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立松
今年5月,我隨團去丹麥考察,在哥本哈根短短三天的旅程中,最讓我難以忘懷的是哥本哈根人的低碳生活。
當?shù)亟哟覀兊墓賳T納什先生說,哥本哈根是世界上最適合居住的城市,2008年,哥本哈根在英國《Monocle》雜志所評的“世界20個最佳城市”中,以生活質素高和重視環(huán)保等因素排列榜首。
這里的市民把“低碳生活”看作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積極提倡并實踐低碳生活:把電子鐘更換成發(fā)條鬧鐘;使用傳統(tǒng)牙刷代替電動牙刷;堅持到戶外鍛煉,很少使用跑步機;盡量少用洗衣機甩干衣服,而是讓其自然晾干;盡量少開空調,冬天多穿衣服,夏天即使是公務活動也很少穿西裝。在哥本哈根的街頭不時能看到這樣的公益廣告:今天你手洗衣服了嗎?充電器不用時拔下插頭每年能節(jié)約30鎊;用多少熱水就燒多少,每年能節(jié)約25鎊;換個節(jié)能燈每年能省60鎊……
哥本哈根計劃到2025年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碳中性城市,使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到零。為此,哥本哈根大力推行風能和生物能發(fā)電。這里隨處可見通體白色的現(xiàn)代風車,有世界上最大的海上風力發(fā)電廠。這里的建筑有嚴格的節(jié)能標準。墻壁厚達三層,中間層是特殊保溫材料,夏天隔熱,冬天防寒。窗戶也是特別制作的,使外邊的冷(熱)空氣不會進來。家家戶戶都使用節(jié)能燈。自覺之外,這也是靠高稅能源的使用政策來保證的:每消費一度電,需要支付能源的市場價格、運送費用以及稅收,其中稅收所占比例高達57%。
我們旅行團一行10人在當?shù)貙в蔚膸ьI下體驗了一回低碳生活方式:騎自行車去斯特洛伊艾購物。一路上,我們看到設計式樣各異的自行車,有情侶騎的雙座自行車,有母親騎的帶小推車的三輪自行車,有大車后部伸出一輛彩色兒童車的自行車……幾乎一路綠燈暢通無阻到達目的地,讓我們感到非常詫異。導游解釋說,在哥本哈根市內(nèi),所有交通燈變化的頻率是按照自行車的平均速度設置的,還有自行車專用道,免費自行車停放點隨處可見。但如果沒有把自行車停放在規(guī)定的區(qū)域,罰款則高達1000歐元。導游還驕傲地告訴我們,哥本哈根是國際自行車聯(lián)盟命名的世界首個“自行車之城”。自行車代步已是哥本哈根的一個文化符號,更是他們的生活態(tài)度和方式:寧愿自己的腳步慢一點,也不愿留下“碳足跡”。
(老北、生如夏花、丁丁、月明星稀薦自2009年9月9日《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