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曉麗
【關鍵詞】大豆 節(jié)本 高產高效
大豆節(jié)本高產高效栽培技術,一直是莊河農業(yè)中心多年探討的大豆高產高效措施之一。2008年在鐵嶺市農科院等相關科研單位扶持下,莊河市大豆生產大面積開展節(jié)本高效栽培技術,成效顯著。我們主要在以下幾方面進行了一些綜合嘗試。
一、增加機械化作業(yè)面積,降低生產成本
隨著產業(yè)結構調查,一些大豆產業(yè)專業(yè)戶應運而生,為降低生產成本,大部分專業(yè)戶(種植
面積約1.6萬畝左右)實行了機械化作業(yè),主要包括機整地、機播種、機械收獲。從一年生產表現看,成效顯著,一般人工播種、管理和收獲,畝用工約4個工左右,人工畝成本約為200元左右;機械作業(yè)畝用工約2個左右,機械化畝成本約為100元左右,畝成本即可降低100元左右。全市1.6萬畝采用機械作業(yè)的大豆,年可節(jié)省成本160萬以上。而且機械作業(yè)播期縮短,充分利用田間墑情,播種深度和密度均勻一致,確保一次播種保全苗。收獲及時,降低損失,是一有百利而無一害的增產增效高產措施之一。
二、采取經濟型實用措施,充分降低成本,增加效益
為進一步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我們在機械化作業(yè)的基礎上,又采取了一系列節(jié)本增效措施。
其一,在施肥上一改傳統(tǒng)的盲目施肥做法,結合遼寧省配方施肥項目對面積較大地塊實行經濟施肥,合理安排氮肥施用量,加大磷、鉀肥用量,這部分地塊畝平均氮肥用量折合磷酸二銨為8-10公斤,硫酸鉀10-12公斤,并在大豆開花期前后畝追尿素6-8公斤;這樣既避免大豆盲目施肥,徒長造成減產,又可使大豆整個生長季節(jié)不脫肥,從而保證產量,降低成本。
其二,精量播種,莊河地處黃海之濱,每年風災病害較重,因此對種植密度要求比較嚴格。2008年我們在種植密度上,提倡平肥地畝保苗8000株左右,坡崗地畝保苗9000-10000株,畝用種量5-6斤,這樣既保證了田間密度,又避免了密度過大造成倒伏和病害重而減產,并且畝用種量減少,降低了成本。
其三,提倡化學除草,尤其2008年莊河春季雨水較多,凡人工除草地塊由于除草不及時或田間雜草過多,許多地塊棄管,對產量影響較大,個別地塊甚至絕收;而采取節(jié)本高效措施地塊基本都用大豆歡藥劑封地,除草效果顯著,而且成本降低,并且在大豆整個生長季節(jié)不用鏟趟,免除中耕帶來的一系列費用。
總之,大豆節(jié)本高產高效栽培技術是大豆規(guī)?;l(fā)展的最主要措施之一,通過一年嘗試,為莊河地區(qū)大面積發(fā)展大豆生產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