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生中能有幾個十年?日本作家鐵屋彰子花了她一生中最寶貴的十年,就是要完成她的夢想,寫出一本有關(guān)“林青霞”的書。
在這十年當中她往返于洛杉磯、香港和臺灣無數(shù)次,自己孤身作戰(zhàn)。相信所有接受她訪問和提供數(shù)據(jù)給她的人,包括導演、攝影師、美術(shù)指導、我的好朋友,都是被她的執(zhí)著和誠意所感動。
十年前第一次見到她,天氣很熱,她滿頭大汗,一臉傻笑,拿著一些連我都沒有的舊海報、雜志、盤片、照片等,還包括導演、攝影師、美術(shù)指導、我的好朋友、電影公司和出版商的一大堆東西到我家。她很緊張、很興奮,感覺自己受寵若驚,但又好奇地想知道,很少接受采訪的我為什么肯見她。我說是因為受到她鍥而不舍的精神所感動。同時我人生的座右銘又是“有志者事竟成”,所以與她見面。
就這樣,一個日本人,一個中國人,一臺錄音機,兩個英文都不好的人開始談話。
頭兩年她不停地往返于洛杉磯和香港,也一次又一次地要求和我見面。這不是我想要的,同時我覺得這樣的溝通方式,這整件事是行不通的,于是我停止了和她見面。
在我對這件事漸漸淡忘的時候,好友陸玉清告訴我,大塊出版社將要發(fā)行這本《永遠的林青霞》,我在想,這本由日文翻譯成英文,再由英文翻譯成中文的書,會是怎么樣的情形?我不忍心阻止她。后來想想,她若花十年的功夫,而我只花十天的時間幫她修改,這又算得了什么呢?
當我看完她的手稿,看到朋友眼中的我,看到早已淡忘的影圈生活和舊時的點點滴滴,真是恍如隔世。在時間的巨輪推滾著我不停向前行的十年當中,我嘗盡了人世間的酸甜苦辣,生離死別。在我對我的過去已經(jīng)感到模糊的時候,重新再看以前的“林青霞”,仿佛和讀者一樣的在看另一個人的故事。
我在回顧這十年的當下,想著生活在另一個國度的彰子,她那十年又是怎么樣的一個故事?■
?。愋∶羲]自《新民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