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宏
摘要總結了青藏高原無公害馬鈴薯高產(chǎn)栽培技術,包括選地選茬、種薯選擇與處理、合理密植與適期播種、增施有機肥與合理搭配化肥、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收獲與貯藏等內(nèi)容,以供種植者參考。
關鍵詞無公害馬鈴薯;高產(chǎn);栽培技術;青藏高原地區(qū)
中圖分類號 S532.048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 1007-5739(2009)15-0088-01
互助縣馬鈴薯以其產(chǎn)量高、淀粉含量高、無污染、病蟲害少、口感好等特點在省內(nèi)外享有較高聲譽,深受消費者青睞。近年來,互助縣高度重視發(fā)展馬鈴薯產(chǎn)業(yè),及時成立了互助縣馬鈴薯協(xié)會,每年冬春季節(jié)聯(lián)系幾十家外地客商到互助收購馬鈴薯,馬鈴薯已源源不斷銷往省內(nèi)外,在消費者心中建立了良好的信譽?,F(xiàn)根據(jù)多年種植經(jīng)驗,將無公害馬鈴薯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1選地選茬
選用疏松肥沃的土壤,尤以半砂壤土為好,最忌板結田,同時要按產(chǎn)地景觀環(huán)境指標選地。不宜與辣椒、茄子、西紅柿等其他茄科作物以及白菜、甘藍等作物連作,可有效地減少同源病害,最好選用麥類、豆類、油菜及根莖類作物為前茬的地塊輪作,輪作年限至少在2年以上。這樣既利于減少病害發(fā)生,同時減少雜草生長。前茬作物收獲后及時深翻曬土,殺蟲滅菌,為翌年馬鈴薯生長提供一個較安全的土壤環(huán)境。
2種薯處理與選擇
優(yōu)良的品種不僅是保證馬鈴薯穩(wěn)產(chǎn)高產(chǎn)的先決條件,而且是保證馬鈴薯品質(zhì)、提高抗病蟲性的主要因素。種薯要選用具有本品種特征、薯塊完整、色澤鮮艷、無病蟲、無畸形、無凍傷、無芽眼壞死的薯塊。在播種前10~15d,將精選后的種薯置于15~20℃散射光環(huán)境條件下均勻擺放,適當噴水,當種薯大部分芽眼出芽時,剔除病爛和凍薯,放在陽光下曬種,等芽變紫色時切種。生產(chǎn)上習慣用大薯做種,可根據(jù)薯塊大小和芽數(shù)量多少進行切塊。在播前2~3d,選擇無病、無腐爛切塊,切塊重以30~40g為宜,每塊至少帶有1~2個芽眼,切塊時提倡采用平分頂芽的方法,以便充分利用頂芽生長優(yōu)勢,促進薯塊早發(fā)芽,出苗一致。切塊要切成塊,不能切成片。切好的芽塊拌一些草木灰或生石灰粉,以便切口盡早愈合。切刀隨時用沸水、25%的酒精或0.1%高錳酸鉀溶液消毒,切開種薯后如有病薯,要將整個種薯淘汰。切塊后,即用多菌靈、病克凈、敵克松與農(nóng)用鏈霉素等藥劑拌種,放在陰涼處晾干后播種。
3合理密植,適期播種
選用適合的種植方式,確定適宜的密度,不僅有利于田間管理,通風透光,減少病菌傳染,而且能穩(wěn)產(chǎn)增產(chǎn)。不同地域、不同品種播種時間各不相同。播種密度因品種、氣候、土壤條件等而異。一般早熟品種宜密,中晚熟品種宜稀;瘠薄地宜密,肥地宜稀;生產(chǎn)種薯宜密,生產(chǎn)商品薯宜稀(見表1)。
4增施有機肥,合理搭配化肥
多施有機肥不但可改良土壤,而且能提高馬鈴薯品質(zhì),一般施用草木灰30t/hm2,腐熟人畜尿糞60~75t/hm2。配合有機肥施純氮120~150kg/hm2,五氧化二磷60~90kg/hm2,氧化鉀180~210kg/hm2。以上肥料可全部作為基肥施入,一般種薯行施有機肥,空行施化肥。
5田間管理
馬鈴薯苗齊后,人工中耕除草,苗期淺中耕除草,發(fā)株期中耕培土,培土厚度10~20cm,高度30~40cm。馬鈴薯現(xiàn)蕾期根據(jù)生長情況進行葉面噴肥,一般用磷酸二氫鉀3 kg/hm2,對水750kg噴霧。
6病蟲害防治
馬鈴薯病蟲害以病害為主,主要有環(huán)腐病、晚疫病、黑脛病、病毒病等,不同的病蟲害有不同的防治措施。如防治馬鈴薯晚疫病可用福爾馬林200倍液,浸種薯5min后用薄膜覆蓋悶種2h后晾干,或5%福美雙可濕性粉劑79.5~96.0kg/hm2,對水l 125kg,5~7d噴1次,共噴2次。蚜蟲危害嚴重的地塊,可用5%的抗蚜威可濕性粉劑2 000倍液噴霧。
7收獲與貯藏
馬鈴薯莖葉由綠變黃,達到枯萎,塊莖停止膨大易與植株脫離,色澤正常時即可收獲。晚熟品種常常不等莖葉顯黃成熟時即遇早霜,因此在塊莖不受凍的情況下可適當延遲收獲期。采收過程中所用工具要清潔、衛(wèi)生、無污染。收獲前要進行薯窖消毒,如果是土窖則要刮皮、清掃、煙熏或噴灑石灰水;磚石窖要全部噴石灰水,并晾曬7~8d,以降低窖內(nèi)溫度。放窖時要輕倒輕放,環(huán)境必須陰涼、通風、清潔,嚴防曝曬、雨淋、凍害、病蟲害污染及有害物污染。
8參考文獻
[1] 孟令文,孫恩玉,于曉瑩.脫毒馬鈴薯不同世代生長特性及產(chǎn)量的研究[J].雜糧作物,2003(6):348-349.
[2] 趙貴賓,陳祖敬.幾種葉面肥噴施馬鈴薯效果的對比試驗[J].中國馬鈴薯,2001(2):106-108.
[3] 丁凡,王季青,唐道彬,等.不同營養(yǎng)條件下對霧化栽培脫毒馬鈴薯生長發(fā)育的影響[J].耕作與栽培,2007(5):8-10.
[4] 梅福杰,于開亮,孫國榮,等.無公害馬鈴薯生產(chǎn)技術[J].北京農(nóng)業(yè),2003(4):6-7.
[5] 徐有根,李大文,丁秀清,等.無公害馬鈴薯高效反季節(jié)設施栽培技術[J].農(nóng)業(yè)科技通訊,2006(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