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 雨
對于所有的孩子來說,都會單純地認為爸爸媽媽應該在一起,也應該和自己在一起,父母的離異會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上留下深刻的印記,雖然大多數(shù)小孩只能默默接受這一現(xiàn)實,但他們內心卻備受父母婚變所產生的恐慌帶來的煎熬。子女對父母婚姻破裂的反應一般分為5個階段:1否認;2憤怒;3協(xié)議;4沮喪;5接受。做父母的要幫助孩子消滅對家庭離散的恐懼,減輕離婚對孩子心靈的沖擊,平緩地度過這一個特殊時期。應把握五大原則。
原則一:適度透露父母婚姻出現(xiàn)裂痕,別總粉飾太平
出現(xiàn)問題的家庭,若兩人無法繼續(xù)相處在一起時,往往連家里的寵物都能感覺到變化,更何況是孩子。因此,這時的父母雙方應適度地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最近相處有點問題”。不應該一味隱瞞,這樣一旦婚姻關系惡化,甚至解除,對毫不知情的孩子會加重他們的恐慌心理。
原則二:孩子絕不是夫妻彼此報復的籌碼
不管夫妻關系如何惡化。孩子總是無辜的,做父母的應首先思考怎樣做對孩子來說是最妥善、最好的。要謹記一點:“無論如何,不能把孩子當成報復對方的籌碼,或把孩子變成刺探對方生活的工具與手段?!睂⒆觼碚f,這會造成不健全的成長模式,帶來的影響與后果會波及孩子的一生。即使夫妻雙方離婚了,仍應該維持友好的氛圍,讓孩子自由地選擇與爸爸還是媽媽住,以減少父母離異對孩子造成的沖擊。
原則三: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釋放情緒
面對父母的問題,孩子通常都非常敏感,會由此產生很多的復雜情緒,包括:不安、憤怒、報復、自責等,有的孩子甚至覺得自己就是導致父母感情破裂的原因所在。這種情緒如果壓抑在孩子的心里是很危險的,父母應該清楚地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離婚不是你的錯,父母也會犯錯”。同時要鼓勵孩子把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不要壓抑在心里,還可以選擇帶孩子去專業(yè)的心理輔導中心,為不良情緒找到合適的宣泄出口。
原則四:為孩子營造安全感
夫妻感情出現(xiàn)裂痕時,建議應花些時間坐下來理智地討論面對孩子時的態(tài)度和說法,而不要只是一味地爭吵與互相埋怨,盡可能地維持家庭生活的穩(wěn)定,避免給孩子造成過大的沖擊。若雙方決定繼續(xù)生活在一起,就要放下仇恨,冰釋前嫌,不要反復在孩子面前發(fā)生激烈的沖突,努力給孩子更多的安全感。同時也要積極學習處理婚姻沖突的技巧,逐步使家庭生活回到正軌。如果夫妻最終決定還是分開,應該共同關心孩子日后的健康、教育及養(yǎng)育問題,適度地讓孩子知道他今后生活的安排,也征求孩子自己的一些意見。
原則五:不要要求孩子立刻變得懂事
父母不要要求孩子經歷家變之后立刻變得懂事、老成。孩子不論是由哪一方照顧生活,都不會像從前雙方共同照顧時那么有安全感。所以要給孩子一定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繼續(xù)扮演他們自己的角色,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心智的成熟在不同階段表現(xiàn)適當?shù)呐e止就可以了,千萬不要因為父母的離異使孩子對人生感到悲觀。或過早成熟。夫妻雙方分手后,繼續(xù)成為孩子的學習榜樣很重要,在各自忙著過新生活的時候,別忘了孩子還在注視著你們的言行。唯有父母更有智慧,更有自信,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繼續(xù)成長。
編輯孫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