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瑩
花與酒
春節(jié)前本想訂黃色香雪蘭花和粉色香水百合,可是,那幾天忙得沒有心情沒有時間訂花。那么,就在屋里插上自己養(yǎng)的和從友人花園里摘來的月季和臘梅。
我自己不能喝酒了,就把朋友認為好喝的五糧液、汾酒提到好友家,看著友人喝,與友同樂。和老公在MS家樓下停好車,忽然想起年前要給DX的一些東西還未來得及送過去,就電話聯(lián)系大家聚聚。
大家喝得高興時,誦詩。
只見WJ夫人拿起花剪往她家花園里走,過了會,她手里就舉著一把剪下的花枝到我眼前:你愛花,我剪來送你。春到花先知,瞥一眼花,就會想到那即將來臨的遮擋不住的春天。我欣賞她這種大女人的胸懷,小女人的情趣。
可是,這會兒,我心里生出莫名的感傷。惜花。跟出去,望著一樹清朗而疏離有致的花朵,拉住她衣袖:快些住手吧。她不以為然,一番理論倒是說服了我:你可知道,花的心里,是希望人來賞的,就像打扮漂亮的青春女子希望懂她的人來賞一樣,因為,花期是有限的,無人賞,才使它寂寞,才是白白地辜負了它呢。把它采回屋里,我們用心來賞,才是真的愛它。說著,她把一大把一大把的花分給在座的客人。她是真的舍得,對朋友她什么都舍得的。不是朋友,對不起,連看一眼都不可以。
看著花,看著眼前幾個無話不說的朋友,我感慨萬千。親人是父母給我們找來的朋友,而朋友則是我們自己找來的親人,幾個撞對了運氣的人,氣味相投,趣味相同,在一起就會多一些開心,他們有時能給予我們親人給不了的快樂和幸福。有些事情有些感情就像一樹花,春天會去也會來,鮮花有落就有開。他和他,她和她,他跟她,曾經(jīng)也因各種大大小小的事情鬧過不愉快,今天都早已和好如初,一個個內(nèi)心寂寞的人,骨子里都是孤傲的,這樣投緣的朋友,說起來容易,真正尋找時又難撞見半個。于是,只能這樣,把友誼都修修補補了,還可以相互陪伴。
看著花,看著眼前幾個無話不說的朋友,我感慨萬千。席間,不知誰想到了稠酒和花雕老黃酒,就喊著讓去溫了來。沒有找到梅子,只放了些姜絲。喝著時,不禁由此另類酒就又想到了另一些人,一些本來與吾等也是“趣味相投的朋友”的人。這大過年的,也難免會在心里想起一些老同學(xué),老朋友。無奈的是,此時沒有精神和興趣去打一個聯(lián)絡(luò)電話。之前,自己總以為友誼一直在那里放著,但看看他們做的事情,真的讓人傷心。有些僅成為一個容器的婚姻,離了最好,因為里面的液體已流進了另一個容器,只有離異才會使婚姻中的人獲得新生。在這個愈來愈物質(zhì)的社會里,一些朋友變了,他們把友情看得不如錢重,他們可以遠吾等而去親那些可以馬上給他們送去財禮的人,而被我們看重的容器里的友誼,早已不知什么時候不覺地流走了。錢能買去你的感情,卻未必能買來我的,我可以砸鍋賣鐵救你于水火,那人可以嗎?如用金錢衡量,你能換算出是那給你送禮人的幾倍?無奈朋友的價值觀已經(jīng)改變,這太傷感情,精神上受傷常常是看不見的,已不能這樣與之開心地喝酒。
剩下的那么一個空空的容器,一個臟東西,我們要它做什么?不要它自己心里倒落個干凈。
拜謁柳青墓
二月里的一天,料峭春寒,雖是陽光燦爛,仍可感到春天真正到來之前的那股冷冷逼人的寒氣,在長安縣參加完一個文學(xué)活動后,我約了當(dāng)時在場的幾位文友去拜謁柳青先生墓。
我們沿著常寧宮旁一條村間小道走去,找到了柳青墓。
這是一個不大的墓園,約有二畝地。站在鎖著的柵欄鐵門門前,透過荒草的空隙向園內(nèi)張望,里面生長著一人多高的野草,掩住了墳和碑,碑上“柳青同志”等字樣隱約可見。
