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 三 文 白
張紀(jì)中金庸劇收官之作《倚天屠龍記》
胡子一出,口水漫天。這似乎已經(jīng)成為一條金科玉律。人們喜歡拿他開涮,而奇怪的是,每次他總有許許多多的毛病很顯然地被發(fā)現(xiàn),不得不說,這是位懂得影響的“大師”,如何制造出更大的效應(yīng),在他看來,比電視劇本身更為重要。正在各地?zé)岵サ摹兑刑焱例堄洝芬膊焕?當(dāng)那些漏洞百出的情節(jié)放到我們面前時,我們有理由懷疑,這所謂的武俠收官劇,是否有用心去拍?
用錯心
把精力放到《西游記》上去了?
把一件千萬人喜歡的事情弄得萬千人唾罵,這樣的人才中國只出現(xiàn)過一個,那就是死盯著金庸不放的張紀(jì)中。從《笑傲江湖》開始,我們也許只是懷疑這位制片人的審美,到了《倚天屠龍記》,這層面目終于明了了:也許這一切和金庸和武俠無關(guān),如果哪一天《荷馬史詩》在中國變得人手一本的話,他必然去拍一部《荷馬史詩》,這個道理和他拍過的《三國演義》和正在拍的《西游記》一樣道理淺顯。
《倚天屠龍記》充其量算個半成品,這與制作時間無關(guān),與制作經(jīng)費無關(guān),于是我們在劇中看到許許多多雷人的錯誤,比如臺詞,“你剛才說的那人,就是我的家父”,“這種變故實在是始料所及呀”,這種低級錯誤的臺詞一而再地出現(xiàn),我們只能意會,也許,張先生那時候已經(jīng)在琢磨豬八戒的造型了,而當(dāng)那只CG做出來的假得不能再假的鳥一而再、再而三地在屏幕上用特寫展現(xiàn)時,我們也只能會意,也許張先生是要拍個不死鳥的傳說呢!
少林寺變成“他們派”、“僧人派”都不要緊,要緊的是一個用心制作的態(tài)度,對于耳朵敏感的人來說,我們無法容忍那似曾相識又總是不在點上的配樂。一部沒有用心做的電視劇能走多遠?張紀(jì)中不會考慮,我們心如明鏡。
用錯情
討好觀眾變成觀眾討厭
顯然,張紀(jì)中不可能是金庸迷,他只是打著“金庸電視劇”的招牌搖旗吶喊的推銷員,并且,旗幟的重心永遠不在“金庸”這兩個字上,而在后面三個字。于是我們便不難理解此人對金庸小說的理解能力了,按理說,《倚天》注重的不再是“情”,而是一個“俠”字,這個俠,“不是求名,不是逞勇”(金庸語),而是一種氣場,而張版《倚天》,開篇就是炮彈連珠地嘶吼,半分鐘不短,兩分鐘不長。
而張對此最大的解釋是忠于原著,搞得會讓人覺得全世界就他一個人看過原著似的。確實憑良心說,這部戲是最“忠于”原著的劇,所謂“忠于”的意思是一步步按照原著拍,導(dǎo)致的結(jié)果就是場景跳躍、語焉不詳(小說中很多心理描寫),張大約也是看到了這點,于是創(chuàng)造出許多的“概念”來,比如紀(jì)曉芙給女兒起名楊不悔是希望她永不后悔,比如把張無忌描寫得像人猿泰山,比如張翠山和殷素素整得像愛斯基摩人。這些改編實在讓人“驚艷”,驚得所有人汗毛倒豎!
