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尚蓮
學生的學習能力是潛在的。作為人師,有責任挖掘和開發(fā)學生的這種潛能。怎樣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轉(zhuǎn)化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是開發(fā)這種潛能的關鍵所在。
學習能力依賴于學習興趣、學習方法和學習意圖的確立。怎樣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一、改變教學方法
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首先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學生長期受老師的控制而被動地學習;一切圍繞老師的思維轉(zhuǎn)。也就是說:學生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老師甚至包攬了學生的一切。比如老師教單詞和短語,詳細地講解翻譯課文、語法、語言點。老師滔滔講,學生默默聽,認真地記筆記,學生的課堂活動毫無發(fā)展性和創(chuàng)造性。這樣的學生只知道默默地聽老師講,機械地背誦和訓練。如今,學生逐漸會使用新教材,而我們的教法仍然是舊的傳統(tǒng)的教法。傳統(tǒng)的教法桎梏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所以只有改變傳統(tǒng)的教法才能從根本上改變學生的學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
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還應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關鍵是要有學習興趣。
怎樣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1.培養(yǎng)學生積極主動地做好閱讀前的思考。
在每次的閱讀課上,我給學生五分鐘時間去快速閱讀,然后就這篇文章進行討論。
再簡單地復述課文。也可以讓學生講些有關的幽默故事為閱讀做鋪墊。這些預備訓練能夠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積極性?,F(xiàn)在我們以初中教材<
我們再以Unit 3閱讀課文 “Should I be allowed to make own decisions”為例。我先讓學生設想我們的未來生活是個什么樣子。一個學生對他的同伴說:“去另一個星球”。 我問他為什么,他答到:“因為地球上的能源越來越少,而人口越來越多?”另一位學生說:“將來我呆在家里使用電腦去做我想做之事,有機器人為我代勞”。其他各組的討論都很激烈。
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聽力和閱讀課上也十分重要。如果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學習,那么口語課上學生就能積極主動地使用英語練習口語;閱讀課上也能積極地快速地進入閱讀狀態(tài)。
2. 培養(yǎng)學生積極主動地完成讀后的一系列任務。
以Unit 3 “Should I be allowed to make our own decisions”為例。當學生閱讀完這一課時,我要求學生在一定的時間內(nèi)復述課文。學生會盡力做準備。他們會看課后補充材料,會去改寫、背誦、會查閱自己要使用的詞或短語。這無意中訓練并培養(yǎng)了學生積極地閱讀的習慣。
3. 在老師的引導下自學,也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初中英語閱讀課的教學中,使學生能夠讀懂簡單的文章是教學的主要目的。怎樣引導學生學習課文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學習方法的引導。閱讀前要給學生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去閱讀。學生回答有困難的題,可以設計成用“ yes” “no”回答的題型。有時也設計一些能開發(fā)學生思維的“why”一類的問題讓學生思考并試著回答。如果學生完成任務時有困難,老師要加以引導。比如,學生第一遍讀了“史蒂芬·霍金”,我讓學生完成一些在句子中填入單詞的題?;蛘呖s寫課文。當學生完成了這些任務之后,再讓學生就有關“史蒂芬·霍金”的故事進行討論。不同的是:在閱讀一些難度適中的文章時我要求學生寫出每一段的段落大意。如果學生有困難,我會給他們幫助。
怎樣引導學生學會新的語言知識點,那是對學生另一種能力的培養(yǎng)。我是這樣做的:首先讓學生查出在學習中遇到的新單詞的意思;自己先找出不懂的新的語言知識點;其次我讓學生用這些新詞造句。根據(jù)情況,可以口頭訓練,也可以做筆頭訓練。當然,學生查出新詞的意思,找出不懂的句子后,不是說老師就馬上去講解,而是要學生認真地逐字逐句地再讀,然后學生再不懂的話,老師就有必要講解;然后就這些句子復述課文某一句子或某一段落。這種方法是給予學生必須需要的幫助。
總而言之,無論是學習積極性的培養(yǎng),還是學生自學能力培養(yǎng),都離不開老師的正確引導。好的教學方法能夠挖掘并開發(fā)學生的學習潛能。
(責任編輯:鄭衛(w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