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 名
很多醫(yī)學家都說,在輕松的心情下吃東西較易消化;在緊張的心情下吃東西容易得胃病。心情愉悅的人容易入睡;情緒緊繃的人則容易失眠。一般而言,步調慢的人比較長壽,步調緊促的人,身體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毛病。發(fā)條上得太緊的表走不久;馬力加到極限的車開不長;繃得太緊的琴弦彈不久;情緒緊繃的人容易生病。因此,善用表的人不會把發(fā)條上得過緊;善駕車的人不會把車開得過快;善操琴的人不會讓琴弦繃得過緊;善養(yǎng)生的人則會常保持輕松愉快的心情。放松心情的第一要素:保留空閑的時間。
很多使我們心情緊張的事,都是因為時間短促,怕耽誤事造成的。若做每件事都留有余裕,就可不慌不忙、從容不迫了。
其中一種做法是將鐘表的時間撥快一點兒,然后經(jīng)常用鐘表上的時間提醒自己,如此就不會延誤急事了。
放松心情的第二要素:“拿得起,放得下”。
千萬不要整天掛念某件事,否則不僅于身有害,且于事無補。
放松心情的第三要素:“知止”。“知止”而心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靜且安,怎么還會不輕松呢?
放松心情的第四要素:不做能力范圍之外的事。身兼數(shù)職,容易顧此失彼,或用非所長、心余力絀,心情怎能輕松呢?
放松心情的第五要素:“謀定后動”。
做任何事情,先有周密的安排,然后按部就班地去做,就能應付自如,不會手忙腳亂。
在這瞬息萬變的社會里,難免有突發(fā)事件,此時更要沉住氣,詳細地安排。事事都謀定后而動,就能像謝安那樣,在淝水之戰(zhàn)的緊張時刻,還保有下棋的閑情逸致。放松心情的第六要素:在輕松的心情下工作。
工作可緊張,但心情須輕松。在肩負重擔時,在寫作疲累時,不妨高歌兩曲。心情越緊張,工作越做不好。
一個口吃的人,在悠閑自在地唱歌時,絕不會口吃;一個上臺演講就臉紅的人,在與親人、好友談心時一定能言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