對性地教學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增強學生的自信心。鑒于此,計算機文化基礎分層次教學改革是成功的。
參考文獻:
[1] 武澎,楊揚.高校文科計算機基礎教學的一點體會和想法[J].計算機教育,2006(10):88-90.
[2] 許澤明,張耀文,任馨,等.大學計算機基礎分層次教學研究[J].計算機教育,2008(2):59-62.
[3] 祁瑞華.計算機基礎課分層次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08(2):45-46.
[4] 張殿龍,梅險,吳宏偉. 非計算機專業(yè)計算機基礎課教學改革的探索和實踐[J].計算機教育,2006(4):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