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浩
零食,零食,沒零錢就沒食。
打小,我就特愛吃零食,上幼兒園時,口袋里總免不了爺爺奶奶給我買零食吃的一兩枚硬幣。在上海工作的舅舅每次回來探親,總帶些大包小包的零食犒勞犒勞我這個饞蟲,我也理所當然地“笑納”。那時,家里的垃圾桶里除了零食袋還是零食袋。有時,為了解饞,我干脆自己跑到小攤前當場購買當場解決掉。直到有一天,爸媽不讓吃了,舅舅也不再帶了,說是地攤上的零食不衛(wèi)生,說是小孩子家越吃越饞,還說吃了會長胡子、發(fā)胖……真是大人的理由一大堆。打這,零食成了我的“禁品”,看到別的同學吃得有滋有味的樣子,我的心里真如被猴撓了一般。
一個星期日,爸媽不在家,我做了一會兒作業(yè),感覺肚子餓了,打開窗戶,左看右看,耶!沒人。有機可趁,我趕緊拿出儲蓄罐里的零花錢,向著學校門前的小攤以百米沖刺的速度奔去。眼看就要到了,啊,不好,半路殺出個程咬金——媽媽騎車回來了。我立即轉(zhuǎn)頭逃進臨近的一條小巷,心跳得實在厲害。估計媽媽騎遠了,我便躡手躡腳地出來,挑了自己中意的一袋薯片藏在懷里,心想:媽媽不是在家嗎,算了,就在這兒吃了吧。我拐進了一個胡同,剛撕開零食袋口,老爸從一道門里出來了,真是“羊入虎口”!“我守株待‘兔好一會兒了,你終于被我逮個正著!”爸爸神氣地說著,“手里的零食袋乖乖地交出來吧?!蔽抑缓眠f過去,他竟把里面的薯片一個一個地倒出來,扔進了垃圾箱內(nèi),站在一旁的我心疼極了。
回到家,爸爸跟媽媽說了這事兒,媽媽生氣了,沒收了我所有的零花錢,還要我將功補過,洗一個星期的碗。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得不償失啊!
我愛吃的零食,你什么時候才能回到我的身邊?
精彩點評
這篇作文最出色的地方是俗語、成語用得好,比如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羊入虎口、守株待兔。一篇文章,不是這類詞語用得越多越好,關鍵在于運用得體,這樣寫出來的作文才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