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病用藥掌握四看四分
1看病因分析病情。根據(jù)魚病發(fā)生的周期性分析判斷病因、對癥用藥。如隨意用藥不僅會延誤治療時間。還會加重水體污染。使病情惡化。
病情較輕或預(yù)防用藥,可用劑量的下限;病情較重的魚,往往已失去攝食能力,則口服方法難以治療。幾種魚病并發(fā)時.應(yīng)先對其中較嚴重的一種病使用藥物。2看水質(zhì)分魚類。藥物殺滅病原體的效果,常受各種因素影響,一般池水中有機物越多,水溫越低,pH值越高,藥物毒性越小,安全濃度越大。反之,有機物越少,水溫越高,pH值越低,則毒性越大,安全濃度越小。
青、鯉、鯽魚習慣棲息在水的底層.投喂藥餌時.應(yīng)用沉性藥餌定點投喂,可避免其它魚爭食藥餌,減少用藥量;鰱、鳙魚因是用鰓濾食,宜用稀面糊漿配成藥漿,少量多次潑灑在水面上??商岣咄端幮Ч?。
3看藥物分劑量。魚類藥物的來源很廣,可分為天然藥物和人工合成藥物。前者如植物性大蒜、大黃等。無機鹽藥物碘、氯等等。后者有人工合成磺胺類、高錳酸鉀、漂白粉、敵百蟲等。對藥物的主要性能要了解,質(zhì)量要保證。如漂白粉容易受潮分解.使用時要測定其有效氯含量后再進行配藥。硫酸銅溶解時水溫不要超過60度。硫酸亞鐵應(yīng)是透明的淡綠色晶狀體.易潮解生成黃棕色硫酸鐵,失去藥用價值。少數(shù)養(yǎng)魚者,將過期的魚藥加倍使用,想達到治療目的,殊不知過期魚藥有效成分多已分解,而有毒物質(zhì)明顯增加,往往造成大量魚苗、魚種中毒死亡。
魚病防治藥物用量過小。不能發(fā)揮消滅病原體的作用;用量過大,又可致使魚類中毒死亡。因此,必須嚴格掌握藥物的用量?;焖o藥,將水劑或粉劑按整個用藥水體保積,以毫克,每升或1xl0-6表示,即為百萬分率比例.如1立方米水體含藥量為1毫克/每升。
具體做法先將藥物溶解于少量水中.使其均勻溶解后不斷加入池水稀釋。全池潑灑,混餌給藥,將藥物均勻混入餌料中?;蛑瞥深w粒餌料投喂?;旌辖o藥。
一是藥物混合要均勻。做法上,先取等量藥物和餌料進行等比量混合?;旌虾笤儆没旌系牧咳⊥瑞D料作第二次混合,如此多次,直至全部餌料混合完為止,達到藥量均勻分布。
二是藥物餌料中添加劑搭配要合理。如長期應(yīng)用磺胺類藥物,應(yīng)補給維生素B1和K:應(yīng)用氯丙林時則減少維生素B1等等。
4看療效分用法。用藥后24小時內(nèi),要隨時注意魚群動態(tài),發(fā)現(xiàn)異常應(yīng)立即加注新水搶救;若在4-6天內(nèi)死魚數(shù)量仍保持甚至超過治療前的水平,說明無療效。要分析原因,繼續(xù)治療。潑灑法應(yīng)從上風處逐步向下風處進行.目的是使池塘中的藥物濃度均勻和防止人意外地中毒。潑灑藥物不能同時投喂餌料.最好先喂食。以免影響魚類攝食。魚在浮頭或浮頭風結(jié)束時。不應(yīng)全池潑灑施藥,否則會引起魚的大批死亡。內(nèi)服法要針對各種魚的生活習性。先用有較強粘性的浮性鉺料或沉性餌料混拌藥物防治魚病。浮性餌料可用米糠、麩皮拌藥;沉性餌料可用菜餅粉或豆餅粉拌藥。多次使用的藥液要在每次浸洗后添加一些藥物,以保證有效濃度,浸洗后的藥液不能倒人魚池。
542600廣西鐘山縣書香路100號農(nóng)業(yè)服務(wù)中心養(yǎng)殖組張明
鵝大腸桿菌病的快速診治
一、快診方法
第一是首先感知育雛舍環(huán)境。如果舍內(nèi)溫度過低,空氣氣味過濃、濕度大,地面潮濕。表明環(huán)境方面適宜大腸桿菌病的發(fā)生。第二是觀察群鵝的普遍癥狀。如果群鵝普遍精神差,身體臟,垂翅,縮頭閉眼,走路步態(tài)搖晃,角膜混濁,喜飲水少吃或不吃食,表明符合該病的群體癥狀。
第三是觀察病重鵝的狀態(tài)。如果這部分鵝吃食甚少甚至不吃,癱瘓,身體顯僵硬,狀態(tài)衰竭,表明基本確認為大腸桿菌病。第四是看地面糞便和鵝死亡前行為。如果糞便為白或綠色稀糞并夾雜有未消化的飼料,臨死前大部分有腿抽筋、扭頭、仰頭等神情癥狀.則可確診患的是大腸桿菌病。
二、治療
一是首先淘汰無治療價值的鵝:二是病鵝肌肉注射丁胺卡那霉素,每次每只5000單位,每天2次,連注1~2天:三是每50千克飲水中加入恩諾沙量原料10克,連飲2天:四是在飼料中添加適量的電解多維。連喂3-5天。對不吃不飲的病鵝,肌肉注射慶大霉素,每次每只1.5-2萬單位,每天2次,能吃飲時按“三”和“四”執(zhí)行。
238004安徽省巢湖市1號信箱1分箱王良文王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