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惠方
41歲的寇女士,近來一直悶悶不樂,究其原因系由慢性腹痛引起。近來,寇女士多次出現下腹疼痛,其間到過多家醫(yī)院,經多位大夫檢查,大多診斷為“慢性盆腔炎”或“慢性附件炎”,經抗炎及理療后稍有緩解,但不久腹痛再次發(fā)作。更為惱火的是,不僅反復發(fā)作的腹痛使她痛苦不堪,而且性交時痛更是“雪上加霜”,甚至影響到夫妻感情。前不久,她找到了岳大夫。在婦檢時,岳大夫發(fā)現寇女士下腹壁有一長約8厘米的橫形刀疤,經了解得知她曾因子宮肌瘤做過子宮切除術。檢查中,還發(fā)現雙側附件增厚,陰道左側頂端可觸及一囊性包塊,有明顯觸痛。根據癥狀和體征,的確很像盆腔慢性炎癥,但岳大夫根據寇女士曾有子宮切除的病史,診斷為“殘留卵巢綜合征”,并給予口服避孕藥保守治療。兩個月后寇女士的癥狀明顯緩解,附件包塊也明顯縮小。
什么是殘留卵巢綜合征?殘留卵巢綜合征是指子宮切除患者,術中保留雙側或一側卵巢,日后出現慢性下腹痛,常伴有性交痛,婦科檢查中??捎|及陰道頂端有大小不等的囊性包塊,則稱為殘留卵巢綜合征。統(tǒng)計資料顯示,殘留卵巢綜合征的發(fā)生率為0.9%~8%,子宮切除同時切除輸卵管者,被保留的卵巢更易發(fā)生殘留卵巢綜合征。切除子宮,保留卵巢是治療子宮肌瘤等良性子宮疾患普遍采用的治療模式。為什么被保留的卵巢會引起殘留卵巢綜合征呢?確切的原因尚不十分明了,根據對殘留卵巢綜合征患者剖腹探查所見,絕大多數患者存在盆腔粘連、卵巢周圍粘連和卵巢囊狀增大,而且大多數增大的卵巢粘連于陰道頂端等盆底部位。因此推測,首先,殘留卵巢綜合征可能與子宮切除導致被保留的卵巢失去支持而下垂,引起卵巢血管迂回屈曲,血流不暢,使卵巢血液供應下降有關:其次,還可能與手術創(chuàng)傷和炎癥引起的局部粘連有關。
殘留卵巢綜合征患者的臨床表現主要為持續(xù)性或間歇性下腹痛,疼痛程度輕重不一,因人而異:性交痛較常見,且常與下腹痛伴隨出現,部分患者可主要表現為性交痛,常常是就診的唯一主訴;婦科檢查中可發(fā)現,附件有程度不一的增厚、觸痛,其中最有意義的體征是位于陰道頂端大小各異的囊性包塊,有壓痛。這些癥狀和體征酷似盆腔炎癥,所以,容易引起誤診。當然,治療效果也不可能滿意。
殘留卵巢綜合征是因卵巢下垂、缺血所致,粘連只是“乘火打劫者”,因此,治療措施的選擇主要應針對卵巢的病變。殘留卵巢綜合征的主要治療方法是應用性激素治療,可酌情給予口服避孕藥、甲羥孕酮或甲基睪丸素等,有一定治療效果。抗炎與理療等輔助治療有助于提高治療效果。倘若,藥物保守療法沒有明顯效果,或者不能排除卵巢腫瘤時,剖腹探查還是需要的,可將殘留的一側或雙側卵巢切除,以免術后再度復發(fā)。年紀較輕的患者,對外觀正常,且粘連不嚴重的一側卵巢,盡可能給予保留,術中采取防粘連措施,術后積極抗炎治療,以免患者因喪失雙側卵巢,過早進入絕經期。對無法保留卵巢者,尤其是年齡較輕的患者,可酌情給予激素補充治療,避免或緩解因雙側卵巢切除帶來的不良影響。
由于殘留卵巢綜合征的病因尚未明了,所以,尚無切實有效的預防措施。首先,嚴格掌握子宮切除的指征,避免或減少不必要的子宮切除,是避免發(fā)生殘留卵巢綜合征的主要措施,對子宮肌瘤患者盡可能選擇保留子宮的肌瘤挖出術或子宮動脈栓塞術。其次,對具有子宮切除指征的患者,術中預防卵巢過度下垂,尤其不應將卵巢固定在陰道殘端上。此外,手術中應采取防粘連措施,術后給予抗炎治療等。通過以上措施,有望減少殘留卵巢綜合征的發(fā)生。
(本文作者為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yī)院婦產科主任醫(yī)師)
(編輯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