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占翠
【摘 要】在中學體育教學中普遍存在著一種現象,大部分女學生運動成績不佳,提高她們的心理素質,克服心理障礙是改變這一局面的重要手段。在體育教學中,堅持教給學生技能,增強其體質的同時,注意探索女生心理健康教育規(guī)律,并指導心理健康教育,培養(yǎng)其健康的人格,使其精神素質、文化素質和身體素質得到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運動成績;心理障礙;策略
【中圖分類號】G 633.96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1671-1270(2009)4-0085-01
在中學體育教學中,普遍存在著一種現象,大部分女生不喜歡體育鍛煉,而且做練習時動作不到位,運動成績一般較差。究其原因很多,心理素質不高,心理有障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方面。
一、在體育教學中,女生心理障礙的主要表現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愛“美”之心的影響。初中學生的感覺能力有了很大的發(fā)展和提高,視覺、聽覺能力以及在靈敏度方面甚至超過成人。女生這時候喜歡聽音樂、唱歌,穿漂亮衣服,很注意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款式、形狀,這是正?,F象。但她們中間也確實有一部分人對愛美認識片面,在體育運動時老是擔心弄皺、弄臟自己的衣服,做動作不夠到位,分散了學習的注意力,從而影響體育成績的下降。
(二)存在羞怯心理。女孩子一般性格趨于內向,易羞怯,愛面子。學習中遇到困難會感到不體面,請教他人,更難啟齒;練習活動中出現差錯就覺得不光彩。凡此種種的羞怯心理束縛,使她們的聰明才智、運動能力得不到很好的開發(fā),活力顯示不出來,因此導致運動能力下降,體育考試達標成績不佳。
(三)自卑心理感強。女生上體育課大都比較聽話,上課能夠用心聽講,態(tài)度端正,但在體育運動時,缺少力度和主動性,碰到障礙及比較復雜的運動練習時,便無從下手,不知所措。這時,她們不是認真地從學習方法上找原因,而是自覺不自覺地產生一種自卑心理,認為自己不是體育運動的料,隨之情緒低落,慢慢地開始厭學,因而最后的考試成績不理想。
(四)缺乏競爭意識。在所謂“女孩子就要像個女孩子的樣”的不成文的習俗影響下,溫順、服從似乎成為女學生的人格模式。所以,一般女生不愿在體育運動面前爭高低,對挑戰(zhàn)性、冒險性、競爭性強的體育活動,不敢參加,因為缺少競爭精神,便錯過了許多發(fā)展自己的機會,阻礙了成功。
體育鍛煉既能促進生長發(fā)育,又能增強體質。教師要從女生的心理特點出發(fā),確立自己的教學方法,及時幫助她們克服各種心理障礙。在傳授體育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注意不斷發(fā)展她們的體能,重視培養(yǎng)她們學習體育技能的堅強意志和良好的心理素質。
二、在上體育課時,消除女生心理障礙的具體策略
(一)選擇合理的教學方法,喚起學習體育鍛煉的欲望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注意點燃女生心中求知的火花,教育教學方法要適合她們的心理特征。當她們對指定的練習缺乏欲望時,就要找出原因,排除障礙,激發(fā)動機,以形成良好的心理動力。產生自卑感時,首先要肯定她們積極上進的一面,積極利用《體育教學大綱》規(guī)定的教材內容,教她們用比賽測試的方法產生興趣,利用各種教具的直觀性,指導學生既全面觀察,又要抓住動作的要點和關鍵,引起她們的好奇心。把教材的內容變成切合女生心理水平的問題,使其對知識處于一種“心欲求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進取狀態(tài),達到以情導知,情知相融。
(二)提供有利時機,肯定自身價值
教學活動是師生共同活動的過程。教師要充分發(fā)揮主導作用,針對女生的特點,給她們“嘗梨子”滋味的機會,讓她們有表現自己的環(huán)境。比如跳高,面對一個新的高度,支撐跳躍面對一個新的難度動作,能否超越,一目了然立即顯露。但是由此引發(fā)的一系列心理特征卻不盡相同。成功者的喜悅與得意溢于言表;失敗者的氣餒與沮喪、急躁與沖動、緊張的焦慮、膽怯與自卑等表現各不相同。作為教育者,應迅速抓住學生思想行為充分暴露的有利時機,因勢利導,引導學生正確地看待成功與失敗、順利與挫折、長處與短處。教師從不同的角度中,滿腔熱情的給女生以鼓勵,決不能因為女生動作不到位就隨便指責,而要找出她們自身的特點,予以肯定。要經常有意的設置一些必要的障礙,讓她們“跳一跳,夠得著”。在教學中注意語言的準確性和講解的邏輯性,不僅要講清動作的方法,還要講清動作的特點和簡單的技術原理。有機會多讓她們參加比賽、競爭等,鼓勵她們積極參與鍛煉,這樣女生能在各種具體活動中,肯定自身的價值,找到自己的不足,增強學好體育技能的自信心,從而提高成績。
(三)遵循教育規(guī)律,因人而異
要幫助女生克服學習中的心理障礙,首先要愛護她們,因人而異,以情據理,以理消礙。對膽大行動靈活“假小子”,采用“扶一把上臺階”的辦法,積極鼓勵進步,但要防止產生輕浮、淺嘗輒止的作風。對性格內向,膽小少語的“小綿羊”要耐心疏導,善解其細微心理,在鼓勵她們大膽嘗試,積極鍛煉的同時,采取個別輔導的方式,幫助其掌握體育基本技能和基本技術。對愛趕時髦的“小流行”,要教育她們正確對待現實和自己,引導她們趁著青春年華,把精力和聰明才智用在學習上,努力拼搏,增長知識,做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材。
(四)增強身體素質,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青春期女生的心理活動是很復雜、很微妙的,遇到考試達標就情緒緊張、心態(tài)不穩(wěn)的屢見不鮮。要改變這種狀況,關鍵在平時的教學中,為她們打下扎實的運動根底,增強身體素質。在糾正她們的錯誤動作時,不只是指出錯在什么地方,還要幫助她們分析產生錯誤的原因和提出糾正的辦法,是她們不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課堂活動中要求做出快速、靈敏的反應,培養(yǎng)她們的應變能力,指定動作要求按時完成,提高她們的時間觀念。參加考試達標時,要鼓勵她們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樹立必勝的信心。遇到困難,要迎韌而上,不能退縮和懼怕,更不能一時亂了方寸。通過多種形式培養(yǎng)女生受挫不退的穩(wěn)定心理素質和堅強毅力。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出現問題在所難免,體育教師應該敢于直面問題并積極去探索和解決存在的問題,對于大部分女學生運動成績下降現象,作為體育教師,首先應該認識既成的事實,其次要認真地去研究新課標和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理論資料,科學施教,在實踐中探索女生心理健康教育規(guī)律,并指導心理健康教育。在體育教學中,堅持教給學生技能,增強其體質的同時,注意培養(yǎng)其健康的人格,使受教育者的精神素質、文化素質和身體素質得到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