我們希望能遇到拿鐵門鑰匙的守靈人。長安作家呂先生掏出手機聯(lián)系村里拿鑰匙的守墓人前來開門,電話那端是一個孩子,說家中大人出門不在家。其實,這里也許可以不鎖的,好讓從遠方來的人,讓住在附近的人,想走近時就走過去除除草,整理整理墓冢。終是沒能進去,我們幾人在墓園外圍墻的四周走了走、站了站之后,在柵欄鐵門前的臺階上坐了一會兒。眼前平平鋪開的麥田,抽出了青油油的麥苗。起初從麥地上往過走時不敢邁步,旁邊人告訴我們說,這麥苗正在發(fā)芽和分支時,踩一踩會增強麥苗分支和成長,我們便無顧忌地踩了上去。踏過青青麥苗,走向不遠處的土崖畔,走向神禾塬。站在崖邊俯瞰,終南山依稀可見,玉帶般的滈河彎彎地飄在終南山和崖下的蛤蟆灘上。
清靜的皇甫村里,裊裊炊煙詮釋著豐富的情感和美好的內(nèi)含,看一看這里已經(jīng)收割了多少麥子,看一看這里等待開放的花朵,已經(jīng)開放的花朵,還有從未看過的花朵??纯催@里埋著多少個春天。
我想,那紅色的圍墻如用與那鐵門一樣的青灰色磚塊砌成,看上去會更舒服一些。
在常寧宮內(nèi),我們找到了建在神禾塬的高崖上的柳青當(dāng)年寫作的房間,里面有柳青泥塑像。上世紀50年代,柳青較長時間地生活在皇甫村,參與了當(dāng)?shù)剞r(nóng)業(yè)合作化的過程,巨著《創(chuàng)業(yè)史》蘊藏著柳青14年農(nóng)村生活的豐厚積累。在這里,我回想著“上世紀50年代”、“14年”、“創(chuàng)業(yè)史”、“中國農(nóng)村”、“合作化的過程”這些概念和關(guān)鍵詞,感覺“同志”這個詞,在這里已不是一個簡單的稱謂。看著墓碑,我想著,柳青先生在過去那樣艱苦的歲月里,都能舍棄優(yōu)越的生活和工作環(huán)境,扎在這里創(chuàng)作《創(chuàng)業(yè)史》,我們還有什么不可舍棄的呢?看著墓碑,我想著,從五十年代后到新世紀,從“單純與熱烈”、“艱難與迷狂”、“反思與探求”到“開放與復(fù)興”和“快速發(fā)展”,這些不同年代的中國“史”,將由誰來寫呢?
清明節(jié)的前一天,我和賈平凹、紅柯等陜西作家再次來祭掃柳青墓,終于邁進那個鐵門。已有人除去了園內(nèi)那些瘋長的野草,那日所見一派蒼涼的荒草地今日變成了芳草園,園內(nèi)幾株柳樹颯然而立,柳色青青,無數(shù)朵苞芽在和煦的春風(fēng)中嫵媚搖曳,花香彌漫,翠綠欲滴,明凈如妝,生機盎然。
今天,我們在墓前默哀,敬獻了花籃和花圈,靜靜地繞著墓碑和墓冢走了一圈,表達我們對故人的哀思和追憶。
今天,站在這里,感覺已經(jīng)很暖和了,看見村旁站著很多曬太陽的人,看見剛剛栽下的花樹,根部還未深扎進土里?;湔诶先ブ?那古老的花樹雖已老矣,看上去卻比那弱枝上的花草有力,春風(fēng)中,它身上的花朵是那樣繁多,如此靜好,如此艷麗,如此有味,令人沉醉。如此美好的人生,那顆心,怎肯老去!花兒,正在開著,我們,正在經(jīng)歷著。
今天,這里來了許多作家,同志們仿佛聽到了這里吹響的“集結(jié)號”,站在這里,我們悲喜交集,感到文學(xué)依然神圣,我們共同感受著柳青先生曾為理想不計得失的人格精神,和他對藝術(shù)的神圣追求,一群人在墓碑前虔誠地鞠躬。柳青先生會看到仍有人像他那樣傻傻地“認真寫作”。我們應(yīng)尊重這些還在“認真”的文人。
清明前后,蒼涼總是伴著希望。今天,站在這里,明白了為什么這么多人惦記著來這里掃墓,因為大家心里有著一個永遠的墓碑,那是惦記著一種精神啊!今天,站在這里,我感覺遇到了一縷清風(fēng),那是春天的味道。只要我們心中依然有太陽,依然向往著美好,今天的陽光依然燦爛。
春之踏青
有人說,北方是沒有春天的,冬天過去,就是夏天了。春天,在北方是那么短,就像南方人稀罕雪花一般。正因北方的春天短暫,才有如此欣喜的感覺。
我們已錯過了那么多個春天,什么地方曾讓我們停留,無法抽身?不容細細追憶,只是,禁不住又想起那句話:“有一種春,是無法守候的,這就是人生的春。人生的春往往與年齡沒有關(guān)系,卻只是一種蘇醒。這樣的蘇醒,如偏僻鄉(xiāng)村籬笆上的野玫瑰,花朵開得爛漫,意象上卻單單只有光明、簡單、敦厚與寧靜?!?池莉:《熬至滴水成珠》)曾經(jīng),是什么絆住了自己的腳步?思量時,很是懷念逝去的春天、逝去的風(fēng)景,所以,我想留住眼下的春天、眼下的風(fēng)景,內(nèi)心便一刻也不愿再耽誤了,不愿再錯過,如今有了“清明假”,便讓清明節(jié)前后的日子,都變得美好了許多。
