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開始的藍屏機、彩屏機、音樂手機、拍照手機再到如今盛行的“山寨”手機,中國的手機市場演變成一個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每天都在快速地發(fā)展著。這個趨勢甚至在全球經濟被“金融危機”籠罩著的時候也沒有放慢腳步,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中國的手機市場正在步入運營商掌控的時代。今天,DP的各位資深編輯,用他們自己的故事為大家解讀他們心中的“手機”。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可以了解這些評測高手們,平日里是怎樣的生活。
到頭來最愛的是黑莓
編輯王學剛
自從我的第一部手機諾基亞3310開始,到現在已經用過6部手機了。這其中從第二部手機索尼愛立信68ie開始,就都是彩屏手機了。多普達的688和575這兩部WM系統(tǒng)的智能手機對我的影響比較大,自從使用過智能手機后,我就不想用其他類型的手機了,因為同步電話本、Outlook里的日程表、任務列表等功能對于工作和生活都很重要。開始的時候,我還喜歡在手機上玩游戲,特別是還把《仙劍奇?zhèn)b傳》在686上通了關,不過后來有了PSP,就對手機游戲不感興趣了。于是,我花了幾百塊錢買了個黑莓7290,通過全鍵盤用五筆輸入法發(fā)短信極快,而且待機時間長,能上網,也能和電腦同步,系統(tǒng)菜單結構非常便捷,這足可以滿足我的使用需求了。雖然黑莓上可安裝的軟件并沒有wM系統(tǒng)下那么多,但可以上網,有Grnal、Google、Map、QQ、MSN就已經足夠了。如果以后換手機的話,我還會選擇黑莓。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
編輯馬騰國
從上大學起,我就習慣每周五晚上9點給家里電話。小朋友們大概會問為什么是9點呢?因為那會兒過了9點長途半價。不過大半夜的,跑出去找公用電話也挺麻煩,尤其是冬天更不爽。大約2000年底的時候。捏著一個月的工資換回部飛利浦988——傳說中的土豆機,憨厚敦實,好處是待機時間接近一個星期,特別省心。從此后不用再到處找公用電話了。這機器用著還是有些感情的,皮實、簡單,那有點兒怪異的樣子估計小偷看見也不喜歡,所以防盜性能極為出色。陰差陽錯,過了兩年我開始做手機評測,玩遍了各種新鮮產品,終于進入了審美疲勞階段,很難再有哪部手機能像土豆機一樣常駐記憶之中。
前陣子有一天,換手機的時候把SIM卡弄折了,備卡又不在手邊,于是把SIM卡揣口袋里面,不知為何忽然有種輕松的感覺——不用留意突然來臨的鈴聲、短信,在接下來的幾小時里面。沒有人知道我在哪里,在干什么。人就是這么矛盾的物種,一邊享受隨時隨地地聯絡工具,一邊又覺得這東西帶來了羈絆。
回歸原點的感動
編輯范承飛
一年前,我原來的手機壞了,但當時沒有找到看得上眼的手機,就花兩百多元買了一臺當時諾基亞最便宜的手機1116來暫時救急。1116擁有黑白屏、黃色背光、帶鬧鐘,能存30條短信以及200個聯系人,并且內置貪食蛇和“是男人就下1000層”兩款游戲。沒想到就這么一款功能落后好多年的手機,竟然讓我越用越著迷!首先,它的反應速度極快,在菜單中操作時完全沒有任何延遲,這讓習慣了慢慢悠悠的智能手機的我真是感動得淚流滿面;再者,它的待機時間極長,在電話數量適中的情況下屬然能用四五天。我有一次用它和一位老同學通話,一聊就是四小時,不僅通話質量堪比座機,而且電量還剩下一半多!反應速度,待機時間、通話質量——這些年來由于各種新鮮手機功能的出現,我們幾乎已經淡忘了這些最基礎的指標,當它們重回我的視野時,我才發(fā)現是多么的體貼,多么的好用。而后續(xù)的機型1200更是強悍,除了延續(xù)這些特點,還提供了驚世駭俗的手電筒功能,真是體貼得細致入微。當然,限于機能,1116只提供了很少的存儲短信和聯系人的空間,輸入法也不太好用,希望后續(xù)的機型能夠改進。
移動著打就是便宜
編輯李曉
作為一個使用全球通十年的手機老客戶,粗略估計一下,我已經為北京移動公司“捐獻”了大概30000塊錢的話費,而前后購買的三部手機也有12000元之巨,兩筆開銷加起來多少有些讓我心疼——這能吃多少碗“半畝園”的紅燒牛肉飯啊!記得十年前的手機可不比現在手機市場的白菜價,而且品牌也基本只有摩托羅拉和諾基亞兩種,隨便一部的價格都在3000元以上,當時還剛剛畢業(yè)的我根本沒有用手機的念頭。直到有一天,因為急事我用公用電話給郊區(qū)的父母打了個電話,短短3分鐘竟然收了我3.6元!當我向機主說我打的是市話,為什么跟長途一個價的時候,機主振振有詞地說:你打的郊區(qū)電話就是收費和長途一個標準。于是第二天我憤而拿出所有積蓄,到公主墳西北角的一個手機店里購買了一款當時廣告滿天飛的摩托羅拉338c。當銷售員把手機交到我手里的時候,我已經為拿著這部價值3268元的手機小巧婀娜的身姿和漂亮的銷售小姐所迷惑,又乖乖地花了1250元購買了一張中國移動的SIM卡——那會兒不比現在,即使不要選號費SIM卡也都是天價的。為了回擊那個說我家郊區(qū)電話費和長途一個價的家伙,我在半個小時內一共給家里打了四個電話,加起來也沒有昨天晚上跟我收的3.6元!事后連我媽都奇怪,這個平時一個禮拜都不往家打一個電話的小子今天怎么魔障了。
在隨后的日子里,我對這都電話非常珍視,一直用了三年多,直到到了現在的雜志社,才因為電話已經嚴重磨損才又買了一臺諾基亞的8850,又甩了三年半,換了現在的多普達838,如果對手機行情有所了解的話,大家能算出這臺電話我已經用了多少年了,相比那些換電話比換衣服還痛快的“現代”人來說,我多少已經是個手機老古董了——身邊已經沒人比我用的電話還老的了,而且十年之中僅用過三部手機的人,除我之外,我還沒碰到第二個人。