張紀(jì)中實在是用錯了情,他完全沒有想清楚觀眾想看的到底是什么,自以為是,自行自樂。
用錯意
偽大俠的無忌和不聰明的趙敏
從李亞鵬到黃曉明,再到鄧超。張老師的金庸劇基本上是一個毀人不倦的過程。鄧超演張無忌本來是個很合適的人選,他的形象忠厚、踏實,都符合原著人物那種真誠、被動、沒有主見、沒有野心的狀態(tài),屬于無為一類,如果讓黃曉明來演,就有點過于陰狠了??傻鹊絼∫怀鰜碜屓藗兇蟪砸惑@,鄧超完全摒棄了自己先前自然、隨意的表演風(fēng)格,而是不斷在找一種偽大俠的感覺風(fēng)范,并且一找就找了整部戲,十分膚淺和心不在焉。而安以軒演的趙敏任性有余聰明不足,讓人懷疑這樣一個角色由她來扮演是否只是因為名氣問題?其實一個演員用到了恰當(dāng)?shù)牡胤皆?即使本身有問題還是能夠避免,就比如任賢齊,毫無演技可言的他卻在杜琪峰的電影中混得風(fēng)生水起,找不到太大的毛病,這就是合適,而相反,本來讓人期待的鄧超讓人大跌眼鏡,本來沒什么期待的安以軒依舊表現(xiàn)平平,不能不說這是導(dǎo)演和制片人的問題。
而其他,謝遜演得毛骨悚然,被人譏諷為到了魔獸世界;楊逍則太過臉譜化,忽略了角色本身的多面性;反倒是張智堯和王媛可扮演的夫妻檔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正派且悲壯。
不同版本的《倚天》電視版
1978年TVB版
主演:鄭少秋,汪明荃,趙雅芝,陳玉蓮等
這是TVB拍攝的第一部金庸劇。秋官雖然演技十足,但外形過于俊俏、瀟灑,飾演在感情上搖擺不定、拖泥帶水的張無忌有點別扭。而且這一版除了化妝與著裝太過粗糙外,外景也簡陋得如同舞臺劇。
1984年臺視版
主演:劉德凱,劉玉樸,喻可欣,劉尚謙
自從經(jīng)歷了鄭少秋版楚留香席卷臺灣的壯烈后,港劇幾乎屬于禁播狀態(tài)。因此,臺視為了對抗中視制作了《倚天屠龍記》。憑著劉德凱這塊金字招牌,外帶對于原著內(nèi)容的絕對忠誠,收視后來居上。
1986年TVB版
主演:梁朝偉,黎美嫻,鄧萃雯等
“五虎將”時期是港劇的黃金年代,這一版《倚天》由王天林監(jiān)制,程小東擔(dān)當(dāng)武打指揮,制作班底可謂空前強大,演員陣容更是星光熠熠,幾乎匯集了所有TVB最有影響力的紅星,至今無出其右。
越南版
在網(wǎng)上偶然發(fā)現(xiàn),背景資料極少,從畫質(zhì)看像是80年代的作品。片中的表演方式有點像《新白娘子傳奇》,帶演帶說還帶唱,用網(wǎng)上常說的一句話點評就是:雷得外焦里嫩。
1994年臺灣版
主演:馬景濤,葉童,周海媚等
這是目前看到為止,最深入人心的一部。可能是先入為主的原因吧,而且它太過言情,馬景濤的撕心裂肺和葉童的悲戚都十分觸人心弦,周海媚版的周芷若也狠辣陰毒,讓人久久不能忘懷。
1994年《金毛獅王》
主演:尹揚明、伍衛(wèi)國、張鳳妮
《金毛獅王》屬于《倚天屠龍記》的外傳,主要故事講的是謝遜年輕時候的一些是非恩怨。男主角尹揚明是TVB的老演員了,但本劇跟金庸的《倚天》本身沒太大關(guān)系,僅僅是借用了一下小說人物。
2000年TVB版
主演:吳啟華,黎姿,佘詩曼,劉松仁,米雪等
TVB的第三部《倚天》,也是最糟的一部。吳啟華以40歲高齡出演21歲的無忌,無論是心智和表情上都會出現(xiàn)太多問題,黎姿版的趙敏過于嫵媚;相反,佘詩曼的心計倒是幫了她不少忙。
2003年內(nèi)地版
主演:蘇有朋,賈靜雯,高圓圓,張鐵林等
個人覺得這版還是不錯的,蘇有朋的演技有了很大提高,賈靜雯也成了許多男性觀眾的夜夢情人。有趣的是,張鐵林和張國立的加盟,讓這部劇稍微顯得有點怪異,但也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