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 淼
20多歲,正是玩興正濃的時候,一向養(yǎng)尊處優(yōu)的你或許從來沒有機會考慮生存的壓力,因為即使天塌下來也有父母為你扛著,所以你覺得現在考慮生存的問題為時尚早。
然而,不管一個人是否有能干的父母,還是有不菲的家業(yè)做后盾,他也必須有生存的本領,不能依靠別人生活一輩子,否則一旦失去后盾,將會變得一無所有,甚至連生存都受到威脅。
億萬富翁雷·克洛克是麥當勞的創(chuàng)始人。在一次采訪中,記者問他是否吃免費的午餐??寺蹇苏f:“我從不吃免費的午餐!”
他給大家講了一個小小的故事:幾年前美國加州的蒙特雷鎮(zhèn)發(fā)生了一場鵜鶘危機。蒙特雷是鵜鶘的天堂,可那一年鵜鶘的數量卻驟然減少,生物學家擔心出現了禽鳥瘟疫,環(huán)境學家認為海水污染已經超過極限,一時間人心惶惶。
科學家們最后發(fā)現原因是因為鎮(zhèn)上新建的釣餌加工廠。以往,蒙特雷的漁民在海邊收拾魚蝦時,總是把魚內臟扔給鵜鶘吃。久而久之,鵜鶘變得又肥又懶,完全依賴漁民的施舍過活。后來蒙特雷鎮(zhèn)建起了一座加工廠,從漁民那里收購魚內臟,作為原料生產釣餌。自從魚內臟有了商業(yè)價值,鵜鶘們的免費午餐就沒了。
過慣了飯來張口的日子,鵜鶘仍然日復一日等在漁船附近,期盼食物能從天而降,不用說,救命的魚內臟沒有降臨,它們變得又瘦又弱,很多都餓死了。世世代代靠別人養(yǎng)活的蒙特雷鵜鶘已經喪失了捕魚的本能!
或許現在的你,正像鵜鶘一樣,為一直以來吃著父母提供的食物而沾沾自喜。吃飽了上一頓,繼續(xù)等待家人提供下一頓,可你為什么不想想鵜鶘失去免費食物后的潦倒狀況呢?
一個人憑什么能在這個世界上生存下來,而且生存得比其他人更好?
答案有兩種可能:一是你有龐大的家業(yè)可繼承,天生就可以過衣食無憂的生活;二是你具備優(yōu)秀的生存本領,憑智慧和汗水獲得想要的幸福。
因此,即使這個世界上有免費餐,年輕的時候也不可以隨意吃。
大衛(wèi)是石油大王約翰·洛克菲勒的兒子,他出生的時候,家里已經有億萬的財產,可他們兄弟每周只能得到三角錢的零用錢。同時,按父親的要求,每人還必須準備一個小賬本,將三角錢的使用去向記錄在上面。經過檢查,如果使用合理,還能得到獎勵。
他的父親讓他從小就懂得了金錢的價值,零用錢是有限的,如果想獲得更多的錢,怎么辦?方法只有一個:自己去賺取。
大衛(wèi)小的時候,從家庭雜務中掙錢,例如捉走廊上的蒼蠅100只,得一角錢;抓閣樓上的老鼠,每只可得到5分錢。他有一招更絕,他設法取得了為全家擦皮鞋的特許權,然而,他必須在清晨6點起床,以便在全家人起床之前完成工作,擦一雙皮鞋五分錢,一雙長統(tǒng)靴一角錢。
正是這種“想要用錢自己掙”的思想,激勵著大衛(wèi)后來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將父親約翰·洛克菲勒的財富延續(xù)下去。
自立,雖然暫時迫使你拋掉了眼前的錦衣玉食,甚至要吃不少苦頭,但它卻是你今后獲得幸福生活的資本;而依賴和懶惰,盡管給現在的你提供了安逸的生活,卻是你精神上的毒瘤,讓你的人生腐朽,墮落潦倒。
(摘自《人生角色轉換:20幾歲了,別再犯迷糊》,水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定價2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