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北辰
人們都知道“病從口入”,但很少聽說過“病從衣生”。其實,衣服與人體健康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人們在選擇衣料時,除了考慮經(jīng)濟、實惠、美觀、大方外,還應把對健康的影響擺在一個重要位置上。衣料對人的生理功能,如對體液、酸堿值、電解質平衡等都有影響,如果衣料選擇不當,可以導致代謝功能紊亂等各種疾病。
例如,目前市場上出售的化纖面料衣服很多,其色澤鮮艷,物美價廉,耐磨耐洗,不發(fā)霉,不易被蟲蛀,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但在盛暑酷夏、天氣悶熱之時穿著此類服裝,由于化纖紡織品透氣性差,便會妨礙人體的汗液排出,使人穿著時有煩悶、濕熱的感覺,會生痱子、皮炎,甚至誘發(fā)中暑、昏厥等病癥?;w品摩擦后易產生靜電,不僅穿脫時“噼叭”作響,還會刺激皮膚引發(fā)皮炎,并影響血液中酸堿值、尿中鈣量等,所以,用化纖紡織品做內衣對健康不利。尤其是絳綸內衣,遇到燒傷時可危及生命,因為絳綸熔點低,250就會熔化,而且熔化物易侵人人體肌體,使機體細胞炭化造成搶救困難。據(jù)報道,幾年前,日本東京發(fā)生了一起公交車火災事件,被火燒傷的人中有多名身著絳綸服裝,經(jīng)搶救生還,但還是在1~2年后陸續(xù)死亡。其死亡原因多是由于燒傷后絳綸侵入人體,細胞逐步壞死的結果。如果受傷者穿的不是絳綸纖維做的衣服,而是蠶絲等天然蛋白質纖維制成的衣服,即使是500高溫燃燒也不會發(fā)生這種情況。
蠶絲是一種天然的多孔性纖維,用它制作的服裝與棉織物相比有更好的透氣性,與化纖織物相比則更勝一籌。據(jù)有關機構試驗證明,試驗者穿用化纖、棉織品和絲綢不同材料做的內褲,分別在30分鐘后測定其股胯間濕度,化纖織品為72%,棉織品為55%,絲織品為42%。
化纖紡織品雖然有吸濕差、易產生靜電的缺點,但它經(jīng)濟、結實、輕暖,仍為廣大消費者歡迎。如用它作為春秋季外裝,加上一個吸濕性強、不易產生靜電的內襯,就可以減少對人體的危害。另外,也可以在化纖中混入其他吸濕性好的天然纖維,進行混紡,以改進其性能,關鍵在于如何選擇和使用。特別應當指出的是,嬰幼兒皮膚細嫩,代謝作用易受干擾,最好不穿化纖制品的服裝。
(本文作者系天津財經(jīng)大學教授)
(編輯祝健)
“靚”色食物七不買
王成
小米太黃不能買。新鮮小米色澤均勻,呈金黃色,富有光澤;染色后的小米色澤深黃,缺乏光澤。新鮮小米用溫水清洗時,水色不黃:染色后的小米用溫水清洗時,水色顯黃。
蘑菇太白不能買。正常、新鮮的蘑菇表面有一層鱗片。由于運輸過程中的碰撞而變色,一般不是均一的純白色,有碰傷處會呈淺褐色。使用漂白劑的菇體表現(xiàn)出不自然的白色。沒有碰傷處的變色,也沒有新鮮菇體的鱗片,手感相對濕、滑。
海帶太綠不能買。海帶以葉寬厚、色濃綠或紫中微黃、無枯黃葉者為上品。海帶含甘露醇,呈白色粉末狀附在海帶表面。海帶以加工后整潔干凈無霉變、手感不黏者為佳。顏色過于鮮艷或洗海帶后水有異色,應停止食用。
肉色太紅不能買。為了使燒雞、烤鴨、豬腿、紅腸、熏腿、豬雜等熟肉食品有誘人的顏色,一些廠商就在制造過程中加入各種人工合成色素。這樣的食品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
蓮藕太白不能買。使用工業(yè)用酸處理過的蓮藕看起來很白,聞著有酸味,但買回家經(jīng)水沖洗后顏色就會變褐,而且比普通的藕更容易腐爛。因此,消費者在買藕時一定不要光圖好看,挑的時候要盡量多看看、多聞聞。
綠茶太綠不能買。不同等級的茶葉,其顏色均不盡相同。但綠芽以翠碧、鮮潤、活氣且富有光澤的為佳。像高級龍井呈象牙色等。所以說,茶葉不能一律以“綠”來定論。
餅干色鮮不能買。正規(guī)餅干生產企業(yè)對食品添加劑的使用都嚴格遵照國家的相關規(guī)定,并在產品標簽上明確標注。從外觀上看,正常餅干的外表顏色應較為l純正,與主要配料的顏色相一致。但一些不正規(guī)的小企業(yè)通過添加過多的色素以“潤飾”餅干的顏色,這種餅干多食后對人體會有害,消費者一定要小心。
(編輯米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