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鑫鵬
【摘 要】新生在入學后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心理健康教育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挑戰(zhàn),輔導員要從預防、服務、應急三個方面來做好新生入校后的心理適應的引導工作。
【關鍵詞】新生;心理健康;輔導員
【中圖分類號】B 844.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1671-1270(2009)4-0024-01
目前,心理健康教育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挑戰(zhàn)。大一新生在入學后普遍存在著一些不適應大學生活的現象,并由此帶來心理上的困惑和問題。常見的問題主要有:獨立生活能力較差、自律性較差、人際交往能力欠缺、缺乏明確的人生目標和理想。
作為一名學生輔導員,要積極探索新思路、新方法,通過建立有效的預防機制和快速的應急反應機制,幫助他們他們適應新的環(huán)境,融入校園生活,是輔導員工作的一個重點。
一、加強教育,正確引導,建立有效的預防機制
(一)開設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知識的學習對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對輔導員做好心理健康教育都非常重要。要針對新生出現的心理問題及其特定原因,結合學校和學生的實際,進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我校自2004年起開始進行新生心理普查工作,心理咨詢中心及時對心理困擾大的同學進行回訪,宣傳心理健康知識,甄別危機事件。心理咨詢中心還針對所有新生開展心理健康知識講座,提供個別咨詢服務。通過這些途徑,新生確實學到了有效的調節(jié)方法,對大學的生活有了更健康積極的態(tài)度。
(二)開展豐富的課余活動
輔導員要積極開展班級活動等第二課堂教育,將心理健康的理念貫穿活動始終,對學生的思維和行為加以引導。比如:對大一新生,通過組織團體活動或素質拓展訓練幫助其融入集體生活;對大二的學生,可以組織藝術、社交、服飾等講座,提高學生的視界;對畢業(yè)生,針對升本、就業(yè)等組織學術交流會,提高工作的針對性。
二、群策群力,全員覆蓋,建立周到的服務機制
(一)做好心理測查,建立心理檔案
在新生入學之初,學校會對全體新生進行統一的心理測查,對有問題的學生及時作出反饋,這是輔導員掌握學生心理狀況第一手資料的好機會。輔導員要積極與心理咨詢中心聯系,對于反饋名單中的學生及時建立心理檔案,與咨詢中心共同探討輔導方案,進行重點監(jiān)測干預。
(二)建立完善的危機預警網絡
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一個全員參與、覆蓋全員的系統工程。輔導員是危機預警網絡中的重要一環(huán)。因此應努力確保把每一名學生都納入到預警網絡中來,不留死角。要建立由學生干部和黨員組成的班級心理危機安全網絡,設立心理委員,嚴格執(zhí)行危機上報制度,將異常問題排查結果逐級上報,對以前上報的危機事件進行跟蹤了解。
(三)利用網絡手段了解學生動態(tài)
輔導員要學會使用QQ群、群發(fā)郵箱、博客等網絡手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隨時掌握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
(四)輔導員進宿舍
輔導員進宿舍既可以拉近與學生的距離,讓學生對老師產生信賴,也可以通過觀察、交流等發(fā)現問題隱患,及早作出應對。對于混合宿舍,人際關系比較緊張的宿舍,輔導員應重點關注,借機開展一些團體輔導。
三、迅速反應,果斷應對,建立快速的應急機制
(一)建立科學有效的應急預案
在日常工作中輔導員要對危機事件處理流程和應急預案爛熟于心。要隨時捕捉異常情況,一旦發(fā)現危機苗頭,在第一時間采取果斷措施,以化解危機,防止事態(tài)惡化。與此同時,加強對周圍人群的心理疏導,化解緊張氛圍,防止連鎖反應。
(二)加強與家長的溝通
與學生家長保持良好的溝通是輔導員做好心理健康教育以及解決好突發(fā)事件的重要基礎。輔導員可以通過信件、電話等方式,主動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交流和督促引導,建立起校內校外各司其職的全方位的學生成長輔助體系。
輔導員要真正成為大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就要不斷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專業(yè)知識的學習,提升自身的心理輔導能力和水平,實現與學生心靈的溝通;就要用足心力做好日常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詢輔導工作,努力做到“早發(fā)現、早干預、早治療”,防微杜漸,把危機消滅于萌芽狀態(tài)。當然,要幫助新生適應大學的生活,還需要更多的努力。比如家長和老師的引導,鍛煉學生的自理能力,培養(yǎng)他們正確的競爭意識;比如社會的導向,正確看待性別、專業(yè)之間的差別,淡化分數的作用,人才評價標準應該多元化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