夫清晨六七點鐘就呼叫著:“去上墳了!”周六的懶覺被他的喊聲攪亂,剪斷,撕扯得沒了。
前一天,小妹電話來,喊我們一起去山里踏青,于是,便有了半日上墳半日踏青的計劃。如今,人皆繁忙,這是天氣轉(zhuǎn)暖后家人難得的一次郊游,幾家人聚在一起更是難得。午后,驅(qū)車前往南山。
走向鄉(xiāng)間的路上,人就像出了籠的鳥兒,感到無比的自由和歡欣。一路看過去,感覺什么都新鮮,如今的曲江,如今的長安縣,都已不是我們認識的那個曲江和那個長安縣了,從不迷路的夫和妹夫竟也迷了路。
漸漸的,感覺車子開不動了似的,前后一看,路上往山里開去的車一輛挨著一輛,往山里奔的人,一個挨著一個,汽車沒有自行車走得快,車子好不容易南行至山腳下,發(fā)現(xiàn)剛才路上的那些車、那些人,都擁堵在了山口這里,農(nóng)家樂門口也再難擠進一個人。我忽然覺得,此時的城里人有點可憐呢。
還好,我們備了豐盛的野餐食品,我們有戶外俱樂部成員的妹夫,妹妹、妹夫帶我們避開人群,順利來到一個未被人發(fā)現(xiàn)的山坡。這山野間寫著魏晉南北朝的閑適,給人以高尚情操的陶冶。山坡上開滿了艷麗的油菜花兒和山花,盛開的山花開放得那么美麗、驚艷,開放得那么坦蕩、干凈、超脫,如此孤獨地沉靜在山里,高高在上地遺失在這美麗的路上。城里街道上的一些花,在患得患失中開得也很艷麗,但總是有嫁接的嫌疑。春天里,無論是古樹,無論是新枝,花兒要開放,誰也攔擋不住,無論在野外的懸崖,無論在無人觀賞的深巷后院。
小妹夫今天無法過足他的爬山癮,他就一遍遍地去山下的車里取東西,借故取來可要可不要的墊子、啤酒,甚至童枕。
野餐后,夫端著相機隨意拍著什么,大家的各種姿態(tài)與表情都被他拍了去。此時,他忽然發(fā)現(xiàn)我們身后的坡地上長著一片野蒜苗。一心想挖野菜的妹妹聽說野菜就在身邊,就忙著尋找她帶來的小鏟,很快帶孩子奔向那一片野菜,我們也很快聞到了野蒜苗的清香。那么嫩,那么綠,看妹妹挖野菜的樣子,感覺摘野菜與吃野菜是一種不同的樂趣呢,看著他們挖野菜已是一種享受。而吃自己從山里挖來的野菜,會更有別樣的滋味吧,與那市場上賣的感覺自然不同。
伴夕陽依依返城。到門口時,取掉山里帶回的果皮紙屑塑料袋時,我忍不住向妹妹要了兩小把野菜??粗切┮安舜蛐难劾锵矚g,那是山里的味道、是春天的味道啊!
妹妹說,你既然要了,可記得及時吃,它們是放不得的,一兩天后就會枯老成草。是啊,離開土,失去水分,更見得它原本一把野草的樣子,不及時吃掉它就真是從山里帶回的垃圾了。
第二天,還在假日中。這是個陽光明媚的午后,這樣美好的午后很令人享受,最適合泡一壺茶,看一本書,或聽聽音樂。我拿本書在陽臺的太陽下面晾著剛洗過的頭發(fā),忽然想起那兩把野菜來。有人說這野蒜苗與雞蛋炒了吃起來很香,還有人說野蒜苗與糯米粉和在一起攤餅,吃起來也香香的,還有人說,野蒜苗與青椒涼拌是種清香,還有人說,野蒜苗下到湯面條的鍋里更是清香……想像著這些滋味就感覺香,無奈我總是惦記著,便覺白白讓它老了去怪可惜,于是,就趕緊拎過野菜來放在身旁,讀幾頁書,摘一綹野菜。
人性化的清明假日,使我們有了一份更熱愛大自然、更熱愛生活的時間和心情,我們?nèi)楣嗜藪吣?去田野里悠悠地踏青、挖野菜,約友人去登山、野餐,感受春意,這一切變得名正言順,我們的日常生活因而有了詩意,我們怎能不更熱愛我們的生活呢。
被夏天在后頭追趕著,春天的步子快得迅雷不及掩耳,我們的步子須邁得再緊密一些才是,那樣才跟得上春天的腳步呀!
責(zé)任編輯 子 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