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素清
我生在舊社會,長在紅旗下。因為父親早亡,母親無力撫養(yǎng)5個孩子,幾次想把我拋棄到育嬰堂。幸虧,新中國成立了。我成為溫州市第一幼兒園的第一屆幼兒。因為特殊照顧,我上幼兒園、小學都是完全免費。中學老師又幫助我申請助學金,使我成為同齡人中為數(shù)不多的高中畢業(yè)生。我知道有了新中國才有我的新生,北京天安門成為我魂牽夢繞、日思夜想的地方。
“文革”中,我和幾個同學參加了北上大串聯(lián),一門心思想見到毛主席。但是,在臨近首都的一個小站,我再也擠不上開往北京的火車。就這樣,我一直沒有去北京的機會。
直到今年,女兒一家?guī)е乙黄鹑ケ本┞糜?。當我們抵達北京,已是6月30日的午夜時分。我顧不上旅途的疲勞,凌晨三點半就趕到天安門廣場,參加7月1日的升旗活動。在晨曦中,國歌響起,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我對著天安門城樓上毛主席的像肅然起敬,目光久久地不能離開。許許多多感恩的話語在我心中激蕩,這是我多年來一直在默念的,一直在銘記的。
在北京停留的幾天,我一共去天安門廣場4次。每一次我都覺得天安門那么美麗,五星紅旗格外招展,每一次我都叫孩子趕快為我再拍幾張。女兒說,我笑得燦爛、真誠,眼中泛著淚光。
(責編: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